首页 -> 2008年第4期
我国大陆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研究述评
作者:刘 扬
首先,不少特教师范生都是非自愿报考特教专业的,这可能是影响其专业信念形成的一个因素。一项关于高等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新生专业思想的调查发现,约1/3(32.43%)的新生非自愿报考特教专业。在郭海英等人的研究中,这一比例高达48%,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特殊教育师范生不是在对特殊教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自愿报考这一专业的。非第一志愿报考特教专业的师范生也不在少数,以南京特教职业技术学院特教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发现,有57.8%的学生并非第一志愿报考特殊教育专业。
其次,在对从事特教工作的愿望和对就业前景的预期上,有研究表明只有一半的特教专业新生对就业前景乐观,而有19.46%的学生准备有机会就改行。而另一项研究的结果则比较乐观,有88%的学生愿意在毕业后去特殊学校工作,且这种意愿岁年纪增长而加强。这说明所接受的专业培养增强了特教学生的职业定向。不过张茂林和盛永进的研究却发现,虽然有71.7%的学生毕业后愿意去特殊学校工作,但高年级的比例却低于低年级,尽管差异不显著。性别和所在地区对特教师范生是否愿意从事特教教师工作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女生愿意从事特教工作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愿意从事特教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学生。
2.3.3 特教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
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是影响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内不少研究分别从普小教师、特教学校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师范生、同伴群体、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而其中,特殊教育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反映了他们对于融合教育的接纳程度及对特教发展趋势的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在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为融合教育的实施提供支持服务。
彭霞光进行了一系列对盲校,盲聋哑学校和培智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态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理解或偏见,甚至存在对残疾人拒绝、隔离的倾向。盲校教师的态度最积极,而聋校教师的态度最消极。培训及学历都是影响教师态度的重要因素,接受过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培训一周以上和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态度更为积极。其他一些因素也对教师态度产生影响,如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教师比普通教师态度更为积极,女教师对残疾人的评价和期望比男教师高,40岁以下教师比40岁以上教师态度更积极。然而,性别、所教科目、职称、年龄等因素对特教教师态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一项关于普小教师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态度的对比研究发现,特教教师持赞同态度的比例(70.2%)远远高于普小教师持赞同态度的比例(32.7%);特教教师比普小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程度更高,且态度也明显更为乐观和积极;两类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均不受教龄、性别及是否学习过特殊教育课程的影响;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主要忧虑因素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够、缺少时间和精力、同学关系、教学条件、家长配合、学生的行为问题、教师态度、以及相应的政策、人员编制、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等。
2.4 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及相关研究
心理素质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特教教师必备的一项素质。因此,特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高度关注。不少研究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作为研究工具对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总体而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心理问题令人堪忧。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特教学校教师中有中度至重度心理问题人数的检出率竞惊人地高达68.6%,教师在8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这一结果说明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一般成人。在对北京市特教教师的研究中,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教师占总数25.16%,且SCL-90的分显也著高于全国常模。重庆市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亦不乐观,除敌对因子之外,教师在其余9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明显超过国内成人常模。李季平通过SCL-90对上海市特殊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也有相似发现,即:与国内成人常模相比,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恐怖、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的均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在性别、年龄、学历、学校类别、教龄、婚姻概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徐美贞的研究发现:总体上女教师心理健康比男教师差;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和特教教龄增长不断提高;高学历特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培智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聋校和盲校教师。申仁洪和林欣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中的部分维度与SCL-90中的部分因子有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对强迫症状和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对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对强迫症状、抑郁和人际关系都有显著的预测度。
有研究者对聋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聋校教师心理不健康主要表现在不良情绪反应、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和职业倦怠等方面。影响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社会、职业和个人因素,并建议应从这三方面出发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问题是近来大陆特教研究者关注的另一个问题。随着21世纪初中国大陆地区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得到了空前的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在本世纪初得到教育和心理研究者的关注,且相关研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不少学者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职业技术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际调查,但绝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普通教育教师,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在近两年才刚刚开始。在已经发表的论文中,刘在花针对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及职业枯竭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做了两项研究。她的研究发现,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显著低于普通学校教师;北京市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显著高于深圳市特殊学校教师;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在教龄、学历、每周授课数量、任教科目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特殊学校教师的职业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职业枯竭。金泽勤和李祚山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除了以焦虑、倦怠等消极心理特征为主题的特教教师心理研究,一项研究对特教教师积极心理学品质加以关注。研究结果发现:教师总体敬业得分属于中等水平,奉献水平最高,专注次之,活力最低。男女教师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教师在三个维度上均高于男教师。10年教龄以上教师在三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5年以下教龄教师。这项研究选择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和离职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