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第二课堂对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
作者:陈光华 于政泉
关键词 聋生 心理健康 第二课堂 干预研究
分类号 G762
1 问题提出
1.1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如何有效地开展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心理研究的热点,已经引起心理学家、康复工作者、聋校教师、听障儿童的家长以及听障者本人的重视,从已有关于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有五项SCL-90量表的比较结果支持这一结论[1][2][3][4][5];两项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问卷结果也表明,有81.33%的聋生处于一般水平焦虑,普遍高于普通学生[6],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恐怖倾向、躯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四个方面[7]。尽管还有一些反对意见[8][9],但从多数研究来看,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低于健听人。因此徐美贞,2004年的综述认为,在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已经认识到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一些学校率先开展了这项工作;但她也指出:聋校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重视程度不够,开展实践探索不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教育的内容缺乏;教育方法有待改进等四大问题[10]。如果说徐美贞是从宏观的角度概述了目前聋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的话,那么张福娟等2006年研究提出的聋校心理健康教育七种主要形式,则是从微观的角度解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11]。根据一些聋校教师和家长的反映,虽然有少数聋校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或有个别心理辅导,但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对不同障碍程度的学生缺乏有层次的、系统完整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的教师的专业能力也缺少系统的培训,一般都是由“思品课”教师兼职的;对于与学科教学上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则更少见研究。由此,我们认为,目前研究仍集中于聋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对聋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干预问题探讨得还不够深入;我们需要制定或实施具体的干预措施,进行专题研究和纵向研究,否则将难以促进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2 第二课堂活动对聋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理念
所谓第二课堂,是近年来课外活动的另一种称谓[12]。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激发求知欲,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根据对健听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学校教育的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础生态系统,开展第二课堂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听力残疾儿童来说,他们与健全人一样有着共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存在着同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只不过某些特征表现的程度,或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比率有所不同而已[13]。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里,如美国、荷兰等一些国家对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早就肯定了第二课堂的作用。
因此,本研究在了解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陈光华,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特殊儿童认知。E-mail:ghse@163.com。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第二课堂对聋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模式,为听障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事实和理论上的支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沈阳市某所聋校自愿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聋生组成实验组47人(男20,女27人),平均年龄15.34岁,书法小组4人,舞蹈小组8人,体育小组18人,美术小组5人,计算机小组12人。因为第二课堂的活动时间主要在周三下午(放假时间),不参与活动的聋生大多回家或回宿舍,无法保证前后测的被试的一致性,所以前测只对实验组聋生于第二课堂活动开始的第二周统一施测;后测在结束干预前一周,选择实验组的同班同学中没有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聋生52人(男22人,女32人)组成对照组,与实验组(45人,有两个体育小组的同学被选送到省体育队)同时施测。
2.2 研究工具
前后测均使用精神卫生领域中临床常用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量表包括90个项目十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每个因子按其严重程度采用五级评分(从1-5级),1=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其中对测查项目中学生不能理解的个别词语,特请聋校教师作了相应的手语解释,以确保调查顺利进行。
2.3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前的准备
在第二课堂活动实施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主要对活动目标、活动资源、经费支出、活动场地、心理健康评估、对大学生助理的培训、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突发问题的解决等进行了讨论和规划。例如对大学生助理的选择及培训,他们也是实施活动的主试,均为沈阳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5名),他们主修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绩优秀,分别在书法、舞蹈、体育、美术、计算机的学科上有专业特长,富有爱心,耐心。在干预之前、干预中都进行培训和相关理论指导,包括手语、聋生的心理特点、聋童的教育相关问题的培训。干预实施流程,见图1。
2.4 第二课堂干预活动的实施
干预以第二课堂的活动为媒介,分别从定期的心理测验、具体的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三个相互递进式的干预过程对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团体干预。干预的每一个阶段分别有聋校教师和大学生教师(指导教师)对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大学生助理将每次活动遇到的问题或成绩及时反馈给指导教师,根据需要调整干预的内容。
2.4.1 定期开展心理测验活动
为了准确了解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变化情况,定期对第二课堂的聋生进行心理测验。同时也凭借心理测验的结果,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进行必要的疏导矫正,对那些有潜在自杀倾向或可能患心理疾病的高危学生,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个别心理咨询。
2.4.2 在具体的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第二课堂,将聋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感知能力的训练与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塑造良好个性品质,增强耐挫折能力,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五个活动小组的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书法小组由书法好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学生讲课和示范。书写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保持心情的舒畅、视野的开阔,更便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体育小组多以各种球类、田径项目组成。大学生志愿者还针对聋学生提供个别化的指导,讲授不同球类的游戏规则和身体运动要领及技巧,体育是最受聋生欢迎的活动之一,学生不仅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提高了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团体合作精神,提高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