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儒家心性学与西方情商教育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银平
关键词儒家心性学 情商教育 新课改 特殊教育
分类号G760
我国儒家很重视情感,不仅将情感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两千年来讨论不朽,而且 提到 很高的层次,成为整个儒学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对情感教育的重视,为西方情商教育提供 了丰富的资源。儒家伦理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心灵的自律,或者说它表现为一种情绪的整体性 的平衡状态。这也是东方教育重视整体性的特点,当今的情商教育理论显示并衬托出中国文 化对人格心理发展的一种价值,它应该受到更多的注意和重视。
1 儒家心性学的历史发展与基本思想
1.1 儒家心性学的历史发展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心性学的奠基人,提倡“中和”原则,《中庸》所谓“中”,就是无过不 及的意思,自然适中,恰到好处。他们谈论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在还没有发出时叫初生的平衡 [中];这些感情发出而又能达到适当的程度,就叫作和谐[和][1]。儒家将“ 喜怒哀乐” 之情视为人类情感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同社会风俗、礼乐制度、论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在 现代看来,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宋明理学达到了儒学理性主义的高峰,主要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和李翱。他们在谈论“心性” 学时认为,“性理”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因为性虽是行而上者,但离开行而下者之情,则 无所谓性,这就是性上“不离”行下[2]。所以说,宋明理学也是主张情感与理性 是统一的,这也是理学的最真实的境界。
陆九源和王阳明都是新儒学的重要人物。他们遵循儒学的发展脉络,与孟子的思想一脉相承 。陆九源的“本心说”,王阳明的“良知说”,都来源于孟子,主张心即是理,即是性,亦即 是 情。这一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是刘宗周的“指情言性说”,意思是,人是情感的人,是情感的 存在,在情感之中,便有道德理性,情感本身就具有理性的特征,故称之为性情[3] 。性是心之性,情是性之情,二者不是矛盾的而是同一的。
儒学的最后一位思想家戴震提出,“在己在人皆谓之情,无过情无不及情谓之理”(《学言 中》,《刘子全书》卷十一)。他认为,我之情与人之情是相通的,所以,以我之情“契” 人之情。即以我的情感“度量”别人的情感,就能“得其平”即能获得平等地位。这与孔子 所说得“推己及人”是一致的。他还认为,“一人之欲,天下人之所同欲也;一人之情,天 下人之所同情也”[4]。这也就是西方一些哲学家,如休莫、尼采等人所说的“同 情心”或 “移情”。但西方哲学家认为情感和理性是两回事,情感是非理性的,理性是纯粹的认识理 性,是对事实、真理和规律的认识,一般而言,是与价值无关的;而戴震认为,情感是理性 的,情就是理,故称“情理”,这种以情言理的学说,其本身就是儒家哲学的一部分。从宋 明理学的“心性”问题和“内修”问题中,可以看出他们对20世纪20年代初,梁鮄溟曾对中西文化与哲 学做了区别。他认为二者的区别是重“情意”与重 “理智”的区别,而且肯定了情感哲学的价值。他提出“西洋人是要用理智的,中国人主要 用直觉的——情感的;西洋人是有我的,中国人是不要我的。”[5]梁启超也曾经 提出情感 的重要性,并且认为情感才是“生活的原动力”。他说“人类生活,固然离不了理智;但不 能说理智包括尽人类生活的全内容。此外还有极重要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生活的原动力 , 就是‘情感’……”[6]牟宗三等人认为,儒家哲学的核心是心性之学,而心性之 学是有生 命力的,但是要想讲心性之学,就决不能离开情感,因为在儒家哲学中,心性与性情原本是 联系在
一起的[7]。
1.2 儒家心性学的基本思想
1.2.1 仁义礼智——“四端”之情
通常人们认为,儒学是人学,而人学就是仁学。仁者就是要有同情心和爱,要对人充满爱, 即要有爱之情,如果离开了爱之情,所谓仁理、仁性,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果没有爱的 情感活动,仁性,也就无法实现,正是在爱的特殊活动之中,才能体现“仁性”的普遍性。 但是“仁”又是有理性的,即不是纯粹的私人之爱,也不是排他性的情爱,而是在尊重人格 的前提下,要施于所有的人,即“一视而同仁”。儒家所谓的“心性”之学是性与情的统一 ,也就是说仁在本质上是情感的,同时又是理性的,是理性化的情感或情感的理性化。所谓 “仁者爱人”,就是讲情感,“仁”是人的最高的德性,体现人生的最高价值,是建立在人 与人的情感之上的[8]。
1.2.2 中和原则——“喜怒哀乐”之情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原则体现出人 与社会以及自然界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礼记》中认为,人的“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 欲”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情感,不用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而且他还认为七情是藏在人的心里 , 不可预测,亦不可见,其中也无好坏之分(《论语•颜渊》)。人怎样才能形成一个内在的 自我和谐,让内心有一个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能不断达成自己内心的和谐,也因此能延伸 、造成家庭的和谐、社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这对整个人的人生管理、家庭社会管理、国 家管理都有好处。儒家的教育是要把人引导到一个人格完善、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
1.2.3 道德品质——诚信之情
中国儒家伦理学强调人要做到“诚于中行于外”(《大学》)。“诚”不仅是一个智力问题 ,而且是自我整体的东西,这也是情商所包含的一种作用。“诚信”是人类一种很重要的道 德品质,在人类交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 强调“信”,是无常仁、义、礼、智、信之一;孟子说:“有诸己之谓信”(《孟子•尽天 下 》),强调的是诚与信,后儒则从情感的角度讲诚信。诚信就是真情、实情,由此才有信任 感。儒家的“推己及人”不仅讲仁,而且讲诚,待人以诚,才能人报之以诚,只有这样才能 产生彼此的相互信任感。诚实可信是人的最重要的德性,也是相互交往的需要。
2 西方情商教育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基本内涵
2.1 情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情商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1991年,由耶鲁大学心理学家萨洛维(Peter Salovey)和 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John D Mayer)提出。他们将其定义为四个方面:情绪智力是情绪 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 力;对情绪进行有效调控的能力[9]。在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 曼(Dan iel Goleman)继承了萨洛维与梅耶的观点。他出版《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 e)也译作《情感智商》一书,首次提出了“情商”这一概念,也正是由于该书的出版,把 情绪智力的研究和讨论推向了高潮。从此EQ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并风靡全世界。
情商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智能的第二次革命,EQ理论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始于1995年,由于它在 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卫生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996年4月,台湾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纽约时报》记者戈尔曼的《情绪智力 》,并直接把书名译作《EQ》。这本书的出版,对EQ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97年2月,北京芙蓉咨询公司EQ教育与应用研究所推出了由麦吉、凌云编著的《情商:唤 醒心中的巨人》一书,这是大陆第一本比较系统地介绍EQ理论的专著。1997年4月,国内出 版界又推出了作家柯云路的《情商启蒙》、柏华的《EQ情商》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 研究生唐映红主编的《EQ丛书》。至此,EQ理论在大陆得到了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