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儒家心性学与西方情商教育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银平
5 儒家心性学与西方情商教育对我国新课改及特殊教育的启示
5.1 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等方面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由于受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我国教育界由片面强调知识传授转向发展智力,并引入“ 情商”和“多元智能”概念,使得人们对“德、智、体”中“智”的理解不再只是停留在学 业方面,还包括:自控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等[17]。目前,情感教育与德、智、体形成互补互促的模式,开始渗入教育方针, 进入课程 体系,在课程改革的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中小学教师纷纷研究在其语、政、外、音、体、 美,甚至数、理、化的课程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大学也开始进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而且 情感教育开始由学 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和文化教育领域,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热线等也开始服务 大众,书籍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各大媒体对情感主题进行讨论和探索等。
我国的特殊教育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本,改变补偿教育的落后观念,注重潜能的开发,着眼 于各种能力的培养,为特殊学生成功走上社会奠定良好基础。新课程设置方案力求通过课程 目 标的确立、课程设置的重构和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过去的“注 重缺陷补偿”改为“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化,而是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教育价值的变革。这一转变,意味着教师要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上不应该再把重点 放在 学生缺陷补偿和残疾的矫治上,而应该放在满足其特殊需要和开发潜能上。所有这些潜能的 开发、综合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儒家心性学和情商教育的引导,以它为理论根据,在教学 过程中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 生存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新课程打破了旧课程狭窄的“双基”定位,更关注学生的“全人” 发展。这对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中小学课程体系改革,大学教育理念转变都在促进着情感教育,儒家心性学与情商教 育也越来越多的渗透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层面,同时也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更为丰富 的理论环境。
5.2 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儒家心性学主张“仁”,对残疾人抱有同情仁爱的态度,表明了儒家学者对人与人之间的“ 同情”的认可,这也充分肯定了主体间是可以沟通的,人与人之间不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理解 的鸿沟。这种“同情”和情商教育中的“同理心”是同一道理,它不像亚里斯多德那样极端 压制或排斥残疾人,不否认其作为人的地位,这对残疾人教育是一种“零阻力”。美国19世 纪后期,建立了特殊幼儿教育机构和特殊高等教育学院。到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一体化” 运动,90年代又提出“全纳教育”。但是,作为正常人很难感受到残疾学生的具体困难和需 要,所以有必要像一体化运动那样将平等和公正作为重叠共识,同时,对各方面的合理要求 都给予充分尊重,给予残疾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和自由。总体来说,不管是儒家心性学还是 西方情商教育都对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特殊学生自身情绪的认识、激励与管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更具艰巨 性 和复杂性。特殊学生不仅要承受因生理缺陷造成的诸多不便,而且要面临生活的种种压力, 精 神负担远远大于正常学生,如沉默、孤僻、不合群体,渴望与正常人交往,自尊又自卑,富 有同情心又排斥他人等。因此,对其进行自我锻炼、自我反省、自我磨砺和自我改造尤为重 要,让他们学会在困难中坚强,在挫折中崛起,找回自信和力量,闪烁自尊、自强的人格魅 力,使他们最终达到自我完善,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品质高尚、对社会有益的人。
另一方面,有利于特殊学生妥善管理他人情绪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特殊学生作为社 会的 一个组成部分,离不开社会交往,但是,由于自身缺陷使他们不愿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时 产生自卑感。新课改强调沟通与交往课程,旨在帮助他们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法, 促进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水平。与人交往能力发展了,其适应 社会能力也就得以提高,这对于他们自信心培养也极为重要。作为特教教师,应当不断给他 们以情绪激励,以及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其乐于迎接挑战的情绪和勇气,提高其自我控制 情绪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有效控制自己情绪,发展自身的潜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 [美]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 02.103
2 3 4 7 蒙培元.情感与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技出版社,2002.96,156,166,415
5 梁漱溟.中西文化及其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479
6 张君劢.科学与人生观[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41
8 王美凤.论孔子的“仁者爱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76-7 7
9 海云明.情感智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40-41
10 郭喜青.智商•情商•意志商[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2):81
11 [美]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力[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7-48
12 许远理,朱新明,李亦菲.情商培养与素质教育[J].教育科学,1998,(2):30-32
13 刘蔚华.儒学与未来[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2002.284
14 周立升.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5-46
15 蒙培元,任文利.国学举要儒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3
16 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济南:齐鲁书社,2004.381
17 杨岚.中国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www.aeschina.cn,200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