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外国名著|寓言童话|武侠小说|百家讲坛|中外名人|故事传奇|名言警句|美文欣赏|散文|
|幽默笑话|礼仪知识|民俗风情|谜语大全|百科知识|教育成才|中国相声|期刊杂志|学生频道|其它阅读|诗歌|
 当前位置:应天故事汇 >> 姓名的故事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唐代文人的数字排行

  以上赐姓、通婚、养子,乃李唐对少数民族的笼络政策,但是汉族士大夫仍旧维护儒家的诗礼之风,以门第自高,不与当权者来往、通婚,也不做官,甚者宁愿归隐山林丘壑之间,寄怀于草木幽花。这种风气虽然流行于魏晋,但是起源却在两汉。唐代赵郡李氏出身并非名望,但是唐太宗深知对这些世家大族名流宿儒是轻视不得的,尽管实际上已愈来愈不重要了这里可以太宗命令高士廉编撰《氏族谱》为例来作说明。

  据说高士廉书成之后呈太宗审阅,太宗甚为不满。因为《氏族谱》姓氏排列,仍以门第高下为序。崔、卢、李、郑顺序而排,把堂堂皇家李氏反而排在第三位,这也太不识时务了。太宗说:我于士族向来是很尊重的,但是崔卢李郑门第排列的顺序只能说明过去,当今形势已经大变,为何还要照过去的门第排列。因此他命令高士廉重新改撰,应该按照唐以后在政府中的实际职务、品第排列。如崔家排在第三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样一来《氏族谱》也就被搁置下来,没有出版问世。

  684年武则天以皇后即位,这在中国历史上确是件空前未有的大事她在位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也有所发展。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武后以女子当皇帝在儒家的思想中是绝对不能容许的。如长孙无忌、褚遂良被贬谪是理所当然的。但徐敬业举兵反抗,骆宾王为文讨伐,还有人给她捏造罪名,肆以人身攻评。一句话说,就是她是妇女而做了皇帝,虽然如此,她特别提拔从进士科出身的文人学士,确是针对那些自名诗礼传家的门阀制度而发。于是中宗时就又有柳冲等授《姓氏系录》,距武后在位中宗复辟(684-765)已将百年,形势又有改变。就姓名的方式来看,似乎也有微妙的反映。

  姓氏中关于婚姻民族是不能随便改变的。汉代以后,姓名的形式己基本定形,唐代重科举考试,不重门第而重诗文。用现在的话说,诗礼重视素质道德,而诗文重在个性自由和才华。但是百年之间进士科出身的人愈来愈多,风流倜傥,不尽合乎礼法的也愈来愈多。当时进士科出身的人每年春秋佳节要在雁塔聚会,饮宴赋诗,歌伎伴奏舞蹈。当时同年诗友有雁塔题名之举,不直接称名而以数字为序,代替过去伯仲叔季的行第次序。如白居易不称居易字乐天,而称做白二十二居易,李商隐称做李十六商隐,杜牧称做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