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帕梅拉》与十八世纪中产阶级的政治理想
作者:刘 戈
摘 要:理查逊在《帕梅拉》的道德说教具有很现实的功利目的。小说的喜剧结局迎合了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渴望通过婚姻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经济状况的“灰姑娘”梦,但更重要的是,它还象征着阶级融合,反映了以理查逊为代表的整个中产阶级渴望改善文化身份,跻身高雅社会的政治理想。
塞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是英国小说的开山鼻祖之一,被许多人尊为“英国小说之父”①。他的书信体小说构思新颖,视角独特,不仅“成功地处理了笛福未能解决的几个主要的形式问题”②,而且开创了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成为英国小说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有意思的是,这位出色的小说家可谓大器晚成,五十岁才开始创作小说,而且还只能算是“兼职”,因为他正经的身份是伦敦的印刷商。十八世纪时的工商业者属于职业中产阶级,同文学和艺术似乎扯不上关系。在英国传统的等级社会里,文学和艺术是为上流社会(包括贵族和士绅阶层)所独享的消费品,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在他们的庇护和资助下从事职业或半职业文学创作的作家也多是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享有足够闲暇的人③,这些条件都是靠双手起家,凭勤劳致富的中产阶级所不具备的。虽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中产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政治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摆脱不了粗鄙的名声,在名门贵族的眼中依然是满身铜臭的下里巴人。因此,当时盛行的观念是,“中产阶级是生产力,但是是没有艺术修养的生产力,中产阶级有财富,但是是没有文化的财富”④。那么,印刷商理查逊为什么要在年过半百的时候,突然开始写小说了呢?
根据理查逊本人的说法,他写小说纯属偶然。一七三九年,两个书商请他编写一部手册,为文化水平不高的读者提供关于日常生活问题的书信范文。这些门类庞杂的书信中有一组专门用于指导外出做工的漂亮姑娘如何抵制雇主的引诱,保持贞洁的内容。在写作的过程中,理查逊回忆起以前听到过的一个关于女仆拒绝男主人求爱,最后又嫁给他的故事,就动手将之发展成为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帕梅拉》或《美德有报》(Pamela, or, Virtue Rewarded, 1740)。于是,十八世纪最为畅销的小说之一就此诞生了。
表面上看,理查逊创作小说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宣扬宗教和道德,在娱乐中陶冶读者的情操,达到教化的功效。翻开《帕梅拉》,会发现通篇充斥着道德说教。女主人公现身说法,以自身的经历教导未婚女性如何在世风日下的时候抵御诱惑,保持贞洁、谦逊、诚实等美德,简直同当时世面上流行的专门针对年轻女孩子的“品行手册”(conduct books)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难怪,理查逊本来就是一个道德家(moralist),⑤并且同十八世纪英国其他小说家一样,将小说视为宣扬宗教和道德劝善的工具⑥,只不过他特别关注女性的道德成长而已。《帕梅拉》一问世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读者,尤其是中下阶层的女性读者中甚至产生了轰动效应,在伦敦出版第一年就再版了五次,还被翻译成法文。有一件趣事可以说明该书的受欢迎程度:在一个村庄里,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倾听当地铁匠读这本小说,当听到帕梅拉感化了引诱她的主人,主人向她求婚,两人幸福结合的时候,村民们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竟然冲了出去,敲响教堂的钟声⑦。道德说教的作品如此受欢迎,恐怕只有半个世纪前的《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方可与之相媲美,只不过《天路历程》用天国的幸福来激励尘世的基督徒,而天使般高尚的帕梅拉获取的报偿却是多少女性梦寐以求的婚姻。当时颇有影响的书信作家玛丽·蒙塔古夫人(Lady Mary Wortley Montagu)曾慨叹帕梅拉在婚姻上的成功使她成为“各国女仆们的欢乐”⑧;散文家斯梯尔(Sir Richard Steele)也对理查逊“竟然能使道德时髦起来”而表示惊讶⑨。这些名人的评论固然有讥讽之嫌,不过他们也的确揭示出了《帕梅拉》的道德说教所隐含的功利目的,因为美德如果奢望现世回报,也就不能再称其为美德,也许这就是帕梅拉被不少批评家(如菲尔丁)视为假正经的原因吧。不过,批评归批评,对于当时那些在婚姻市场上不占优势的年轻女性读者而言,帕梅拉故事的完美结局无疑是种难以抵御的诱惑。可以这么说,它最大限度上满足了中下阶层女性渴望通过婚姻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经济状况的“灰姑娘”梦。
有人指出,帕梅拉“所得的奖励确实丰厚,却也有过分慷慨之嫌”,因为在等级分明的英国社会里,“一个女佣同其上层主人结为夫妇在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⑩。可是,正因为是天方夜谭,所以才具有诱惑力,如果跨阶级的联姻在当时非常普遍,《帕梅拉》的魅力恐怕就会大减。理查逊如此迎合女性读者的心理需求,其实说明了两个问题。
其一是商业方面的考虑。众所周知,十八世纪的小说读者中以女性居多,这其中又包括许多在大户人家干活的女仆。通过婚恋这种极具吸引力的故事题材来吸引女性读者,不仅能比枯燥的说教起到更为有效的教育作用,而且也顾及了小说的商品性,不会使其成为赔本生意。其二是理查逊对女性群体有一种很深的心理认同感。这固然同他敏感、内向的性格有关,更重要的却是因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使他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觉。前文说过,财富为中产阶级带来了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使他们成为贵族士绅阶层最直接的竞争者,但在文化修养和气质风度上他们却始终不及后者。与此同时,中产阶级在政治、经济领域内的竞争也使上流社会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殊地位,他们就利用中产阶级先天的自卑感,“把自己的文化标准推向极端,成为对中产阶级的心理压迫”[11]。在这种压迫面前,理查逊的心态微妙而复杂。虽然他自尊心很强,并不为自己的商人身份感到羞耻,但又十分向往高雅社会的生活方式,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奋斗被那个社会所承认和接纳。这种心态对中产阶级而言应该极具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当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使中产阶级有资格参与话语权的争夺时,这种心态就外化为文学表述,以小说的形式体现了出来[12]。《帕梅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小说反映的女性在婚姻问题上的“灰姑娘”梦,未尝不是理查逊乃至整个中产阶级渴望改善文化身份,跻身高雅社会的“灰姑娘”梦。
一、冲突与斗争
《帕梅拉》的故事情节以帕梅拉同B先生之间的冲突为核心展开。表面上,这是婚龄女性同追求者之间的感情纠葛,同一般爱情故事没有太大区别,不论以哪个时代的眼光看,都毫无希奇之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常识告诉我们,一部爱情小说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决定性的因素往往不是爱情。《帕梅拉》的价值除了它在小说艺术形式方面的贡献外,就在于它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映射出不同阶级间的矛盾与斗争。
从十八世纪英国人的角度看,帕梅拉和B先生的身份、地位悬殊有如天壤之别。前者是穷人的女儿,给阔太太作女仆,家奴一个,地位可谓低下之至;后者是富家子弟,拥有偌大的产业和爵位,还是下议院议员和地方上的治安法官,身份可谓显赫之至。因此,当后者看上前者,欲将其据为己有时,本应是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出乎B先生——以及当时的读者——的意料,帕梅拉竟然对他的百般利诱和威逼无动于衷,极尽反抗之能事。是因为B先生容貌丑陋,举止粗俗,惹人生厌吗?非也。他不仅受过高等教育,博学多才,而且连帕梅拉都承认他“英俊、文雅”[13],“身材高大、威风凛凛”,这样的一位翩翩绅士对异性当然不会缺乏吸引力。事实证明,帕梅拉一直对B先生怀有爱慕之情,否则最后当他“改邪归正”,正式提出求婚时,帕梅拉也不会那么爽快地点头了。其实,在小说的第一卷里,帕梅拉拒绝的并非B先生这个男人,而是他所代表的阶级对下等人采取的轻视、玩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