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效斑马如法炮制,猴开除驴两败俱伤(8)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工商管理专业 黄婷婷
柯莱认为,家是人格的主要塑造者。根据人类学家许烺光的研究,"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家庭中的成员关系以父与子的关系为'主轴',其他种种关系也都以这一主轴为中心。父子关系不但在家庭中发生作用,而且扩及家族,乃至于国家。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实是父子关系的投射。由于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人的性格特点首先是服从权威和长上(父子关系的扩大)。"这是传统文化的基础。
而近代的研究表明,权威性人格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附于权威,自甘卑贱,受虐而不自觉,被虐而不反抗;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力争使自己成为权威,拥有支配他人的绝对权利,把虐待弱者视为理所当然,甚至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驴应该是这两种人格兼而有之。一边,她对猩猩唯唯诺诺,不论其说什么都附和,对这个"权威"的依附可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另一边,根本不把自己的顶头上司猴子放在眼里,可能一心想着的就是一有机会自己就取而代之,自成权威。
那么,造成驴对猩猩、猴子二者的态度天差地别的主要原因,就是这权威性人格本身包含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一方面心甘情愿地受自己心里所认可的权威的控制;一方面又想树立自己的权威。自然就对直接领导者--也就是直接对自己呼来唤去的那个人心存不满了,因为正是这个直接领导者让自己很没有权威感。
矛盾慢慢地酝酿,一点即燃。在猴子又一次经历"扔稿事件"之后,矛盾就表面化和激化了。
在这里顺带一提的,是管理中的沟通问题。
所谓沟通,就是指人们进行思想或信息的交流,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其目的是要使组织内各成员之间取得共同的理解和认识,实现行为的一致或趋向一致。
其实,从矛盾还未激化前,猴子与驴的沟通就是失败的。如果猴子能在一开始就分析到驴的心理,与之进行有效沟通,树立起自己在驴心中的权威形象,就断然不会纵容驴发展到如此地步。
退一步讲,在矛盾激化后,如果二者进行了有效沟通,矛盾还是有缓解的可能的;直到最后,即使矛盾缓解不成再决定开除掉驴也不迟。如果沟通顺利的话,也断不会出现驴忿忿然到处打电话告恶状的行径。
领导者应当适度减少与下属的沟通
心理学专业 郑玉虎
管理者究竟是应该维护领导者的形象,与下属保持距离,果断地作自己的决策;还是与下属同伍,虚心沟通,倾听多元的声音,采纳各方意见?这在管理学上是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流派坚持不同的观点,不停地争论,永无休止。作为领导者,决策的时候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会让下属觉得自己的领导窝囊,失去信心。领导者一味坚持自己的决策,没有民主,似乎又容易失掉民心。
管理者如何把握一个度?什么情况下需要专断?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先区分三个概念:主见、成见与专制。
在我看来,对于领导者,不能用个人决策作为专断的衡量标准。在领导者有自己远见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意见作出决断,这不叫专断,这样的管理不是专制,这样的领导应该叫做有主见。主见与专制的区别在于,知道自己是对的所以坚持,这是主见;明知自己是错的还要坚持,这是专制。专制是不讲道理的,主见也是不讲道理的,但二者背后有不同的逻辑。专制者的逻辑是,因为你们是下属,所以要听我的。这显然很荒谬。而主见者的逻辑是,因为我是对的,所以要听我的。管理者要避免成见,避免专制,但要有主见。
那为什么要减少与下属的沟通呢?过多的交流会产生什么后果?
心理学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名词称呼它,我暂时叫它"明星效应"。大概意思是,公众心目中的明星形象与明星本人是有很大差异的,也就是说,公众会在自己心中塑造一个明星应该是的样子,而不是明星原本的样子。比如提到毛泽东,大家立即会想到一个伟人形象,这个"伟人"其实不是真实的毛泽东,我们把他美化为一个伟人形象了。颠覆这一形象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跟毛泽东真人接触,通过接触,"伟人"形象得到不断修改,逐渐恢复真人面目。
有些情况下,保留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是必要的,比如领导。通过保持距离,你才能在下属心目中保持"领导者"这一形象。过多的接触会使这一形象丧失。猴子是个失败的典型例子,他在下属心目中早已没有了"领导者"这一独立形象。所以在他有自己的主见,决定用不用稿,需要他做决断时,别人会拍桌子翻脸。
听取别人意见有利于自己作决策,但"领导者"不应该过多参与具体的讨论。任何一个决策,永远是两面性的,争论不可避免。作决策时,如果你在下属心目中还是个"领导者",那他只能听从,尽管心里可能不大愉快。但他是愿意接受的,因为领导有权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他每一次都会抱有一个期望,期望选中自己的方案,但这毕竟不可能。期望永远可以有,这次选了对手的方案,下一次侥幸的话就是自己。如果你在他心目中不再是领导者,那你不过是个普通的同事,我凭什么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