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断壮大的《华尔街日报》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899年,查尔斯·道和琼斯在工作上发生了口角。查尔斯·道抱怨负责广告业务的琼斯只顾广告收入的盈利,完全不管读者的感受;而琼斯对此十分气愤。他们之间的裂痕不仅仅出在工作上。早在伯格斯特里瑟与查尔斯·道的妹妹结婚以后,琼斯就感觉自己受到了排挤。于是,他在1899年离开了日报。当年6月,他把自己持有的公司股权全部售出,而恰在这时伯格斯特里瑟去了巴黎,只留下查尔斯·道一个人在纽约经营道—琼斯公司和出版《华尔街日报》。从那时起,《华尔街日报》便树立了一个信念:编辑的理想重于一切。正是这种理念让这份报纸有了今天的辉煌。
1902年3月14日,道—琼斯公司以13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波士顿和费城新闻出版社的拥有者克拉伦斯·沃克尔·拜伦。拜伦是个工作狂,同时也是一个严厉的监工,有人说: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让他感兴趣,一旦他真感兴趣就意味着不停地工作。与他同样能干的妻子杰茜成为董事会的主席,并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这年的12月4日,51岁的查尔斯·道在布鲁吉村的家中平静地离开了人世,有报道称他“死于神经衰弱引起的疾病"。一位华尔街的金融记者、杰出的金融分析家、金融分析理论的奠基人,因多年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但是,他给华尔街、给美国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那就是道—琼斯指数和《华尔街日报》。
拜伦一家把《华尔街日报》带进了新世纪。当时报纸的发行量达到7000份,而到1920年时,报纸的发行量已经达到18750份。拜伦引进了现代的印刷设备,同时对公司内部新闻部门也进行了改革,规模大大地扩张了。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来,每天印刷的报纸已经超过5万份。
1941年,在拜伦去世13年的时候,伯纳德·奇高尔成为报纸的编辑,并在1945年被任命为道—琼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奇高尔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人。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华尔街日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综合报纸。他扩大了报纸发行的覆盖面,并促进了公司分发报纸业务的发展,使得位于美国每个角落的读者都能及时阅读到新闻的内容。他使得道—琼斯公司的收入由1945年的21万美元增长到1966年的130万美元。对于奇高尔而言,《华尔街日报》最重要的是一份报纸,而不是一张交易记录书,所以它应包括许多不同领域和类型,服务的区域也不应局限于地理。他认为对于一名高级管理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使那些与新闻无关的人也对这些新闻满意。奇高尔创造出崭新的现代商业报纸模式,以及美国第一份全国性的报纸。
1970年,道—琼斯公司进入新的领域,开始了电子出版,并收购了奥特马新闻通讯集团,以此扩张它在美国的出版业。道—琼斯还向美国以外的地区扩展业务,首先投资《远东经济评论》,而后在1976年创建了《亚洲华尔街日报》,这是第一家为亚洲地区的读者提供覆盖商业和经济新闻综合性报道的报纸。到了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额超过了200亿美元。通过购买泰利瑞特公司,它积极投入到资料库出版、电视和实时市场信息数据传送等业务。1983年,道—琼斯在布鲁塞尔开始出版《华尔街日报》,从而进军欧洲,迈开了全球出版业的步伐。
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拓展和很多优秀人才的努力,现在道—琼斯公司已是一个集商业新闻和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国际集团,而《华尔街日报》则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拥有170多万的读者。它与一些世界著名报纸合办的专版,在这些报纸所覆盖的地区拥有700万读者。目前30个国家的34种报纸均附有《华尔街日报》财经专版。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