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长篇小说。故事起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终于晋朝统一魏蜀吴三国,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暴露了许多封建统治者的某些罪恶。书中的许多描写,为理解封建社会中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材料。
原著小说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他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由于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大约在公元1385~1388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庐陵(今江西吉安)逝世。
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绘制的连环画有各个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版本,这套连环画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绘制的60余册连环画套书。
这套连环画成书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其影响之大,在连环画史上绝无仅有;其汇聚全国优秀绘画及文本作者达几十人之多,历时数载,全力组织,精心策划,经过几十年的传播;这套《三国演义》不仅成为中国连环画的一张名片,也转换成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