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作者:肖爱芝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3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并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常发生于与个人打交道的相关职业中,比如医生、律师、教师、心理咨询师等,其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曾被列为最易引发职业倦怠的十项职业之一。因此职业倦怠并不仅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因为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现象,首先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易使教师产生辞职意向;其次还影响到本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关注,一些很有前途的教师很有可能被误认为是工作态度有问题,不具备教师的资格,这使当事人在自身经历折磨的同时,还要受到周围同事或校长的批评与冷遇。这就有可能断送一些人的教师职业生涯,令其备受挫折打击。所以,近年来这个问题备受学术界的关注。遗憾的是,虽然在实践中,不管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意识到了职业倦怠给学校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至今却少有人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解决策略。因此2006年—2007年,我们以820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原因。(发现职业倦怠问题已普遍存在,并且教师的情绪衰竭问题非常突出;教龄10-20年是职业倦怠最为严重的阶段;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女教师。)通过研究提出了应对措施。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是直接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过强的考试压力、过于紧张的人际关系和高工作负荷。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1.社会层面
  (1)新课程改革使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意识,即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意识、教学过程的实践化和综合化意识、课程评价的发展性意识、课堂管理的开放性意识。这种跨越式的变革,使得每一位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都会碰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产生新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得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感到身心疲惫,精神恍惚,情绪不稳定,对工作产生极大的厌倦,甚至产生辞职或退休的念头。英国皇家文书局1990年在《解决职业压力:给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启示》的报告中就指出:“不管这变化的好处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毫无疑问,激烈的变化本身是压力的一个来源,必须很好地处理她对学校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结果。”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应包括一些必要的配套改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改革中不够完善的一些配套措施诸如体制改革、评价体系等却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落实,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内心矛盾。例如,在评价中,把“三率”(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作为教师评、聘的根本依据。提出每学期上交多少论文,上报多少教研课题,开设多少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赛获奖项目和比例等一些硬性指标,极大地扼杀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自我价值丧失,教师的合理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对所从事的职业的倦怠。
  (2)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与教师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差的矛盾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社会和学生家长对教师抱有多种期望,教师不但承担着传递人类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人类文明成果的重任,而且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人才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家长代理人和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当学校和教师没有能够实现社会的期望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指责的目光投向教师。这时教师体验到的不仅是劳累,更有不被理解、有付出而无回报的辛酸,教师的成就感因此而降低。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倦怠心理自然产生。
  教师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了教师及其职业应当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然而,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与其他行业知识分子相比依然偏低。近些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是对不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这犹如水中看花、雾中望月。这种期望和待遇的巨大反差大大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一些不甘清贫的教师开始彷徨、观望、不安、躁动,产生职业倦怠。
  2.组织层面
  学校组织方面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气氛、评价体制和角色冲突,其中角色冲突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1)学校的组织结构和气氛
  学校缺乏民主管理氛围,官僚作风严重,校领导与教师缺乏沟通,不关心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办事无效率,对教师的合理建议与意见不予采纳、回复,教师置身于缺乏支持性的学校环境之中,压抑感和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学校的“科层制”组织结构,使教师的专业角色面对挑战,自主性降低,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使得整个学校的组织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另外由于教师本身的进修渠道非常有限,在相对刻板的科层体制下,教师自身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久而久之教师便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评价机制不合理
  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仍然扎扎实实,“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普遍存在。分数如同紧箍咒,迫使教师围绕它来展开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成为追逐分数的机器而失去了教育教学的自主和自由,原来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机械、呆板、枯燥和乏味,这严重地削弱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感到身心俱疲,倦怠心理由此产生。
  (3)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重化,而这些角色行为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当教师面对众多的角色,又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不能妥善调和这种关系的不和谐时,压力就会随之产生,从而降低教学效果,降低教师工作效率,甚至也会在教师集体和师生之间引起紧张,造成对立,使个人产生焦虑。教师的角色冲突越深,职业的满足感就越低。
  3.个人层面
  教师职业倦怠虽然由工作引起,但个人因素也是造成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1)年龄特征
  研究认为教龄在10-20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最为严重。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负担,明显地高于年轻教师和老教师。这一年龄阶段的教师更容易产生情绪衰竭或个性化。
  (2)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缺乏交流与合作能力,不能客观地自我评价,攻击性强,喜怒无常,焦虑、紧张的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而那些开朗活泼、自信、乐观的教师则少产生倦怠。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A型人格特质的人,通常表现成就感强烈,竞争意识浓厚,动作行为急躁、紧迫、言语粗鲁等,较其他类型的人更易产生倦怠。
  (3)个体的“控制点”
  所谓“控制点”即个体相信自身能够控制影响他的事件的程度。具有高内控点的人相信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来掌握,相信自己的行为和行动主要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具有高外控点的人则相信机遇,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由外部事件控制的,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导致他们产生倦怠。
  (4)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男教师比女教师更易产生职业倦怠,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与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特征以及类似母亲的情感角色期待有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