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基于超文本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作者:黄小琴 王 江




  [摘要]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逐步过渡为以超文本思想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因此,在对超文本理念作思想探寻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或方法和教学测评等方面深入探讨超文本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超文本,超文本理念,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4-0342-05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即超媒体hypermedia)的出现和运用推动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ALL)的发展,成为2003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但CALL终究只是起“辅助”作用。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要,2004年1月3日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教学逐步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过渡到以超文本思想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上来”[1]。
  然而,通过对教学现状和相关研究作进一步梳理发现,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坚持超文本理念(胡壮麟虽论及到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体现了超文本化的基本理念[1],但却未进行深入探讨)的教学却是一个新的命题和思考,当前的教学研究也未作深入探讨。本文试图继续追问下去,在对超文本理念作思想探寻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或方法和教学测评等方面论述超文本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1超文本理念与外语教学
  
  “超文本”(hypertext)是超文本理念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尼尔森于1965年首次提出[2],指分叉的、允许读者做出选择、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阅读的文本,是通过链接的方式关联在一起的文本的集合, 包括传统纸质文本和电子超文本。其实,早在物化形态的文本出现之前,线性文本与超文本的区别与联系就存在了[3]。 超文本在人类历史的口述文明时期、读写文明时期和以电子传播为主要特征的超文本文化时期三个阶段存在不同的表现形态:在口述文明时期表现为“心理超文本”[3];到了读写时期,书面文本的超文本性表现为文本中存在的文本网络,具体化为一种无处不在的互文性(inter-texuality),这种互文性不仅是内部的(intra-textuality),诸如小说《西游记》散文与韵文的关系那样,而且是外部的(extra-texuality),正如西方的列那狐故事系列所展现的关系那样;现当代的电子时代时期,超文本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获得繁荣,体现为电子媒体如电影、广播、电视和电脑媒体中的超文本性。值得关注的是超文本并不是电子文本,反之,电子文本也不一定是超文本,但两者的融合则又可形成电子超文本这一形态,兼指电子超文本系统和电子超文本文件。
  超文本理念在“超文本”概念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对超文本理念进一步作历史考察可以发现,它有着复杂的思想来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如本雅明在论媒体的作用,哈贝马斯论交往、科技作用和公共领域,詹姆逊论解释网时提出的一些观点,从不同角度为超文本理念的形成提供了营养。
  超文本理念还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思想不无关联。首先,超文本与线性文本的区别,就形式而言主要体现在结构层面。从此意义上讲,超文本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及其后结构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此,超文本思想家公开予以承认[3]。超文本开发者在文本的各部分之间加进清晰明确的链接,这些链接开辟了新的文本空间,并深化了对于语言符号相互关系的认识,正如巴特,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最近的著作那样,超文本重新设想了关于作者,读者及其所阅读的文本的早已有之的假设。后结构理论的价值在于,它非常适合分析被电子媒介的独特语言特质所浸透的文化。
  除了把文本看成网络,把超文本看成新的话语形式外,一些思想家和哲学家还提出“人们必须重新构建总的思维系统”[4]。在《迷宫中的苏格拉底》一文中,库柏也深入探讨了超文本、论辩和哲学之间的关系,并首次明确提出“超文本理念”(hypertextual philosophy)这一概念[5],也认为,超文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对哲学也有影响。
  “超文本”上升为一种理念已经具备了特定的含义。作为超文本基本要素的节点、链接、网络形成信息的复杂处理过程,使超文本具有了多元化、离心化、跳跃性、发散性、不确定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其链接结构不仅是一种形式结构, 更是人的一种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链接结构体现了思维的线性和非线性的矛盾、要求。思维中有两种因素: 意会成分(即直觉)与言传成分(即反思)。反思(言传成分)将混沌的东西纳入线性的轨道,同时,语言由于受到发音器官的生理特性制约也以线性方式展开,这就是语言和思维的线性。直觉是整体性的、非线性的因而也是混沌的, 使得思维有同时(非线性)把握思考对象的欲望和可能。文本的非线性组织由此而生。这种超文本理念中的语言、思维、直觉以及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足以引起我们对二语习得模式的再思考,正如胡壮麟所说,“应对超文本思想树立深沉的理解”[1]。
  实际上,不管是语言,还是语言习得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6]。首先,作为非线性的特征,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概率性的行为,语言的概率性行为则说明语言的使用是有梯度的(gradient);同时,从语言习得中的学习者一方来看,人的大脑有1011个神经元,构成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神经网络。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对学生都是对等和一视同仁的,但效果却因人而异,因为非线性系统是一个原因和后果不成比例的系统。我们可以从学习者的能力和水平,教学大纲和语篇等不同角度来看外语教学中的非线性现象。
  
  2超文本理念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由于超文本理念不再把教学内容(教材或书本知识)看成一个静态的产品而理解为一个过程,强调一种开放式和互动性的结构,所以,在这样的超文本理念中“教”和“学”的界限被打破,教师和学生只能在“关联”中游弋,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同时也突破了语言的静态文本与外语学习者之间的界限,学习者可有限度地决定来自外界的语言信息的结构生成和发展方向,如学习者可以直接参与对语言材料的文字、声音、相关文化背景等的创作,意义生成,形式取舍或思想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去拒绝或接受。
  与传统的语言学习相比,这种以超文本理念为支撑的学习(主要指超文本与超媒体的结合)呈现出极大的不同。
  
  这种教学模式以计算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促进了人机结合的创新模式,突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显然,基于计算机等超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超文本理念强化了学习过程中有目的的交际与意识表达,以及课内外知识与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链接和融合,同时也突出了学习的个性化和协作化等先进的教学理念。
  
  3超文本理念与教学内容
  
  3.1教学内容的超文本化处理及以超文本话语形式出现的教学内容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