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高等教育的虚浮及其整治对策

作者:刘海珍 甘 民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是世界第一,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走出学校,但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却面临人才危机;我们的专业学分之高、学生听课时间之长亦堪称世界之最,但大量毕业生却因“有知识,没手艺”而难以找到工作。对照培养目标看,学生既缺“创新精神”,又少“实践能力”。高等教育给人一种游离于社会和人之外的感觉。应以改革课堂教学、强化实践环节作为突破口对其加以整治。
  [关键词]毕业生过剩,人才短缺,研讨式教学,强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4-0283-05
  与13亿人口基数相比,我国人口中的大学生比例绝对偏小。然而每年却有大量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怎么会产生这种虚假过剩现象?
  
  1高等教育虚浮的现状
  
  说高等教育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主要表现为它所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用人单位要求,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有负学生及其家长期望。
  
  1.1难以适应用人单位要求
  统计显示,近年来每年都有近半数的毕业生未能及时找到工作。这并非社会没有提供机会,而是毕业生难以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程方平在《中国教育问题报告》中提到:“在用人单位眼中,经过筛选基本合格与适用的人才仅占各类院校毕业生的2%~3%,甚至2‰~3‰。”[1]因此,许多用人单位的大门不愿向学生敞开。有的甚至宁招农民工,也不招本科毕业生。另外,企业对已就业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过一个调查结果:企业对已招聘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表示对所招聘大学生感到满意的比例仅为11.93%[2]。从国际就业竞争方面看,我国“只有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3]。由“工作难找人才却难招”的矛盾现象中可以看出,毕业生离用人单位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1.2难以适应社会科技文化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直接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和研究人才的责任。然而事实表明,我国科学文化建设却紧缺各类人才。国家人事部有关官员指出:中国面临4大关键性人才短缺,一是高层次人才,如高级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二是高新技术人才,属于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生命、再生能源、空间、海洋、环保和软件科学等八大领域;三是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四为高级金融保险人才。其它供不应求的领域还有公共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外语、法律、金融保险、旅游、心理咨询、研究开发与教育等10类[4]。所谓人才,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政治、精神、物质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标准看,我国人力丰富,但其中具备人才能力特征的比例较小,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就更少。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猷在题为《国家实力根本源于基础研究》的文章中谈到:“我国研究人员基础都很好,但常提不出自己的设想,很多人都是‘述而不作’”。“现在科学前沿几乎不见中国科学家。新技术产品颇为发达,但其核心技术与研究很少是中国人的贡献。”[3]正因为如此,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我国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如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来自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分别占93%、91%、85%、69%、60%[5]。“国产手机、计算机、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了国外专利权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6];此外,目前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40%的水平。这也导致了许多先进设备闲置,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换成技术产品等问题的产生。显然,高等教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科技文化发展需求。
  
  1.3有负学生及家长期望
  不言而喻,学生及家长对上大学抱有极高的期望值。但几次调查均显示:学生对大学教育大都表示出不满:前几年清华大学刘西拉教授调查显示:认为在大学苦读几年后,“能学到一点点”和“根本学不到”有用东西的学生占79%[7]。中国教育与科研网主页上曾刊出了一则调查问卷,题目是“你对高校现在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情况满意吗”。共有12398人参与调查,得到的结果同样出人意料:表示“不满意”的人达到9565人,占77.12%。由于有近八成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出现大量学生难以找到工作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低工资就业亦在预料之中。一组对200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专科生的调查显示,已签约应届学生中,47.1%的人签约月薪在1500元以下[8]。此外毕业生愿意零工资就业、被纳入低保对象、“回炉职高”等奇闻亦常见诸报端。当前是一个“高等教育高成本时代”与“大学毕业生低工资时代”。 2006年的一项大型调查也发现:有34.7%的受访者后悔上大学,原因是“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9]。这都足以说明大学教育有负公众厚望。
  我国大学规模已是世界第一,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走出学校,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却面临人才危机。学生听课时间之长亦堪称世界之最,但大量毕业生却因“有知识,没手艺”而难以找到工作。对照高教法定任务看,学生既缺“创新精神”,又少“实践能力”。高等教育给人一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感觉。
  
  2虚浮现象产生的原因
  
  高等教育会产生这种游离现象的原因极为复杂,但笔者认为,它与以下原因有更直接的关系。
  
  2.1理论含糊
  高等教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人们在认识其发展规律时,由于出发点、视角、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许多理论观点(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精英教育-大众教育等)均对高教实践有着巨大影响。经过长期探讨,人们在许多方面(如,知识-智能;继承-创新等)已达成共识,但也有许多两难问题仍在困扰着高教实践。
  “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社会本位-个人本位”这对矛盾得不到解决,以生为本的理念就难以落实。它表现在学校可以较好的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但难以形成自己的能动性和本校特色。钱学森先生就曾提到: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10];也表现为学生中心地位得不到保证,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选用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时,仍然是以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为前提,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特点等等。受以学校为本位管理模式的约束,学生则很难获得自主发展。
  “通才教育-专才教育”。通才一般具有较强社会适用性,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说观点看,人的全面发展还只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想和追求。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更看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更强调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没有解决这对矛盾,高教就存在过于注重人的发展广度,相对忽略发展深度的偏颇。培养通才往往要求教育内容尽可能的全面,结果可能什么都学而什么都只学些皮毛,难于发展核心竞争力。
  “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因为没有解决这对矛盾,高教之目标、之任务、之内容等,还是精英教育时期的那一套,结果除了能出稀疏几个精英之外,大多数却高不成,低不就。
  此外,国际上许多早已达成共识的问题,在我国也成为了问题。如,知识与智力型;继承与创新等问题仍在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