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浅析

作者:王 玮




  [摘 要] 我国当前正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美国的通识教育在实质上异曲同工,但在实践阶段上差距颇大,本文对通识教育概念与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中美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作了简要的对照。
  [关键词] 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6)05-0403-05
  
  1 通识教育概念
  
  通识教育在美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结构。对于我国当前正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来说,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可资借鉴之处。真正的通识教育是兼容并包的,这也是如今多样化社会与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通识教育在国内有个对应的名词叫人文素质教育。素质一词,根据汉语词源学的解释,“素”是未染色的绢,是可绘可染的,可引申为可塑可造之材;而“质”是质料、质地、本质、潜质,可引申为人之基础,反映其最浓缩、最凝练的本质。词汇、语汇是可以在其原初基础上被赋予无限微妙的含义的。人们用自己创造的语言、词汇来表达大干世界的万事万物。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不断加深,语汇的增加却是缓慢的,致使新的意义被不断添加、附着于旧的单词上。汉语中的合成词丰富,这种功能尤其强大。举例而言,在科学范式的演变中,旧的术语往往并不被抛弃,而是被融进新的理论解释结构中,被赋予新的涵义,但它同时也保有某些原先的意义。“素”与“质”二者结合,可理解其教育上的含义为既可继续被塑造同时又已经成型的某种本质的特征。如何解释呢?
  当人还是婴儿时具有无限的可塑性,但显然不能说它具备了素质,当一个人到另一极端,也许由于年龄,也许由于偏执等其它原因,他接受和吸纳新东西、灵活运用自己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变弱之时,素质教育的潜力小了,因为素质的主体必须是开放的、可变的、有活力的系统。12~18岁的青年,正处在人生力量与智慧发展均旺盛的中途,已经具备了模糊的有待成熟的某些经验,同时又处于海绵一样能吸收新知和易于染色的时期,应算得上是具备素与质的潜力的人选,拥有适宜进行素质教育的黄金年华。
  我国现在的流行术语和政策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见,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着重强调“人文”的一面。贝尔曾说,对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侵蚀不仅来自上部的研究生阶段,也来自下部的高中阶段。但他说,高中阶段的侵占并不可怕,它们的确可以教授数学,但它们却不能成功地教授人文。因为,他说:“历史上人文的素材都是取之于非人文(人道)的事,如战争、疾病、灾难等。将这些教给中学生,是既难以使之理解,又不利于其成长的。”说法虽然比较偏激,但基于对受教育者接受能力的考虑,我们在大学阶段提人文教育是合理的。
  人文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共同点都强调个体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正是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两者都强调人文。以欧洲的自由教育来看,自由教育进行的是人文教育,也就是集中于人的培养、人性的养成、心灵与理智的养成,较少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也许是因为具有人文精神的个人同时也完满地符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自由教育如今已成为通识教育的组成要素。我们提倡的人文素质恰恰也是关注人作为人而不是工具的培养。举例而言,清华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的英文翻译是“LiberalEducationProgram”;比直接叫“通识教育”更能恰切地把握人文教育的含义(如果考虑到素质的更广泛意义,最好译为“LiberalGeneralEducation”)。但二者之间也有区别,区别不是在于教育方法上的(“通识教育”的涵义及使用的方法、课程的范围、要实现的目标等都较“人文教育”来得广泛),而是在强调重点上的。通识教育同等地强调个人与社会,而“人文素质”似乎对个体更为重视一些。从国情来看,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缺陷,反而是提倡“人文教育”的一个理由。“人文素质教育”所拟培养的有创新能力、适应性强的个体固然也十分合乎快速变化的社会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提介人文与教育取向上采用的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态度有关,这种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及生活中造成的结果是用做取代知、用技术取代科学,最终欲速则不达;而极端的工具主义则将人纯粹看作工具,“一块砖”角色,这种观点显然与现代社会不相容。
  
  2 通识教育内容分析
  
  在学校中实施通识教育的最直接方式是通过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一是借鉴历史上出现过的综合性课程如古典自由教育内容,一是借鉴现代的通识教育内容。
  
  2.1借鉴古典自由教育的内容
  古典自由教育主要是人文教育,还包含具有人文目的的科学教育。
  人文学科研究人类活动的历史和考察因人类经验和创造力所形成的事物。哲学研究,对人类和历史所作的解释,对美术、音乐和戏剧的评价,所有这些都关系到人类精神的范围、深度和容量。人文教育塑造了一种心智自由的状态。人文学科是人们用以相互沟通的形式,他们既是社会的、政治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形式。
  人文科学的经典概念源自希腊传统的“派地亚”,意指要求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普通教育。罗马人从中引申出人类同情心的思想,因为他们的人文学科教育概念使古希腊关于家庭和社会感兴趣的理想化事物变为现实。西尔弗曼的人文学科历史证明,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是古希腊教育的基本内容。这种修辞艺术是公民道德和实践知识的精彩表达,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或风格的争论。古罗马的“自由艺术”就采用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概念,把它看成一种与政治学和伦理学的探讨相适应的谈话艺术。反之,柏拉图不看重语言,他把形而上学看作是比辩论术更高一筹的一种人类推理形式。伊索克拉底则把辩论看作人类的本质,称颂它赋予人类经验以法则和意义关系的能力。为着人文目的的科学教育主要是指数学。在中世纪“自由艺术”发展为“七艺”,包括三门语言的艺术(语法、逻辑、修辞)和四门事物的艺术(算术、几何、音乐、天文)。西尔弗曼认为,人文学科或“七艺”着重于方法论和结构的连贯性,而不注重内容。各门学科通过哲学和形而上学原理相互关联。
  
  2.2借鉴现代通识教育的内容
  通识教育最初是作为实现自由艺术教育的主要工具,意图将学生从视野的偏狭中解放出来,引导其通过对传统的认识而达到自我发现,使其面对道德与政治中的基本的问题,使其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通识教育的课程原则是:①意识形态原则:为了社会整合需要,以及向学生灌输一种共同责任感的需要,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史,目的是拓宽其视野,使其了解社会中一再遇到的道德、政治问题,理解自由的理念;②恢复传统和反专业化原则:大学从19世纪后半期以来就一直重视研究,即使是传统学科也开始关心细节的和具体

[2] [3]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