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浅析

作者:王 玮

智慧基础上的美术学科角度,如开展艺术评论、编入艺术史内容等;三是致力于影响美术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角度,包括作为通俗文化的美术,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观摩和欣赏到的油画、图片等。其中第三种角度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生活相关性。
  由以上概括可见,美术课程在美育中的重要和基础作用类似于物理课程在自然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正像物理学对人的历史、哲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对科学方法和结构的理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样,美术教育对人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和道德培养具有均衡作用;
  2)综合课程。这类课程不是指跨学科课程与交叉、边缘学科课程等仅从认知综合角度来考虑的课程,而是具有更广泛的含义。物质丰富与技术进步应使人们摆脱追求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心态,更多地考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考虑不应如从前一样只从科学和认知方面即在实在范畴中来考虑,而应从伦理和道德责任方面即在规范范畴中加以考虑。这种综合课程中可包含所有为负责任的公民、负责任的人的目的而设计的课程,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跨学科性质。具体可包括:公民道德类课程:其他文化课程(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类课程),目的是培养具有包容性的公民;反思课程(对维护现存社会制度、主流文化、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正统教育进行某些反思和批判),目的是培养进步性的公民:环保课程(教育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生态、警惕人类发展中的消费文化带来的生态灾难),目的是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3 通识教育课程
  
  在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已扩展为7个门类几百门课。尤可注意的是,由许多教师主持的哈佛引以为豪的特色课——新生宿舍讨论课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它专设的正式通识教育课,由于师资力量的强大,也成为结合深度与广度的典范。
  在哥伦比亚大学里,通识教育课也毫不逊色,它不仅仍拥有其称霸近一个世纪的当代文明课,而且仅围绕古希腊文明就开设了众多的有通识教育意义的课程。不仅从各个学科角度对古希腊的社会、经济、文化进行探讨,而且增加了关于现代希腊的课程,鼓励学生对其传统与变化进行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思考。无需深思就可了解,哥伦比亚不仅保持了其传统优点,也忠实地采纳了贝尔教授关于赋予学生历史感,并从各个角度、以及从横断面来挖掘、剖析一段历史的建议。
  可见其通识教育课程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但乍一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课程,心中难免会升起一股忧虑:想让所有的学生都具有的共同核心在哪里?让学生分享共同经验的目标似乎更遥不可及。
  这正是如今多样化的后果。让所有学生都必修少量的通识教育课的做法已经过时了,因为太不民主,也因为跟不上知识发展的需要。
  确实,随着课程的越来越多,会缺少共同核心,达不到分享共同经验的目的。具有跨学科意义的通识教育课程,是不是也会使得那种马赛克式的现象及支离破碎的问题愈加突出呢?
  对此,只能这样回答:大学课程的不可阻挡的趋势是分化、分化、再分化(因为无法阻挡新知识的进入、新学科的增加、新问题的出现,也无法拒绝新研究项目的委托,而这些都是引起分化的力量),而通识教育的始终不变的任务是整合、整合、再整合。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然而包含哲学真理的事实是:通识教育的发展之完善正是因为分化的力量之强大!
  国内有大学已开设通识教育十大课组。其中的科学大类通识教育课,从课程名称上看已经抓住了通识教育课程组织的主导思想,既重视理论基础和方法的传授,又关注科学的人文涵义,认识到方法比单纯事实和知识更重要。有的学校的十大课组,设立了近200门课程,并切实地进行着精品课建设。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已初具框架。通识教育课程已尝试走进专业教育。某大学的模块化平台课,可看作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进入了各个水平层次,纳进各种专业与职业教育中。
  值得一提的是,通识教育实施的另一条渠道,即由校外聘请名家来作不定期、不定题的讲座形式正受到普遍认可和迅速发展。如华中理工大学,它迄今为止已进行700多期人文讲座,给予一拨拨学生以人文熏陶,对他们的治学态度乃至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杨叔子院士几乎会给每一届刚入学的新生做一次演讲,他具有的热情和感召力,已使他成了华工的人文教育的一面旗帜。而浓缩了这些讲座之精华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至今已出版了5卷,还将不断出下去。其他的许多大学也是如此。
  国内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缺点是跨学科色彩少,开设的课较细而专,对学科共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础重视不够:在自然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对科学的人文含义及社会影响等不太强调;整体看来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不是很强,缺少连贯和统一。对于致力于人文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通识教育来说,这是不足的。
  有的学校曾开设尖子班,类似于荣誉计划,也可看作分轨道课程的高速轨尝试,但后来也逐渐融入集体教学中,说明要进行新的革新还是有许多环境和制度的阻力的。
  通识教育具体实施的关键是普及通识教育的理论,我们对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表面,对其理论基础与历史研究不够。虽然我们对通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耳熟能详,虽然我们参照了国外课程的大类小类、分布选修等形式,但实质内容仍很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好几所大学都有一个“十大课组,百门课程”的提法,但课组分类的科学性还有待探讨。
  提高教师的通识教育意识也是要做的工作。现在的骨干中青年教师多半经历过度专业化的培养。而只有具有通识教育意识和知识基础才有利于通识教育的实施。
  通识教育顺利实施也要求构筑良好的学术环境。好课,跨学科的知识,整合的知识,以及关于科学的社会与人文涵义的知识,都不是凭空而宋的,必须靠整个的智力群体的共同摸索积累得来,然后在实践中慢慢成熟发展。美国的通识教育最初也是由一门当代文明课发展而来,它现在所呈现的五彩缤纷是近百年来的实践与智慧的结果。我国的通识教育课尚处于初期阶段,要经历一个成长过程。以现在的情形来看,通识教育课程计划的实施不仅要有学术与制度上的支持,还要有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与支持,才能实现其目标。我们必须致力于促使成熟的课程环境之尽快实现,然后理想的课程才会随之而来,并且能够落实到实践上。

[1]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