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嫖姚

作者:陈湘元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与李商隐一起被人誉称“小李杜”。他的七绝如《泊秦淮》《秋夕》《遣怀》《赠别》《山行》《清明》等等千古流传,脍炙人口。他不只是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文士,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政治谋略家,只是由于没有机缘用事,才干没有充分彰显,鲜为人知。他的一些咏史诗,体现了军事政治谋略和诗文才华的完美结合,独具卓见又富有文采,备受推崇,被人称为“二十八字史论”。但也有的咏史诗没有被后世正确理解,长期流传的解释,不一定符合杜牧原意,杜牧反而因此备受非议。如历代有多位诗评家说:“牧之处唐人中,本是好为论议,大概出奇立异。”“牧之于题咏,好异于人。”“好异而叛于理”,“其间有不顾理处”等等。仔细考究杜牧的一些咏史诗,澄清误解,力争还其原意,对正确理解杜牧其诗其人是有必要有意义的。
  
  一
  
  杜牧咏史诗遭到批评最多的是《乌江亭》,原诗是: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据《史记•项羽本纪》:秦末群雄并起,项羽在初期,所战皆胜,“号称霸王”。但后来与刘邦楚汉相争,先胜后败,项羽在垓下被汉军围困,四面楚歌,大战失利。“项王自度不能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为了证明“非战之罪”,项羽带领残部冲杀汉阵,三杀而三胜,“汉军皆披靡”。“项羽乃欲渡乌江。乌江亭长倚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由于项羽死得壮烈,后世都目之为英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诗代表了后世人们对项羽的景仰。
  杜牧的《乌江亭》诗独持异议,认为项羽不能正确对待兵家一时的胜败,不能正确认识失败的主观原因,不能正确分析全局形势;丧失了包羞忍耻的大丈夫的气概,丧失了坚韧不拔的斗志,丧失了继续战斗取得胜利的机会。
  后世诗评家对此持批评态度者居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王安石的《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后人以为此诗是专为批评杜牧而写。宋代学者胡仔认为“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即使少数欣赏杜牧咏《乌江亭》诗的人,也只是欣赏他在主观上提倡了勇敢振作的精神;在写作艺术上有“死中求活”之意。其实仔细研究杜牧的诗文身世,就会感到杜牧的独异见解,出于他以深厚的政治军事素养,对楚汉战争作了深刻研究,是一种真知灼见。
  先说杜牧的深厚军事政治素养。杜牧的祖父杜佑曾任宰相,著有《通典》200卷。“经书刮根本,史书阅兴亡。”杜牧自幼博览群书,注意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怀有经邦济世之志。他在23岁还未出仕时,为讽喻“宝历(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就写出了纵论兴亡大事、视野广阔、议讥深刻的《阿房宫赋》,发出了震撼古今的感叹:“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⑥这篇赋使杜牧一举成名。被时人誉为“真王佐才也”。
  杜牧所处的晚唐,藩镇跋扈甚至叛乱,是国内不安宁的主要问题。杜牧叹息“韩彭不再生,英魏皆为鬼。……夷狄日开张,黎元独憔悴”。他在未取进士前,径自给不遵朝命的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书,责以大义,表现了布衣青年论列国家大事的胆识。
  杜牧26岁考中进士,开始了仕途生活。他最初十年为洪州、宣州、扬州地方官的幕僚,却十分关心朝廷庙堂的谋划。他希望自己能以兼备文武的方式实现人生抱负。他为此很下了工夫。他“愤河朔三镇之桀骜,而朝廷专事姑息”,“朝廷吊伐之道未甚得所”,写了一篇《罪言》。意思是“国家大事,牧不当言,言之实有罪”。此文从历代成败之史实论说山东(包括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之重要,由于朝廷自安史以来没有控制山东,以至藩镇叛乱不绝。杜牧为朝廷提出三策:“上策莫如自治,中策莫如取魏,最下策为浪战。”他批评此前十余年朝廷三次收赵皆败,都因“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为“浪战”。杜牧总结宪宗时平定藩镇叛乱的经验,提出应从整顿法令,选用贤才,加强军备,积蓄财富入手,以求“自治”。他还“伤府兵(制)之废坏”,国家之兵,“居内则篡,居外则叛”,“卒伍庸役辈,多据兵为天子诸侯,故作《原十六卫》”,呼吁恢复唐开国之初实行的十六卫军事制度,消弭藩镇之祸。他还有鉴于往年两河盗起,朝廷战必挫北,故不议诛洗,束兵自守,而行姑息之政,作《战论》《守论》。他认真研读《孙子兵法》,“因求自古以兵著书列于后世可以教于后生者,凡十数家,且百万言”,与“上至周、秦,下至长庆、宝历之兵”,勘其事迹,究其成败,形势虚实,随句解析,为《孙子兵法》作注三卷。他的这些论政论军的文章,没有引起当时朝廷的重视,但后世却有很高的评价。供帝王研读的严谨史书《资治通鉴》,不惜用将近三千字的篇幅摘编了这些文章,其篇幅只少于该书摘引唐朝名相陆贽的奏议,而超过摘引名臣学者韩愈的文章。从杜牧到司马光经历200年,政治家兼史学家的司马光,以历史的眼光对杜牧这些议论时政的主张给予肯定,充分证明杜牧见识的高远正确。
  杜牧的《乌江亭》作于37岁时由宣州赴京途中。此时他正是成熟有为之年,以其谋划全局的胆识,对项羽当时的处境和面临的形势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当时刘邦虽然战胜项羽,但项羽的巨大影响仍在,刘邦并没有稳定地取得全局最后胜利。比如项羽败后,鲁公就不降刘,直到刘邦拿出项羽首级才肯投降。当时韩信在齐,彭越在梁,陈稀在代,郑昌在韩,贯高在赵,臧荼在燕,黥布在淮南,这些大将和王侯并不诚服刘邦。项羽死后,刘邦迅速解除韩信的兵权,加强对其他王侯大将的控制,但后来这些王侯大将仍相继谋反。不难设想,如果项羽占领江东,呼应全国,有项羽这面旗帜在,各路地方势力都会加大对刘邦的离心力,刘邦当时很难稳定地控制全国,天下之胜负还难于最后定局。按照杜牧的主张,项羽不应该在失败后一死了之。而应该“包羞忍耻”,也就是应该总结经验教训,改弦更张,任贤用能,收拾民心,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当然是否能卷土重来,杜牧说得很有分寸,要看事态的发展。“卷土重来未可知”,并没有肯定项羽必能“卷土重来”。两千多年后,毛泽东评论胡仔等人的说法为“此说亦迂”。据此推断,毛泽东应是赞同杜牧的观点。
  作了以上的讨论,我们自然可以得出结论,杜牧的《乌江亭》诗,基点是积极进取,审时度势很有见地,主张在事业遭到挫折时应该坚韧不拔,实事求是地寻找出路,这既不叛于理,也不是出奇立异。
  
  二
  
  杜牧另一首被误解较多的诗是《赤壁》,原诗是: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此诗通常被解释为:诗人赞赏周瑜巧妙利用偶发东风的机遇,发动火攻打败曹操。诗人以小见大,从一个戟头引出赤壁大战的场景;再以小写大,以二乔为喻,写出了周瑜保家卫国获得辉煌的胜利。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