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闲情赋》的费解与新解
作者:王志清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正如《洛神赋》有感甄说、寄心君王说一样,《闲情赋》也有言情说、政治寄托说等。而从陶潜这个具体人,以及他所处的具体位置来看,从其写作的一贯风格来看,政治寄托之说显然是没有多少客观依据的。陶潜赋中之美人,乃实实在在的世俗美人,没有宋玉笔下“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神秘,也没有曹植篇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诡幻,完全消退了比兴寄托的象征,也全然不顾伦理意义。诚然,我们也可以将《性情赋》赋予某种象征的意味。赋中那位洁美芬芳、超凡脱俗的天仙美貌的女子,令陶渊明神魂颠倒而至于患得患失,而又因为苦苦追求却可望而终不可即,使诗人自悲自叹、自怜自愧,此中可以读出无限的执著、怅惘和旷达。再有譬如“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又譬如“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等,似乎也蕴有些耐人寻味的人生哲意。刘光?的《陶渊明闲情赋注》云:“身处乱世,甘於贫贱,宗国之覆即不忍见,而又无如之何,故托为闲情。其所赋之词以为学人求道也可,以为忠臣之恋主也可,即以为自悲身世以思圣帝明王亦无不可。”这样把其中含蕴说得非常丰厚的说法,乃是读者的一种阅读积极参与而具有了“兴寄”的推绎,或许使纪实性的描写具有了微言大义。不过,有一点我们很需要认真指出,比较前此的美人赋来,《闲情赋》已经不是人神之恋的描写了。“高唐神女"在汉魏六朝以来“神女——美女"辞赋中分化成两个象征体系:一个象征恶的情欲,一个象征至善至美的理想和“道”。如果说前者是“女神”在文明社会伦理化与世俗化的产物,那么后者则是人们渴望摆脱现实苦难,寻求精神庇护的结果,我们的意思是,既为辞赋,纯粹的写实性的客观生活的记载是没有的。
总之,《闲情赋并序》和《感士不遇赋并序》一样,纯粹是陶渊明的述志作品,是其本乎自然、主乎性情之作,只是出以纤秾隐约之丽辞罢了。陶潜的其他诗文全部是直白的,是率真的,总不至于唯有此赋“为情造文”而矫一回情、玩一回虚吧!即便是有什么寄托的话,也不会是政治性的寄托。
其三,从具体的描写看,此赋乃恣意尽兴所为,有显能逞才之嫌。陶潜以“抑邪心”,“助讽谏”为幌子,而在具体写作中则大肆兴作,逐丽嗜美,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陶潜也是具有逐美之心的正常的人。同时说明,陶潜也具有翰藻华靡之实力。虽然不能说是其“慷慨以任气”的结果,但却是“磊落以使才”的必然。
从文学的逐美风气考察,“辞赋欲丽”是诗赋的形式要求,更是那个时代的文学批评的标准。萧统“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规范了那个时代接受的美学尺度。那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从文学作品本身,尤其是辞藻、骈偶这些形式美感出发的。陶潜的好友颜延之的《陶征士诔》中,绝大部分篇幅是对陶渊明高风亮节的赞许,而对于他文学作品的评价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文指取达。”刘良注此曰:“文章但取指适为达,不以浮华为务也”。这里只是说明陶渊明诗歌朴素而不尚浮华的特点,评价显然不算高。陶潜追求高古平淡,被视为另类。我们决对不能排斥陶潜也有一试华靡之身手的表现欲,也华靡一下,以期说明我陶潜不是不能华靡,而是不屑华靡而已。
陶潜的《闲情赋》充分彰显了赋的优势特点,也表现出其个体的艺术造诣、丰富情感和创造精神。此赋写得镂金错彩,华靡惊艳,特别是中间部分的“十愿”与“十悲”,更是不遗余力,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而逐层开展,尽写热烈爱恋中的一系列感受,心理过程极其微妙而逼真,心理活动矛盾迭起,冲突激烈,跌宕回旋,形成了极大的内在张力,形成了一气流转而百旋千回、自由奔放而酣畅淋漓的文势,充分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驾驭力,充满了强烈而浓郁、悠长而缠绵的情韵,读来让人回肠荡气,这让我们看到了陶潜平淡高古风格的另一面真实,也符合陶潜逆反时代风气的个性特点。孙康宜的《陶潜的经典化与读者反应》文章,认为此赋使陶潜的创作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孙教授指出:《闲情赋》“既真切又费解,既静穆又狂放”,甚至这样认为:“有了《闲情赋》陶潜似乎才达到了一个练达的新境界,因而也就是一个高难成就的新境界。”⑦我们以为,孙论也主要是看重陶潜展示其平淡风格的另一面的真实,侧重于《性情赋》艺术成就的意义。事实上他的这篇骈赋超过了古人,也超越了自己,而且在后来几乎所有的这样题材的古代诗文中也找不到可以媲美的作品。
于此三者,我们似乎可以信心十足地认为:《闲情赋》乃陶潜的内心爱情生活的真实而艺术的表现,符合其性情特点和创作原则,也符合文学本位的美学审视。正如今人韦凤娟在《论陶渊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一文中所云:屈原代表的是载道文化,陶渊明代表的是闲情文化。⑧综合以上三部分的论说而概言之,萧统没有误读,苏轼没有误读,我们也没有误读。陶渊明写作《闲情赋》缘起于“情”,萧统、苏轼读《闲情赋》着眼于“善”,而我们读《闲情赋》,则着眼于“美”也。
(责任编辑:古卫红)
①逯钦立校注本.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②钱锺书.管锥编[M].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6.
③孙康宜.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M].钟振振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
④梁启超.陶渊明[M].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
⑤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10.第二版.
⑥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A].
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⑦孙康宜.文学经典的挑战[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