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隔着千年相望的两个女子

作者:王书婷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对比杜甫的《佳人》,我们难免会有这样的感受:李金发在艺术技巧上的表现,确有“学艺未精”之嫌——《佳人》自始至终不曾有半个字直接说出“哀怨”、“愤怒”这样的情感,但是却无一字不在为这些情感作渲染、铺垫;《佳人》中节奏与意象之间妙合无垠,却又宛如天成,诗歌自身获得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跃然纸上,而不需要读者费力去“读”、去“看”。然而李金发这种对诗歌意象的刻意的、执著的追求,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式意象的引进,毕竟是“国内所无,别开生面的”,很快在诗坛上掀起一种新的“风尚”。如钟敬文说,读了他的诗后,在那“诗坛的空气消沉极了”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新异的感觉,潮上了心头”[11];黄参岛也说:“在白话诗流行了七八年的当儿,忽然有一个唯丑的少年李金发先生,做了一本《微雨》给我们,并在我们的心坎里,种下一种对于生命欲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12] ,所以,尽管“许多人抱怨看不懂,许多人却在模仿着”[13]。李金发诗歌的主要价值与意义,就在于他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唤醒”了新诗坛对于诗歌意象美的重视和追求。正如覃子豪所指出的:“李金发确给五四运动后彷徨歧途的诗坛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他确曾从法国象征派学到较之创造社和新月派更为高明的表现技巧与塑造意象的方法。”[14]虽然很快就被后来者超越了,李金发仍无愧于做一个领跑者,开路人。
  (责任编辑:赵红玉)
  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诗的语言形式研究》(项目编号:20060400853)阶段性成果。
  
  ① 杜灵格、李金发:《诗问答》,载《文艺画报》第1卷第3期,1935年2月15日。
  ② 李金发:《是个人灵感的纪录表》,载《文艺大路》第2卷第1期,1935年11月29日。
  ③ 李金发:《编辑后的话》, 载《美育杂志》创刊号,商务印书馆,1928年1月。
  ④ 李金发:《艺术之本原及其命运》,载《美育杂志》,第3期,1929年10月。
  ⑤ 李金发:《序林英强的<凄凉之街>》,载《橄榄月刊》,第35期,1933年8月。
  ⑥ 杜灵格、李金发:《诗问答》,载《文艺画报》,第1卷第3期,1935年2月15日。
  ⑦ 李金发:《食客与凶年•自跋》,北新书局,1927年5月。
  ⑧ 引自《微雨》,李金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第2页。
  ⑨ 引自《杜甫选集》,邓魁英、聂石樵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50页.第151页。
  ⑩ 叶维廉:《语言的策略与历史的关联——五四到现代文学前夕》,见《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1月版,第212页。
  [11] 钟敬文:《李金发的诗》,载《一般》,1926年12月号。
  [12] 黄参岛:《<微雨>及其作者》,载《美育》,1928 年第2期。
  [13] 亚弦:《中国象征主义的先驱——“诗怪”李金发》,载《创世纪》,1973年,第33期。
  [14] 覃子豪:《论象征派与中国新诗———兼致苏雪林先生》,载台北《自由青年》,1959年8月,第22卷第3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