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土地”与“女人”:丁玲小说《夜》的人性视点
作者:秦林芳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但这也不是向早期创作中人性视点的简单回归,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的早期创作,以人性视点深刻表现了现代女性的人生困境:她们对个性解放有着无限的憧憬和追求,要求“享有我生的一切”;但社会不会任其取用来满足她们的欲望,因而,她们对人生意义的执著寻求只能导致幻灭。丁玲的早期创作坚守了“五四”文学的个性精神和人性视点,但其价值主要局限在其伦理意义上,而在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对立时却常常具有空幻而一般的性质。例如,莎菲在爱情问题上受挫,便把原因归结于“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面是不会准任我去取得我所要的来满足我的冲动,我的欲望”),而她对社会的反抗方式,也只是自己“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这样的“社会”被当作个体的对立面,确实具有某种虚设的性质——这显然与丁玲对社会缺乏深入的了解紧密相关。但是,在实际参加革命工作以后,丁玲对社会的了解大大加深了。所以,当她的此期创作回归人性视点时,她笔下所描绘的社会就不再带有虚设的性质,而成了现实社会的真实面影,因而她所展示的个体生存的困境和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就具有了较早期创作更为巨大、也更为实在的现实力度,她在特定时空和特定文化语境下所提出的“人性”命题也就具有了更为切实的现实意义。我们相信,沿着这样的创作思路,丁玲定能贡献出与《莎菲女士的日记》一样具有人性深度、而比《莎菲女士的日记》更有现实价值的作品来。但是,稍后不久,随着丁玲思想上的“革面洗心”,她的创作迅速改弦易辙,她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也就遽告结束了。
① 据丁玲的丈夫陈明回忆,丁玲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写下了两本学习心得,一本题为《脱胎换骨》,另一本题为《革面洗心》。见陈明:《丁玲在延安》,《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2期。
②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校后记》,《丁玲全集》第9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丁玲全集》其他各卷版本均同此,不再另注。
③ 冯)峰:《从<梦珂>到<夜>》,《中国作家》第1卷第2期,1948年1月。
④ 详见拙著:《丁玲的最后37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第8页。
⑤ 丁玲:《我的创作经验》,《丁玲全集》第7卷,第12页、第13页。
⑥ 丁玲:《对于创作上的几条具体意见》,《丁玲全集》第7卷,第10页。
⑦ 丁玲:《反与正》,《丁玲全集》第7卷,第38页。
⑧ 丁玲:《什么样的问题在文艺小组中》,《丁玲全集》第7卷,第48页。
⑨ 中岛碧:《丁玲论》,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44页。
⑩ 丁玲:《谈写作》,《丁玲全集》第8卷,第262页。
{11} 骆宾基:《大风暴中的人物——评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抗战文艺》第9卷第5、6期合刊,1944年12月。
{12} 冯)峰:《从<梦珂>到<夜>》,《中国作家》第1卷第2期,1948年1月。
{13} 刘绍信:《<夜>及<夜>的阴影——丁玲小说<夜>的重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14} 骆宾基:《大风暴中的人物——评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抗战文艺》第9卷第5、6期合刊,1944年12月。
{15} 燎荧:《“人……在艰苦中生长”——评丁玲同志的<在医院中>》,《解放日报》1942年6月10日。
{16} 中岛碧:《丁玲论》,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5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