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读“文”悟“道”

作者:李安全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当然,把文本放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去阐释,就是要从文本中去发掘美,发掘情感,发掘文化精神,求得文学与文化的融合与贯通——“融凝”(钱穆语),这与当今流行的“大文化批评”有本质的差别。恰如曹文轩先生在《质疑“大文化批评”》(《新华文摘》2004.2.P81)所言,“大文化批评的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使纯粹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已经几乎不复存在”,“文学文本只是一种社会档案,一种人类学的标本或是一种用以阐释某种主义的载体,是为一些文化理论提供材料而已”。显然,用文学文本来证明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学术”问题,将文学文本作为学术论文的“证据”来解剖分析,即使写出了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准确的文艺论文,也决然不是文学欣赏。
  
  七、用简明的语言传达自己的审美经验
  
  汪曾祺在《文集自序》中就曾说过:“评论文章应该也是一篇很好的散文。现在的评论家多数不大注意把文章写好,读起来不大有味道。”评论文章要像散文,赏析文章更要像美文才好。“大家论坛”中的这些“大家”几乎都没有运用什么专业的名词和高深的理论来表达他们的审美心得,而是用平常的话语如叙说家常一般地传达自己的独特的审美感受,用生动的比喻像写诗一样地描述自己阅读作品获得的美好情趣,用朴素的文字诉说自己从作品中得到的新鲜体会。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欣赏,这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写作风格,很值得我们借鉴。
  《李健吾说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2004,1)在讨论到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时,他创造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我不明白内容和形式怎样分开。一件将军的铠甲只是铠甲,并不是将军:剥掉铠甲,将军照样呼吸。杀掉将军,铠甲依旧存在。”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关系。在说到小说《九十九度中》的特点时说,林徽因“用最快利的镜头(理智),摄来人生的一个断片,而且缩在这样短小的纸张(篇幅)上”,“达到了一个甚高的造诣”。《北岛说里尔克的诗〈秋日〉》(2005,5)在谈到诗歌与小说特征时说:“若用刀子打比方,诗歌好在刀刃上,而小说好在质地重量造型等整体感上。” 这些语言不但简明,而且形象,一点也不故弄玄虚。
  话说到这里,也应当告一段落了,但或许有人会问,难道文学欣赏就是按照这样的规矩去“操作”么?这恐怕是难于获得审美的快乐的罢?——也是,尽管上面的这些“方法”是从“大家”的经验中揣摩出来的,也可能是行之有效的,但文学欣赏毕竟是非常复杂而微妙的精神活动,需要“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需要欣赏者用智慧和悟性去揣摩语言,亲近作品,领悟作者的心志。而且,有时候,我们刻意地要从作品中去寻求快感和美感却又不容易得到,即使有一点感悟,却又不能那么清楚地表达出来。这倒让人联想到川端康成的一句话:“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这里的“邂逅”与“亲近”自然是精神的“扪触”和“融凝”。
  最后,希望“大家论坛”能够适度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尽量顾及到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作品;如果可能的话,不妨在“学术版”中也增加“大家论坛”专栏;最好将“大家论坛”中的文章也编进目录和年度总目录,以便读者查阅。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