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形式的特别与表现的深刻

作者:王瑞华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香港著名作家西西,一贯重视形式的创新与实验,被称为“恪守前卫第一人”,在小说《浮城志异》中,她独出心裁地运用了文画互涉的方式,再次在文体实验中取得了新突破。
  西西认为:
  美术和摄影在今日已经进入一个绮丽的天地,而世界也正在发展综合艺术的面貌。文字也到了该和图联合起来成为一项更完美更有力的媒介的时候了吧。文字与图画原是彼此延续彼此的同类的符号啊。
  这具体运用到她的创作实践中,便是成功地创作出了独具一格的小说《浮城志异》。小说中西西用了十三幅比利时画家雷内·马格里特的超现实主义的画,运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来言说一个浮在空中的城市的奇异景象。“我的城市”本身就是主人公,借用文画互涉的方式从各个角度来言说“城市”是这部作品的主要特征。马格里特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手法,戳穿了时间与空间,能使人们扩大幻想,创造自己心中的世界。西西对他的图画的选择经过蒙太奇式的“删”“剪”重组,重新变成了一个新的言说空间。画的选择与排列显示的是作者的思考过程,如果说画家的思想结晶为作品的独创性,而作家谈画的旁白式的文字则是对这种独创性的再思考,是主动的参与,还有对原作的新发现,画的图像性被选择,从原序列中孤立出来,新的诠释就在它的图像中多面向地繁衍增长,可见,二者互相指涉,重建一个想象的空间就成为可能。图画本身就有着丰富而直观的叙事内容:它呈现一个形象与色彩的空间,它呈现或再现人们的生活状态,感情状态或思想状态,而作者旁白式的文字言说就与画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这样的对话关系使图成为一个话题,一个想象的媒介,与文学交互作用成一个新的、超越于画与文本之外的具有丰富想象与阐释空间的小说世界。
  从作者文本中的叙述看,主人公“我的城市”的种种状况无不与香港的种种状况相符合,并在言说中体现着作者特有的感悟与理解。小说分十三章,每一章配一幅画,这种文图互涉的表述方式所形成的新的文学品格,令人耳目一新,趣味盎然,每篇短文都夹叙夹议,借助于图画的交互指涉,各各述及“浮城”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特点、一个奇迹,合而成篇,便是一个立体、全面、多层次的香港,从中我们可以看见卡尔维诺式的超现实、幻想性的城市叙述。小说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形式实验上,而是以这前卫的方式穿越时间与空间,表现了深刻的思想与独到的见解。
  《浮城志异》中,没有一个主要人物,也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只有对这座城市的各个方面的拼贴式的点击或表述。“城市”成了这篇小说的惟一的主角。显然,西西是一个很关注香港这座城市的作家,在香港即将回归大陆的历史转折时刻,她在这篇小说中借助于图片,抚今追昔,穿越时空,对香港的过去与未来进行了全面的阐发与诠释,采用了神魔的、童话的幻想等种种手法来表述她心目中的“城”及对“城”的思考与愿望。
  在小说中“浮城”是这样一座悬在空中的城市:
  头顶上是飘忽多变的云层,脚底下是波涛汹涌的海水,悬在半空中的浮城,既不上升,也不下沉,微风掠过,它只略略晃摆晃摆,就一动也不动了。
  这是喻指香港:作为殖民地,尽管在血统上属于中国,主权却不属于中国;主权属于英国,血统上却不属于英国,悬浮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历史时空当中,难以皈依的“浮”的处境,是香港作为殖民地历史悬置处境的形象化描写。
  浮城的来历是这样的,也是一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只有祖父母辈的祖父母们才是目击证人。那真是难以置信的可怕经历,他们惊惶地忆溯:云层与云层在头顶上面猛烈碰撞,天空中布满电光,雷声隆隆。而海面上,无数海盗船升起骷髅旗,大炮轰个不停,忽然,浮城就从云层上坠跌下来,悬在空中。(131页)
  前面已有述及,香港是在炮声轰鸣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以强盗的方式强行据为己有的,这与浮城的来历正相契合。当初的来历距离西西的时代,当然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了……与作者前期的小说香港“肥土镇”相比,浮城的传说,不再那么美好,也带有了恐怖的性质,与当初香港的被强盗割占的历史事实更相近些。
  后来的情况是:祖父母的子孙,在浮城定居下来,对现状也渐渐适应。浮城的传说,在他们的心中淡去了。甚至大多数人相信,浮城将永远像目前这个样子悬在半空当中……浮城中的人们,没有根而生活,凭着意志和信心,辛勤奋斗,终于把浮城发展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富庶城市。浮城的存在本身是一个奇迹,而种种发生在浮城中的事都堪称奇迹。
  现在浮城的情形是:
  鳞次栉比的房屋自平地矗立,回旋翱翔的架空高速公路盘旋在十字路口,百足也似的火车在城郊与地底行驶;肾石凭激光击碎、脑瘤藉扫描发现、哈雷彗星的行踪可上太空馆追索、海狮的生态就到海洋公园细细观察;九年免费教育、失业救济、伤残津贴、退休制度等计划一一实现。艺术节每年举办好几次,书店里可以选购来自各地的图画,不愿意说话的人,享有缄默的绝对自由。(132页)
  如果对香港稍有了解,那么就可知道,这里描绘的情形正是作者西西生活于其中的现代香港,作为资讯发达、商业繁荣的现代大都市的诸般情形。
  在五月的风季里,浮城的人都做着同样的梦:梦见自己浮在半空中,既不上升,也不下沉,每个人都是一座小小的浮城,人们都变成了“浮人”,“整个城市天空中都浮满了人,仿佛四月,天上落下来的骤雨”。这种梦一直要做到九月,西西文中说这是一种叫做“河之第三岸情意结”的集体显像。
  这种悬在空中的浮人景象,正如前面所言,表达的是香港人无根意识的困扰。这里以“梦”的形式表达的是香港人对这种无根状态的潜意识里的忧虑。城市是“浮城”,生活于其中的人也就变成了“浮人”,这是香港人悬浮于历史、国家之间无根状态的一个形象化说明。人们做着同样的梦,表达的是一种共同处境中的共同焦虑意识,也可见无根意识是香港人特殊的历史命运导致的集体无意识。
  而紧接着在下面的一幅苹果的画中,作者透过画中的“苹果”其实不是苹果而只是苹果的假象这一点,自己解构了自己设计的“浮城”,浮城也同样是一个假象:“浮城奇迹,毕竟不是一则童话。”这里,“浮城”的现实喻指性便被明确了。
  浮城的眼睛“清亮明澈”,却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表达的是作者的深深的担忧:
  靠奇迹生存的浮城,恐怕也不是恒久稳固的城市,然则,浮城的命运难道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海、天之间的引力改变,或者命运之神厌倦了他的游戏。那么浮城是升、是降,还是被风吹到不知名的地方,从此无影无踪?(135页)
  浮城的现实困境是摆在眼前,想起来就令人恐怖的:
  睁开眼睛,浮城人向下俯视,如果浮城下沉,脚下是波涛汹涌的海水,整个城市就被海水吞没了,即使浮在海上,那么,扬起骷髅旗的海盗船将蜂拥而来,造成屠城的日子;如果浮城上升,头顶上那飘忽不定、软绵绵的云层,能够承载这么坚实的一座城吗?(135页)
  这里作者有意把这问题设计成一群大学生的研究课题,是“黑格尔的假日”要思考的问题。由一位学生就画所受的启发,作者也由衷地感慨:
  是的,如果浮城头顶上有坚实的云层,浮城的上升就成为可喜的愿望。还抗拒什么呢?(136页)
  香港九七即将回归,即将改变的城市命运使众多的香港人不无担忧与抗拒,对这一问题,作者根据画面,特别设计成大哲学家黑格尔假日里思考的问题。作者自己做出了回答:假如香港的回归前途美好,还有什么好抗拒与担忧的呢?显示了作者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的信心和美好的憧憬。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