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现实、艺术、人生

作者:左晶晶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美国著名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作《观黑鸟的十三种方法》寓意深邃,发人深省,历来存在多种解释,也引起了研究者以及读者诸多的困惑。史蒂文斯为何不用夜莺、黄鹂、知更鸟等嗓音美妙的鸟类,而偏偏选用外表丑陋,声音喑哑,极少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黑鸟?在西方文化中直接与死亡相联系,被众人视为不祥的数字“十三”在此处有无特别的含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文学批评界,黑鸟曾被学者们解释为文字、诗歌、上帝、死亡,以至某种不确指的变幻中的事物,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本文拟结合相关评论分析,从现实、艺术、人生的角度重新诠释史蒂文斯这一耐人寻味的诗作。我们认为黑鸟代表的是反映客观现实和真实人生,但又高于现实和人生的艺术。这在全诗的每一节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贯穿始终。
  
  Ⅰ
  在二十座雪山中,
  惟一在动的
  是黑鸟的眼睛。
  
  正如阿拉伯文化中的“一千”代表极多、无穷无尽之意,此节中的数字“二十”亦有类似含义。“在二十座雪山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广袤、凝固冷酷的地理空间,这是史蒂文斯所理解的客观现实和真实人生的象征性代表,是悲观主义的。但诗人并非纯粹的悲观,他心中依然存在希望,因此他转而写到“惟一在动的/是黑鸟的眼睛”。相对二十座巨大、凝固、冷酷的雪山,黑鸟在动的眼睛显得极其渺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格外地引人注目而且作用不凡,黑鸟顽强转动的眼睛作为诗人或艺术家心中不灭的希望、不断的思考和不懈的追求及探索,使单调乏味、冷酷严峻、令人倍感沉重的冰天雪地立刻焕发出盎然的生气,给人以希望、勇气和遐想。
  
  Ⅱ
  我有三副脑,
  一如树上
  有三只鸟。
  
  相对于一般动物而言,人类得益于其思维的复杂性,但也往往因为思想的复杂、多样、矛盾而不断地陷于困惑,无从决断。树上的这三只黑鸟恰恰反映了诗人心中充斥的矛盾与困惑。一个古老的犹太笑话中说置身于三位雄辩的教书先生之间,人们往往能发现四种相互抵触的见解。那树上的三只黑鸟会不会争相鸣叫,互不相让呢?它们会无休止地向对方发表自己的见解吗?“三只黑鸟”和前面的“我有三副脑”相呼应,反映了诗人思绪的混乱和内心的困惑。但诗人并没有在矛盾与困惑中放弃希望和思考,他试图从艺术和艺术家的角度探讨改造客观现实的道路。实际上,纵观史蒂文斯的一生并阅读其主要的作品可以发现,诗人几乎不停歇地穿梭于现实和想象两个世界之间,执著地探索客观现实以及真实人生和艺术的关系。史蒂文斯认为艺术应深深地根植于现实,脱离现实则成为空中楼阁;而混乱无序、毫无意义的现实世界只有通过艺术才能被赋予秩序和意义。比如在《坛子的故事》中,田纳西本来是杂乱无章的一片荒野,而一旦置入象征想象和艺术的坛子,便会秩序盎然:“荒野全都向坛子涌来,俯伏四周,不再荒野。”(飞白译)但是,艺术终归是抽象的,坛子和周围的物质世界是不同的,离开了现实,它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它不孳生鸟雀或树丛,与田纳西的一切都不同。”(飞白译)而《在基韦斯特的秩序的思考》一诗则从更高的角度充分肯定了艺术和艺术家的作用。诗中的大海代表现实世界,流动不定,难以把握。“海水从未形成过思想或声音,/有如全然肉体的肉体,挥动着/空空的衣袖;然而它模仿的运动/造出持续的喊声,持续地发出/那不是我们的却能为我们理解的/名副其实的大海的非人的叫喊。”(方目译)海边歌唱的女孩则是艺术家的化身,用自己的歌喉对大海的声音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脱离自然形体的艺术品——“我们听到的绝非大海而是她之所唱”,从而使之蕴含了更为深刻的含义。基于此并结合史蒂文斯作品的一贯主题,我们将诗中的黑鸟理解为反映客观现实和真实人生却又高于现实和人生的艺术是合乎情理的。艺术是诗人心中坚守的希望和永久的追求。
  
  Ⅲ
  黑鸟在秋风中盘旋。
  小小的哑剧。
  
  虽然史蒂文斯毕生都在颂唱艺术不可比拟的奇妙的力量,但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在客观现实巨大的压倒一切的力量面前,艺术往往显得过于渺小微弱了。诗中的秋风暗喻诗人当时所处的萧瑟荒凉,令人无奈的社会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世界,旧的道德规范体系分崩离析。妇女出门不再长裙及地,超短性感的迷你裙取而代之;在年轻人中,吸烟酗酒,短发彩装成为时尚;美国的禁酒运动几乎陷于徒劳。同时,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使人们丧失了对上帝的最后一点信仰。人类似乎是被上帝遗弃在这个冰冷的毫无希望的世界上的可怜生物,孤苦无依,找不到任何出路。就像哑剧里盘旋在瑟瑟秋风中柔弱的黑鸟一样,人们的各种努力和探索湮没在现实巨大的漩涡中,徒劳无用,而现实世界似乎依旧看不到任何希望。
  但是,置身于这个道德沦丧,精神空虚,信仰破灭的现实世界中,史蒂文斯和艾略特、庞德等一大批艺术家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从未停止过为人类社会寻找秩序和意义的探索。他们坚信艺术可以唤回现实世界中失去的秩序和信仰,为迷途、无助的人类指明方向。正如秋风中的黑鸟,它顽强、执著的盘旋带给人们希望和憧憬。不可否认,艺术发挥作用的范围有限,但其力量所及之处,却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和有意义的影响。
  
  Ⅳ
  一个男人和女人
  等于一。
  一个男人和女人外加黑鸟
  等于一。
  
  两行诗句中相同的数字“一”具有完全不同的涵义。前者仅仅是男人、女人和他们所从事的简单物质生产活动。这虽然已经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人类社会,但是缺乏以艺术为标志的精神文明,只是残缺的、低级的社会。而“一个男人和女人外加黑鸟/等于一”却因为有黑鸟即艺术的加入而变得完全不同。通过艺术,人们才可以获取有关于生存和生活的知识和智慧,现实才会变得更加有秩序和有意义,人类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完整并且丰富多彩。
  同样是《在基韦斯特的秩序的思考》一诗第四节中,诗人指出女孩的歌声不只是对海浪声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高于自然界的艺术之音。由此,诗人暗示无论汹涌澎湃的大海如何咆哮,终归只是单调乏味,枯燥沉闷的声音,没有多少美感和艺术欣赏的价值:“如果那升起的仅仅是大海的黑色/嗓音,或即便添有波浪的色泽;/如果那仅仅是天与云的外在嗓音,/或属于海水壁围的珊瑚暗礁,/无论如何清亮,那也只是深沉的空气,/空气鼓动的言辞,一个夏日的声音/在无有终结的夏日里不断重复,/并且仅仅是声音。”(方目译)而在《在基韦斯特的秩序的思考》一诗的末尾,史蒂文斯则确立了艺术和艺术家至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艺术(以女孩的歌声为象征和代表)犹如黑夜中大海上的灯光一样,能够为人类指引方向,照亮人类困惑迷惘的心灵,开启通往智慧的大门:“雷蒙·费尔南德,告诉我,如果/你知道为何,当歌声终止我们转向/市镇,当黄昏降临空气中夜色倾斜,/为何在海边停泊的渔船的灯火,/这玻璃般的灯火雄踞夜晚,并将/大海划归其外,厘定了/发亮的地带和火焰之柱,/安置着、深化着、魅惑着夜晚。”(方目译)可以说,缺少了艺术,人类社会将不能被视为真正的完整的社会,它的缺憾将无可弥补。
  
  Ⅴ
  我不知道该喜欢哪一种,
  抑扬顿挫之美
  还是旁敲侧击之美;
  叫的还是
  刚叫过的黑鸟。
  
  在本诗的前四节,史蒂文斯主要详细阐述,充分肯定艺术存在的价值和作用,表达了自己坚定的艺术理想和对艺术不懈的追求。而在诗的第五节涉及到的是对艺术形式的选择以及在艺术探索和创作中面临的苦闷彷徨。在这一节中,“正在鸣叫的黑鸟”声音高低起伏,富于变化,其音律美得到充分展现,被诗人比做抑扬顿挫的艺术形式;沉默不语的黑鸟不像鸣叫不停的黑鸟那样锋芒毕露,却在含蓄的沉默中折射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被诗人比做旁敲侧击的艺术形式。艺术有不同的领域,每一领域又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面对如此多样的选择,难怪诗人会说:“不知道该喜欢哪一种”。究竟哪一种艺术形式较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究竟哪一种艺术形式是更适合于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艺术家,往往难免会进行诸如此类的比较与思考。艺术家们似乎谨小慎微地权衡利弊,在各种艺术形式间作出自己的不同选择。实际上,艺术形式的选择往往是根据艺术自身的因素及发展规律、社会的需要和艺术家的个人好恶来确定的。虽然有时不免会陷入迷茫和困惑,但艺术家们通过他们不懈的思考、探索和追求竭力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不断为人类诠释客观现实和真实人生,探索社会的出路,追寻人生的真谛。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