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夯实基础 落实措施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夏建军
一、稳步推进“两基”攻坚,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1.认真落实《南宁市“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实施规划(2004~2007)》,加大市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从2004年至2007年市本级计划安排1.08亿元用于全市农村“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到2005年底已实际投入6307万元。市组织督学、专家深入“两基”攻坚县,加强“普九”工作的督查,并抓好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2005年6月和10月隆安、马山两县分别通过了自治区“普九”验收,全市的“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标志着我市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以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和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至2005年12月,国家、自治区、市、县(区)财政及利用世行贷款共投入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1.6736亿元,改造项目431个,改造面积30.7万平方米。危房改造资金的集中投入,使全市彻底消除了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缩小了城乡办学条件的差异,为均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落实扶贫关爱政策,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我市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学费、杂费和“两免一补”政策。从2006年春季学期起,全市共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含县、镇、林业、农垦)69.57万人享受了免除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政策,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的85.3%,13.9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此外,我市还把“百万基金扶贫助学工程”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拨出专款资助30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小学生就学。2003-2005年就筹集资金626.5万元,扶助学生9128名。每年开学期间学校都为家庭贫困生开辟入学的“绿色通道”,2004-2005学年全市共为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减免学杂费1201.1万元。
近年来,我们还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全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做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收费标准及费用减免、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仅2006年春季学期我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给25408名农民子女免收借读费1186万元。
同时,我市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入学,在制定“两免一补”实施方案中,对贫困的残疾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照,做到“应补尽补”。目前,我市共有1791名残疾儿童享受“两免一补”,占全市就学残疾儿童总数的95.5%。我市各县都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弱智儿童辅读班为补充,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特殊教育体系,我市7-15周岁适龄“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为85.1%。
4.以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为切入点,解决学生学得好的问题。2004至2005年,我市投入资金3734万元,为全市3040个教学点配备了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为1484所农村小学配套建设卫星电视接收点,为248所农村乡镇初中配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5.以落实“城乡帮扶”计划为契机,抓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发出开展城乡教育“手拉手”支教活动的号召。2004和2005两年,我市93个机关单位和市区31所学校,以“3+1”(3个机关单位加1所市区学校)的模式对口支援马山、隆安两个“两基”攻坚县的31所农村学校,并通过支教,为农村学校捐集资金1465.51万元,捐赠各种教学设备及生活用品折款393.4万元,捐赠图书16万册,资助贫困生14926人,培训学校领导、教师22922人次,使受援地区农村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跃上新台阶。
二、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促进生源均衡分布
中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是事关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关键。我市紧紧抓住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其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是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从1987年开始,采用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办法组织新生入学。二是尝试初中毕业考试和中考“两考合一”的模式,建立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制度。三是完善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的制度,将考试分数转换成等级,以等级制度形式录取新生,淡化过细的分数在选拔中的作用,促进普通高中的均衡发展。四是完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程序和办法。对全体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将评定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录取新生的办法。五是完善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办法。2003年以来,我市将传统重点高中市二中、三中指令性计划的30%的名额按地段生人数平均分配到承担地段招生任务的初中学校。2006年,我市又将市一中等7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15%的名额定向分配到市区各承担地段招生任务的初中学校,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到优质高中就读,使得初中择校的学生逐年减少。六是进一步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2003年起,我市拿出本校招生计划的5%,让学校自主招收特长生,使一批兴趣广泛而又学有所长的学生能够进入优质高中就读。七是从2000年开始,中考取消一切加分项目,以综合素质评定为依据,保证了对每位考生的公平、公正。
三、整合城乡教师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建设
1.采用多种方式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计划,全面推动教师教育模式创新。制订《推进南宁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做好新课程教师培训、华东师大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南宁研修班以及“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工作,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培训工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2.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从2002年起我局把每年的4月定为师德教育活动月,几年来,先后开展了“展教师风采,树教育形象”、“以信立业,以德立教”、“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做学生喜爱的老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新时期‘四有’新人”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师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大大提高了我市教育系统师德建设水平。
3.实施新一轮园丁培养工程,深入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市委、市政府从1998年起在教育系统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几年来,共评选表彰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