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作者:李喜燕

白虎车。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诗歌的代表作,更是他的道诗代表作。天姥山是构成道教“仙都”氛围的重要山峰,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将其列位第十六福地,道教中人认为登上此山可以听到天姥的歌谣之声,姥者,一解为母,即西王母。李白对这样的道教圣地是十分向往的,他在山东寓居之时,曾梦中前往游览天姥山。诗人乘着月光,飞越剡溪,“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很快就看到了天姥山的仙境:“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旬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他想象加入神仙的行列携手同游:“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把人间和天堂仙境结合在一起,意境奇妙虚幻,道教中的天宫楼阙、各类女仙、仙家的侍从和仙境中的日月云彩,都进入了李白的世界。
  李白不是把传说中的神仙神秘化,而是将其人格化。《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一诗中李白对丹丘生的神仙生活的悬想:“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诗中居住在华山的天仙为丹丘生洒扫屋宇,掷米成珠的仙人麻姑也为他搔背止痒。李白的诗以老庄天道自然和庄子齐物论思想为指归,也将自然事物人格化,《日出入行》诗曰:“草不谢荣於春风,木不怨落於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滓同科。”塑造了一个“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葛洪在《抱朴子·登陟》篇中说:“山无大小,皆有神灵。”李白相信万物有灵,《独坐敬亭山》诗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坐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他眼里,敬亭山和自己同处大自然中,同样是有灵性的,大山、飞鸟、浮云与诗人自己真正做到“物我齐一”,达到人与物化,物于神游的特殊境地。
  李白是盛唐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流传千古。在盛唐那种开化的文化政策下,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从李白的大量作品来看,道教对他的影响犹为深刻。他在盛唐的时代风潮中,积极的吸收了丰富多彩的道教思想资源,并融入了他的生命实践之中,以其谪仙般的才华,把浪漫主义推向了顶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