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王羲之“写经换鹅”故事新释

作者:梁少膺




  一、王羲之与天师道的关系
  
  东汉末年,道教两大教派并立。太平道遍布青、徐、幽、冀、兖、豫、荆、扬八州,旁及并、凉。天师道行于巴、蜀、汉中。自中平元年,即184年,以太平道为组织形式的黄巾起义被镇压后,作为道教的组织,太平道的活动不复见于史籍。西晋以后,只有天师道在北方之传播见于记载。
  陈寅恪先生所著《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阐述齐学与道教的关系以及道教对当时政治、文化之影响,使后来治宗教史者获益甚多,启发颇大。文中据《晋书·孙恩传》“世奉五斗米道”语,推论其族人,西晋时赵王伦的心腹宠臣孙秀是五斗米道中人。又据同书《王羲之传》称“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以及王凝之“入靖室请祷”,“请大道许鬼兵相助”之记载,论证其为天师道世家。孙、王皆徐州瑯邪人,如陈先生说,西晋时期瑯邪的天师道业已流行。
  及东晋,葛洪《抱朴子》将“玄”、“玄道”引入其仙道学说(《明本篇》),并嫁接于魏晋玄学思潮,促进了道教的成熟化。这时的天师道不仅传播于下层百姓,还迅速蔓延至上层,门阀土族信仰者骤增。据史料载,当时北方大族如清河崖氏、范阳卢氏、冯翊寇氏、京兆韦氏、天水尹氏,南方侨姓大族瑯邪王氏、高平郗氏、殷川庾氏、陈郡殷民、阳夏谢氏、泰山羊氏、谯国桓氏、汝南周氏、晋王室司马氏,次等士族瑯邪孙氏、长乐冯氏,吴姓士族丹阳葛氏、许氏、陶氏、吴兴沈氏、晋陵华氏、会稽孔氏、钱塘杜氏、吴郡顾氏、陆氏、张氏、孙氏(孙吴后裔)等等,这些家族中都有信天师道者。这样多的世胄高门信奉,天师道在东晋以后社会各阶层的传播取得了成功。
  瑯邪王氏家族中的王羲之一门,是东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士族。据陶弘景《真诰·阐幽微》:“王廙为部鬼将军。”虞为凝之叔祖,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庾之先祖,乃西汉之王吉。《真诰》又有王吉“获仙,不学而得”之条。于此可证,瑯邪王氏之祖宗在汉时即与天师道有直接关系。而后瑯邪王氏子孙为五斗米教徒,实从王羲之一辈起。因为六朝人最重家讳,而“之”、“道”字则不在避之列。如简文帝奉天师道,他字道万,其子名道生道子,他们皆长育于天师道环境,亦说明其世家与天师道之关系。王羲之,字逸少,他七子名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徽之之子桢之,献之嗣子靖之。按《颜氏家训·风操》:“江南至今不讳字”,但“名终则讳之”。周密《齐东野语》言王羲之祖父讳正,“故每书正月为初月,或作一月,或则以政字代之”。陈垣《史讳举例》卷五《南北朝父子不嫌同名例》,举了王羲之“祖孙父子,皆以之为名,不以为嫌也”。陈垣无以解释王氏一族何以子孙皆以“之”为名。陈寅恪说,“之”字实代表宗教信仰之字,为天师道之符号。东晋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之称的顾恺之,亦是信奉天师道的。《宋书-元凶劭传》载,宋文帝太子刘劭,敬事吴兴五斗米道女信徒严道育,“号曰天师”,刘劭把他四个儿子中的三个,取名为“伟之、迪之、彬之”。显然,刘劭是天师道信徒。东晋南北朝所有不避名讳,上下辈名字都带之字的如祖冲之、祖晰之,便都是天师道世家。
  现将王羲之一辈起,王氏历代姓名列之于下:
  王羲之——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徽之子桢之、献之子靖之——靖之子悦之。
  王晏之——昆之——陋之。
  王允之——唏之、仲之——唏之子冲之、肇之。
  王胡之——茂之、承之、和之——茂之子裕之。
  王彪之——越之、临之——临之子纳之、环之——纳之子淮之、环之子逡之。
  王耆之——随之——镇之、弘之。
  王羡之——伟之——韶之。
  于上列举之名录看,东晋家族奉天师道者以啷邪王氏世家为众,且王氏世家对天师道之教义亦颇为虔诚。如与王羲之过从甚密的道士许迈,出自东晋著名的奉道世家丹阳许氏。《晋书王羲之传》(《附许迈传》)记,“羲之每造之,未尝不弥日忘归,相与为世外之交”。另与王羲之友善的杜子恭亦是东晋著名的道士,有名的文化士族。杜氏道团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五斗米集团。据《道学传》、《洞仙传》载,王羲之、谢安、桓温等均与他有往来,或询问祸福休咎,或请其治病,过从亦密。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王羲之传世之《玉润帖》,也是写与道士的一通尺牍,其中有“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之句。如此等等,我们咸可感知王羲之对天师道之信仰。
  羲之诸子亦信五斗米道。《世说新语·德行篇》云: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
  “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所谓的“上章首过”即按教规,上书病者姓名,述说服罪原由,请道师祷告,叩头思过之仪式。献之病笃,时请五斗米师为其祷告。又《幽明录》:“人命应终,有生乐代者,则死者可生。”献之临死,其兄徽之对道士说:“吾才不如弟,位亦通塞。请以余年代弟。”道师告之,他的年限将尽,不能代死。果然,献之死后不久,他也病逝。
  王氏世家除了上文所叙之宗教信仰行为,其平时生活雅好也与天师道有关。世传王子猷好竹。《世说新语·简傲篇》曰: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又《晋书·王羲之传》云:
  (徽之)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按《真诰·甄命授》:“竹者为北机上精,受气于玄轩之宿也。所以圆虚内鲜,重阴含素。亦皆植根敷实,结繁众多矣。公试可种竹于内北宇之外,使美者避其下焉。尔乃天感机神,大致继嗣,孕既保全,诞亦寿考。”天师道对于竹之为物,极称尝其功用。世人只言徽之高人逸致,殊不知子猷好竹实信奉天师道之故。
  无论是献之病笃时请师祷告,还是徽之生活好竹,奉天师道者都离不开其环境。《晋书·王羲之传》称,“(羲之)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其中亦与天师道存在关联。吴会诸郡地处滨海地域。陈费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认为,凡信天师道者,其人家世或本身十分之九与滨海地域有关。原因是神仙学说之起源及其道术之传授,必与滨海地域有连,由环境习染而信教。《隋书·经籍志道经部》谓“三吴及边海之际,信之踰甚”。《晋书·孙恩传》:“三吴士庶多从之。”《江表传》:“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足见吴会与瑯邪同般,自汉以来,即为天师道活动之区域。王羲之晚年“与东土士人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又曰:‘我卒当乐死’。”隐于剡中(今浙江嵊新境内),卒于金庭(今浙江嵊州境内),其原因正是剡中原属道教之地域。《十道志》谶曰:“两火一刀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