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4期



浊世佳公子 蟾宫谪仙人

作者:卢国龙




  朋友又说,峰顶上的那块平台,是白真人“礼斗台”遗址。白真人在台上瞻星拜斗,能挥动五雷,扶正祛邪,所以此山至今为多雷地区。每到雨季,常有暖气流沿山势上腾,有冷气流顺山势下迫。阴卷阳舒,相交相激而为雷雨,同样也表现出离下坎上的既济卦卦象,表现出阴阳交合互动的生生不息之理。如若不信,可等雨季再来,那时山上滚雷大作,莫要惊悸才好。
  朋友还说了许多此山与道教的关联,但我已经诧异得不知如何应对了。道教内丹派南宗的“核心机密”,正在“坎离既济”一句。坎卦为水,居北方,配黑色;离卦为火,居南方,配红色。就南宗丹法而言,坎卦所表示的水,也就是肾中元精;离卦所表示的火,也就是心中元神。由离下坎上所构成的既济卦,在南宗丹法中正是精气神融会周流的象征,即所谓“三花聚顶”。白玉蟾《酹江月》词所咏唱的,正是这一套丹法:
  因看斗柄,运周天,顿悟神仙妙诀。一点真阳生坎位,点却离宫之缺。造物无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先圣此日闭关,不通来往,皆为群生设。物物含生育意,正在子初亥末。自古乾坤,这些离坎,日日无休歇。如今识破,金乌飞入蟾窟。
  这阕词的意思,与朋友所叙述的文笔峰掌故,竟是如此吻合,就让人感觉到真若可疑,幻亦可疑了。词中说,遥望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变化,可以顿悟修炼成神仙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抽取坎卦中的一阳爻,填补离卦中的一阴爻,亦即“水中起火”,从而调控自身阴阳的运转周流,像天地斡旋、日月轮转一样,生生不息。可以说,南宗丹法的基本理论,全部都被概括在这阕词里了。按照南宗的丹法理论,人身自是一天地,是与自然大宇宙同理的小宇宙;人之有心肾,犹天地间之有日月。天地以北斗星为枢轴,旋转不息,日月在天地间交感互动,传阴布阳,这是天地日月永存不灭并且造化万物的道理。天地日月造化万物是周期性的,一年是一周期,一日也是一周期。在一个周期内,阴与阳此消彼长,所以生生不息的造化,是由阴阳互动促成的。阴阳消长的周期性,就一年而言,冬至时阴极而阳生,就一日而言,半夜子时阴极而阳生,都是一个旧周期的终结,也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内丹修炼模拟这个道理,以头顶泥丸为北斗,以上下丹田为天地,以心神和肾精为日月,以身心静定的状态为冬至或子时,以掌握下丹田的静极而动为一阳复生,为新周期的开始,从而将肾中元精炼化为元?,使之升腾向上,补益元神,则人体内的阴阳自然周流互动,生生不息,不至阴阳外泄而导致生命枯竭。这一套理论,不是从白玉蟾才开始形成的,《酹江月》的咏唱,当然有其师承渊源。但另一方面,内丹理论又必须落实为修炼实践,没有实践的体验,对理论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理解,比如丹田静极而阳生究竟是什么状态,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所以内丹家讲丹道,通常都说是“可传而不可受”。“可传”是能够将道理说出来,“不可受”是闻听者未必能掌握其中的奥秘。要掌握其中的奥秘,还必须自己去感悟、体悟,而感悟和体悟的要领,就在于将观察外物景象与体会身内景象结合起来。文笔峰的景象与内丹修炼的景象既如此吻合,又如何找到怀疑的理由,断定白玉蟾未曾在此地产生感悟?所以,我只好对朋友会心一笑。
  文笔峰当真是白玉蟾的最后归隐之地?朋友既然这么说,我又找不到很坚实的理由去怀疑,大概就只好宁信其有了。按理说,如果白玉蟾的最终归隐之地,在他曾经游历过的大陆道教名山;那么,他就不可能从追随者的视野中真正消逝,若重归故乡海南,则大有这种可能,因为在当时,琼州海峡足以阻隔追随者的脚步,让追随者的视野一片渺茫。而且,白玉蟾的诗中,也曾流露出浓郁的乡恋情结,如《华阳吟》写道:“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乘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这是白玉蟾在坚毅求道的旅途中写的。既然求道时怀有如此浓郁的乡恋情结,那么得道后是否应该一舒渴慕之情,选择归乡之路?有一个求道者先例,就是这样选择的。这个先例不是别人,正是白玉蟾的老师、南宗第四祖陈楠。据白玉蟾所作《翠虚陈真人得法记》,陈楠“家世为琼州人”,师事薛道光得传内丹修炼法,“丹道既成,复归桑梓”(《道法会元》卷108),也就是回到故乡琼州。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陈楠选择重归故里,是明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因为他游历大陆的目的,只是求道,既无意于功名,也不贪恋繁华,那么在求得修道方法之后,又有什么理由羁留在政局动荡的大陆,而不重归纯朴清静的故里海南?陈楠重归故里的事实,无疑有其充分的理由和动因。根据这样的理由和动因,既可以对陈楠重归故里的事实做出充分的解释,那么根据同样的理由和动因,是否可以对白玉蟾的最终归隐之处做出合理的推测呢?对于许多历史悬案,我们都找不到绝对准确的解答,只能找到合情合理的解释。而文笔峰作为白玉蟾的最终归隐之地,正是一种合情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还符合道教的一大文化特质,即求道之志不违故乡之情。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