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蔡文姬:三次不幸的婚姻
作者:张继合
常说“小姐身子,丫环命”,恐怕蔡文姬连个低三下四的小丫环都赶不上。她是婚姻的失败者,险些为此输掉了整个人生。
郭沫若的话剧坏了中国人的胃口,《屈原》也好,《蔡文姬》也罢,个个儿装腔作势,絮絮叨叨,活像一群傲慢的巧嘴儿八哥,实在让人腻味。拙劣的记忆碎片,弥漫飘飞,纷落如雪。可怜中原故老,离蔡文姬太遥远,后人几乎看不清她凝在腮边的泪滴,听不到月下草原上高一声、低一声的“胡笳”……
女人的胃口,极富弹性,如果力所能及,就摘星星、捞月亮,天下的好东西,件件都要;倘若没机会,也可蓬门荜户、布衣菜根地过一生,不像男人那么野心勃勃,张口闭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女人只须跳过三道坎儿,一辈子的幸福就算到手了:有个好出身,嫁个好丈夫,养一群乖孩子。民谚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看来,婚嫁是女件人生祸福的转折点。
蔡文姬也拐过了这个转折点,不是一回,而是三次。可惜,她冤魂缠腿,步步招灾,嫁一回,错一回,直落得两手攥空拳,朝夕以泪洗面。常说“小姐身子,丫环命”,恐怕蔡文姬连个低三下四的小丫环都赶不上。她是婚姻的失败者,险些为此输掉了整个人生。
新婚“铁棒”
查一查祖宗十八代,蔡家称得上官宦之后,名门望族。范晔的《后汉书》也为这个家族说好话,史家居然一口气上溯六代,抬出了誓死不保王莽的蔡勋先生,这才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恐怕再过一万年都令人挑大拇指。蔡家祖坟里埋着这等高洁的先人,后世儿孙也觉得很有面了。虽说现代人早就抛弃了龙生龙、凤生凤的“血统论”,可是,谁也不愿意接受一个“臭底子”。
蔡勋开了个好头儿。蔡邕这一代,依然家风未改。没听说蔡邕还有别的子女,其实,也无所谓,养出一个蔡文姬,就足够了。
蔡文姬是民间的叫法。她姓蔡,名琰,字昭姬,177年出生在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晋一朝,为了避司马昭的名讳,索性改称“文姬”了。叫“文姬”更好,这位秀外慧中的姑娘简直是“文曲星”下凡。她在人间走一回,似乎就是为了耍笔杆儿,留下一些漂亮的诗歌。天才,用不着“头拱地”,那些莫名其妙的本领,往往是娘胎里带来的。
蔡文姬,前世修来个好家庭。论门第,祖一辈,父一辈,紫袍金带——富贵;论出身,老爹学识渊博,才艺双全,是名重一时的文坛领袖——显赫;论资质,蔡文姬通音律,善辞赋,博闻强识,过目成诵——聪明。尽管蔡府墙高,可也挡不住媒婆子。很早,她父母就利利索索地给她订了婚。婆家住河东,也是书香门第。丈夫满肚子墨水,名叫卫仲道。
一切都顺顺当当,该知足了吧?洞房花烛夜,人人喜气洋洋,蔡家小姐像一朵娇艳的海棠花儿,盛装端坐。她环顾四周,娇羞地笑了。只是,她那双水汪汪的人眼睛,看不到明天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她心下揣摩的,竟是昨夜闲置的半截儿短诗。对人间烟火爱搭不理,全靠精神生活过日子,这种怪异的生活方式,西方人称之为“贵族品质”。
大宅门,抬出来的蔡文姬,就是未经册封的贵族。可惜,迎候这位大才女的,并非想像中的诗情画意。蔡文姬的第一场婚姻,就画出了一道分水岭。从此,她结束了养尊处优的小日子,开始没完没了地走下坡路。
当头第一棒——卫仲道死了。小伙子福薄命浅,像个戏份不多、又无人替代的“龙套”,刚陪蔡家小姐乐呵呵地跑了一年,便偃旗息鼓,彻底退出了舞台。亡夫尸骨未寒,婆家就节外生枝。蔡文姬痛楚地整理着孝服,她已从千娇百媚的新娘子,沦为了飘蓬断梗的小寡妇。往后的日子还艮着呢,怎么过?想乖乖地守寡都不成,婆家人明里暗里挤兑她,欲除之而后快。原因很简单,蔡文姬未曾生育。
迎面第二棒——婚后无子。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哪朝哪代,都瞧不起“绝户头”。没有子女就没有希望,谁肯逢迎一把老骨头呢?偏偏蔡文姬两口子婚后无子,婆家老少,天天吊着一张哭丧脸。他们放刁使性,指桑骂槐,事事拿捏外姓人。蔡文婀何等聪明,她压根儿就不受这份窝囊气,反正活寡也守够了,干脆拾掇拾掇回娘家。
回娘家,很有说法,无非两个意思:娘家来接,叫做“省亲”;自己跑回来,等于“退亲”。蔡家人望着款步而归的小姐,窃窃私语。谁不明白呀?这是婆家给撵出来了。
蔡文姬的生活总算有了着落。孰料,娘家也不是保险箱,躲得了一时,躲不过一世。更大的灾难说来就来。
祸从天降
黎文姬的父亲蔡邕可是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蔡邕,字伯喈,汉献帝时当过左中郎将,故人称“蔡中郎”。范晔专门为他作了一篇《蔡邕列传》,足见老先生的大家风范。
蔡邕是位大孝了。老娘病了,他就煎汤熬药,精心伺候。常说“久病库前无孝子”,蔡邕愣是小心翼翼地陪护了3年,直到老娘躺进了棺材。不管哪个朝代,衡量人品的标准大体相似:“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一个连亲生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能照顾兄弟、提携朋友?又怎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汉代没有科举制度,从民间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就是“举孝廉”。以蔡邕之德,举一百次“孝廉”都绰绰有余。他之所以能青史留名,难道仅凭当过3年出色的“家庭护士”吗?显然不是。《蔡邕列传》记述了他种种过人的本领:“博学多闻,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范晔还绘声绘色地讲了两段故事。
蔡邕赴江南,在一家旅店借宿。忽然,灶堂里传来“噼噼啪啪”的燃烧声。蔡邕耳朵非常敏锐,根据经验,他屯刻辨出火里烧的肯定是块上等琴料。于是,他冲进厨房,把那块木头从烈火中抢了出来。经过一番精心打理之后,那块黑不溜秋的劈柴竟被他制成一把珠圆玉润的古琴。琴弦一响,那美妙的声音的确举世无双。美中不足的是,琴尾还残留一块儿焦痕,他便将错就错,取名“焦尾琴”。不服行吗?蔡邕的耳力就这么刁!
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升任“议郎”。他位列朝班,最上心的还是儒家经本和六经文字。那些泛黄的古籍,已被酸文、腐儒、二把刀等糟蹋得面目全非:字里行间,讹误横行。为了不贻误后学,蔡邕向朝廷请旨,希望重新勘校这些经文。
请旨容易,做起米却很难。这可是一项见功夫的文化工程。倘若自身底子不深厚,怎敢对古圣先贤的经典动手术呢?蔡岜就有这个本事,朝廷一点头,他立刻扎进了故纸堆,汗流浃背,秉烛夜读。大活儿一完,他又亲自书丹立碑。蔡邕堪称当时一流的书法大家,他擅长隶篆,还创造了著名的“飞白书”。46块镌刻着经文的石碑矗立存太学门外,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每天都有1000多人前来观赏、摹写。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也是中国第·部“汉石经”,它奠定了蔡邕“文化教主”的地位。太尉马日碑由衷地赞叹:“伯喈,旷世逸才。”
这位“旷世逸才”居高声自远,遍结天下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