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收藏传奇

作者:央 二



儿。能跟马未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那也是需要勇气的。所以这个人也肯定属于那种比较传奇的人。马未都的媳妇叫贾宏伟,要说这名字起的也真绝!取其反意,人长得娇小玲珑,要不也就不叫“假宏伟”了!问她怎么能忍受和马未都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其实答案也简单:在贾宏伟眼里的马未都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尊涂着光环的圣灵。而在马未都眼里,妻子的爱称就叫“小西红柿”,也不知马未都怎么想的,这是他俩的秘密。反正这里面儿透着两口子的亲呢。
  现在的马未都显然是幸福的。有“小西红柿”之称的爱人尊崇着,远在英国求学的儿子亲呢着,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况且马未都现在的事业也是如火如荼,他的“观复斋”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收藏所在,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展。虽然到现在为止,他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没有赚着钱。但马未都永远充满着自信。据说他还要扩大博物馆的展区,有生之年一定要把自己的博物馆建成国内最大的私立博物馆。这或许就是马未都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了。
  边叙边议:
  而现在,马未都又开始出书了。是厚厚几本有关文物古玩的专业书。马未都一向出手不凡,一反同类著作呆板、生涩的行文风格,他不紧不慢,与你娓娓道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字里行间透着聪慧。读他的专著,简直是一种消闲,一种享受。
  
  马未都的收藏之路
  
  说到马未都的收藏,就必须先从20多年前谈起,那时候,马未都还是个文学青年,时不时发表点小说报告文学什么的,笔名瘦马。有一天,马未都在地摊上看见一个图案精美的乾隆五彩碗,立马目不转睛,爱不释手,大发感慨:几百年前,古人吃饭用的家伙怎么这么漂亮啊?他们是怎么过日子的?于是,马未都花了一块钱,把这个锔过的“宝贝”捧回了家。从此,既无家学又无师承的马未都,全凭着——喜欢两个字,就走上了他的收藏之路。
  如今马未都搞收藏,那可是往大发里玩儿了。因为单纯自己玩不过瘾啊,所以1996年的时候,他干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立的博物馆,立志要把他那些珍贵的收藏流传后世。
  马未都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葛小刚,这人赶潮流赶了半辈子,是朋友圈里第一个戴电子表、第一个买大哥大的人。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罗马尼亚进口了一批“罗马尼亚家具”。这时髦葛先生怎么能落下呢?四处托关系、走后门,总算给自己家倒腾来一套罗马尼亚家具来。这葛先生当初买的是最贵的一套,1500元一套,其中大大小小的家具一共有20件左右,包括沙发、茶几、餐桌、椅子什么的,非常气派。所以那时候葛先生非常骄傲,还请各种朋友到家里“参观”。大家都赞美,都说很漂亮,简直是蓬荜生辉啊。而且这一套家具因为是钢琴漆,雪亮雪亮的……但谁也没想到,人家马未都在同一个礼拜,花了1200块钱买了一把破黄花梨椅子,好像还有一个铜箍,就那么一个圈椅,而且一摇三晃。
  马未都把这张椅子买回来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说这东西好。很多人都问马未都:“买这个干吗,都是人家扔的东西……”但马未都就是喜欢,买回来的时候先把它搁在卫生间里,用水泡上,拿刷子使劲刷,刷得干干净净。然后打上蜡。马未都说了,就喜欢它幽暗的光,喜欢那种比较收敛的光泽。而不喜欢像那种所谓钢琴漆,贼亮。这把黄花梨的椅子就这么在马未都家登堂入室了。
  十几年过去了,当熟悉的朋友说起葛先生的家具和马未都的椅子的时候,葛先生显得很无奈。因为当初那套非常气派的沙发,经过十几年已经一塌糊涂了。如果不注意的话,人一坐下去,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没办法,不能怠慢了客人啊,所以葛先生请了街上收破烂的,说一套沙发便宜卖给你五十块钱,当时收破烂的看着他嘿嘿傻笑。说:“50块钱?不可能的事。我拿它没有用……这样,你给我20块钱我就给你扛出去。”葛先生还纳闷,扛出去做什么?收破烂的告诉他:“扔了,扔垃圾站呀。”葛先生完全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气得把收破烂的给轰走了。原因很简单:不但卖不了破烂,还要倒贴收破烂的钱!不过收破烂的刚走,葛先生就后悔了,又把人家叫回来,最后十五块钱成交,扛出去给扔了。 再说马先生那把破圈椅,经过他一番拾掇,现如今早已是身价百倍了。有好几位出价15万,人家马未都撂下句话:“别争了,给多少都不卖——不为什么,就是喜欢。”
  要说也真够邪的。现在马未都的那把破椅子与人家富丽堂皇的家具比起来,就愣是占了上风。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两样东西的品质就是不一样。当初马未都迷上收藏的时候,也花费了很多精力。20多年前,那时候的马未都还囊中羞涩,但他却隔三差五地去故宫蹭票,假装找人,填个进门条,就混进去了。找谁啊?他谁也不找,直奔陶瓷馆看瓷器去啦。
  说起那一段,马未都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陶瓷馆里面经常是他一个人在转悠。那时候展出条件也不好,光线也不足。所以他就自己去买了一个五节的大电筒,带着它去了故宫了。
  当他第一次拿出电筒照瓷器的时候,一个解说员马上就冲过来了,问马未都:“你这是要干吗?”解说员就很奇怪,这不明明看得很清楚吗?马未都跟他说:“你看得见的是那个东西,我要看的和你要看的不一样……”以至以后马未都到那个陶瓷馆去的时候,对那里所有的东西都很熟悉,甚至熟到有的东西稍微挪了一下,他都能看出来……因为常去那里,后来就跟那里边的人混得很熟。
  有一次,马未都跟那个解说员说:“你们这儿的瓷器可能动了。”解说员一听说:“不可能,这儿都锁着呢。”马未都坚持说动了。如果不相信可以去问问别人。结果那个解说员就真的去问了,问完以后回来说:“还真动了,头几天拿出去照过相。”解说员就很迷惑,说:“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动了?”马未都告诉他:“我太容易知道这个东西动过了,我每次来都看到的是这个瓶子的这个面,看不到另一面,我就非常想看到另一面什么样,我永远看不到,我来了这么多年都没看到过那一面,今天终于让我看到那一面了。”
  就这样,背着干粮,拿着手电筒,在故宫一呆就是一天。几年下来故宫陶瓷馆的那几百件展品,可是被马未都仔仔细细地看过无数遍,都看到心里去了。那些年,马未都家里的古旧家具、瓶瓶罐罐堆得都没法落脚,客人来了,只能倚着门框聊天。马未都家里睡的他是清朝的黄花梨雕花罗汉床,以至于后来儿子长大了,愣不知道什么是席梦思。马未都就是这样,从一个古玩爱好者变成了一个收藏家。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过这么一个小品:喜剧演员高秀敏和范伟演的,名字叫做《卖猫》。其中讲的就是一个收破烂的,见到的东西非常多,一看卖猫的女人手里拿的碗是古董,所以就千方百计地跟卖猫的女人讨价还价,如此这般,把猫给买下来了。临走,收藏家不经意地说,把那个碗也搭上吧,省着我再买了。没承想,那卖猫的女人嘿嘿一笑,说:“那可不行,我还指着这碗卖猫呢。”按照收藏行里的说法,这位先生眼力不错,收破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