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陈州笔记四题

作者:孙方友



要够级别的客人才有资格进内厅。那家人一听老太婆要进内厅,怔了,很迟疑地回头望了望封国栋。封国栋一听老太婆有点儿得寸进尺,心中很有些不快,可又一想,既然已经领其进了院子,不如好事做到底,让她进内厅又有何妨?心思一通,便朝家人挥了一下手。家人不解地又望了主人一眼,心想这主人真是太善良了,连个老太婆都不敢得罪,怪不得他丢官削职哩!
  说话间,那家人便领老太婆进了内厅。内厅也叫二厅,有两个丫环正在擦几抹凳,一见进来个浑身发臭的老太婆,很是吃惊,忙说那家人将人领错了地方。又一看,主人也在身后跟着,这才知道这位脏老太婆还是位贵客,忙端上茶水和水果,退出了客厅。
  等人都下去了,封国栋才悄声问老太婆说:“老人家,这内厅里只剩你我二人,有甚话您就尽管说。”
  老太婆这才睁开双目,四下瞅瞅,见果真没了外人。这才望了封国栋一眼,说:“国栋呀,连你师父都认不出了?”
  封国栋一听老太婆自称师父,惊诧如痴,上前仔细观望,急忙跪地叩拜:“徒儿不知师父驾到。真是罪该万死!”
  老太婆这才缓了一口气,说:“你还有勇气认师父,说明你还有良心!”
  封国栋说:“不是师父放徒儿回乡考官,徒儿怎会有今日?只是我久闻师父已不在人间,不知师父当年是如何逃出重围的?”
  老太婆长叹一声说:“唉!那一仗捻军几乎全军覆没,逃出的寥寥无几。我亏得一个郎中相救,才逃过一劫!这些年东躲西藏,总算逃过了追捕,现在老了,想找个归宿,才冒险来到你这里!”
  原来这老太婆是当年捻军的一个女首领,名叫仇娘。封国栋十三岁那年被捻军掳走后,就是这个仇娘教他武艺。现在恩师已到,又是个捻军头领,若藏匿她被人告发,定犯满门抄斩的大罪。进京谋职不但不能升迁,怕是连性命也难保。若不收留她,自己忘恩负义不说,于良心也不忍,怎么办?封国栋犯了难。
  仇娘早已猜透了封国栋的心,笑了笑说:“徒儿不必为难,我已年过八旬,已没多少好活!我只是来看看你,别无他求,你放心,我不会耽误你的前程,马上就离开这里。临走之前,我有句话要说明,你在边疆镇压起义军。这个账怎么结?”
  封国栋一听师父出此言。便猜中她来的真正目的了。忙跪地说道:“师父在上。徒儿在边疆为官,只求百姓平安,不想让人再闹事,所以就对闹事的人采取了些手段!师父愿打愿罚请便!”仇娘看封国栋说得真诚,停了好一会儿方说道:“你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可你别忘了,捻军虽败,但魂儿还在。想杀您的人大有人在,你进京路上小心就是了!”言毕,只见双掌朝地上一按.转眼儿就没了身影!
  这一下,直惊得封国栋目瞪口呆,直到此时,他方知自己从师父那里学到的武艺只是一些皮毛,师父真正的绝技一点儿也没学到。当初捻军失利全因指挥失误,内里许多高手早已转入秘密活动。若自己一意孤行再进京谋职,不但对不住师父,怕是真要有人给自己算总账了。
  前思后想了一个通宵,封国栋最后决定不再进京去求官,决定在家安度晚年。回想自己为官多年,功归清庭,罪归自己,很不值得。为洗自己的罪债,他经常开仓放粮,救济穷人,成为陈州一带很有名望的积善人家。
  据传封国栋长寿,活88岁。等他离世的时候。大清国早已灭亡,当初同与他为官的人也早已进了坟墓。那时候日寇已开始侵略中国。他临终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个世界真混蛋!”
  责任编辑 六点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