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不打爹村的故事
作者:孙建邦
村头沟上,浩浩荡荡一支车队已经停下。一行人步行下沟进村,还没见人影儿,先听到一阵极热烈的掌声。大家先是一愣,很快就有人感叹:“真是民风淳朴呀!”拐了一个弯儿,大家就看到了奇异的会场,同时,看见村民们齐刷刷站起,掌声暴风雨一般扫了过来。这群人也情不自禁鼓掌而进,一直到了主席台前。按规定好的秩序,领导、专家一行人,要先到王家大院参观、休息,等到10点18分才开会。看着一行人进入大院后,王跃进垂下手来,掌声才随之而息。
10点15分,领导、专家们从王家大院堂房起身,走向主席台。王跃进一看,双手一举,掌声又一次暴风雨般响起,直到主席台上几十个人落座。县电视台著名男女主播一一介绍到会领导、专家。对每一个名字,村民们都报以同样的热烈掌声,这也是主席台上的人们未曾想到的。仅仅这掌声,就把领导和专家们感动得心如潮涌。随之于后的宣布“忠孝节”开幕、“文武状元第”揭牌,领导致辞、专家讲话……在孙秘书和王跃进的带领下,掌声都是一浪高过一浪。
主席台上的所有人,被这料想不到的、难得经见的掌声弄得激情澎湃,不少人眼睛都湿润润的。讲话者也因此把讲话稿中的内容表达到了极致。有人分析开办“忠孝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大忠即是大孝亦即大忠的精神,是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必要性、重要性;有的讲述了在不打爹村举办首届“忠孝节”对该村、该乡、该县乃至更广泛地域,将产生历史性的影响,等等等等。村民们似懂非懂却全都瞪着眼睛支楞着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并及时地、毫不惜力地在孙秘书和王跃进的引领下报以掌声。
会议内容还有一项是王山林发言。稿子是孙秘书写的,王山林把其中的生字全用同音的熟字做了标记。主持人宣布后,王山林郑重其事地走向前,先照本宣科念完讲稿,又一本正经地加上自己想好的一段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全村的老少爷儿们,这次活动使我想得很多很多。很多的话儿,我在这里不当讲。我只想跟大家说两句,就是:一个人不打爹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打爹;一个当爹的人不挨打并不难,难的是要当好爹,一辈子当好爹,才能当一个不会挨打的爹。这叫两分法呀!我劝全村人都不打爹,我劝全村当爹的人都当好爹!谢谢大家!”说完,他认真向村民们鞠了一躬,又转过身,向主席台鞠了一躬。人们大笑起来,笑得肚疼,笑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为这小子报以这个仪式中最持久最热烈的掌声。
孙秘书和王跃进两人额头上的汗都快流下来了。他俩起初笑不出来。当看到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兴奋劲儿,才缓过神来笑了,当然也鼓起掌来。
出席仪式的最高领导最后也即席来了几句:“王不打爹第八代正裔孙、《王不打爹家谱》既定传承人王山林先生的讲话,把我们大家关注的问题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而且用极幽默的语言进行表述,是对先祖遗风的继承和光大。这充分说明,我们的下一代是大有希望的。我们这个开幕式取得了比预想要好得多的成效!我非常荣幸地宣布,忠孝节开幕式结束!”
又是热烈持久的掌声。之后,主席台上的人起立站到一侧,撤去桌凳后,王家大院依次走出了演员。演员们真实再现了百年前王家老爷子做寿的那个场景——这是全村现世活着的人未曾见到的。对于那个扮演王老三的演员的那一声喊:“乡亲们哪!我可是从来没打过俺爹呀!”全村人全然不顾疲惫又一次给予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和笑声。
各级领导、专家被不打爹村的人情和景致陶醉了。有人提议改变原来要回县城宾馆午餐的计划,在王家大院加桌,与村民共享农家大宴。这提议得到一致赞同。孙秘书临机应变,叫过王跃进,安排给领导席上特别加上蒸槐花、腌黄花苗、酱调桐花、山葱拌豆腐四样菜。又乘机把王山林拉到领导、专家面前介绍一番,特意让大家看了“地图”。大家无不“啧啧”称奇。一位对《易经》有颇深研究兼看麻衣相的专家还给王山林留下了一张名片,让他方便时联系。吃过饭已是下午三点多,一行人才留下许多赞美、勉励,恋恋不舍地走了。
王山林也随着离开了龙涧沟。他搭乘的是孙秘书的车。中午,他喝了几杯,但没过量,说话很有分寸。在车上,他对孙秘书说:“叔,忙过去了,回过头儿一想,咱这事儿弄得怪怪的挺捣蛋,很滑稽哩!这是其一。其二,我真是不想再回来了,或者说不想多回来了。赚钱才是正经事儿,等我攒钱多了,我会回来为老家正儿八经做点事儿的。”“嗯,嗯,”孙秘书把着方向盘,看了王山林一眼,随口答:“好!好!”孙秘书心里想的是:“总算利利落落完成一件大事儿!”而在他那一瞥中,他似乎觉得王山林脑门儿上的“中国地图”更中国了。
龙涧沟村很快就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责任编辑 赵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