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六章 中国清官文化——清官故事之样本:海瑞与于成龙(2)      


<



  【六】家人境界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话放到海瑞身上最恰当不过了。海瑞的个人家庭生活相当不幸。这种不幸首先反映在他屡次休妻再娶方面。海瑞的第一位妻子生了两个女儿,因与婆婆不合被休。第二位妻子婚后仅一年就由于同样的原因被休。第三位妻子与一位小妾为海瑞生了三个孩子,但三个孩子先后因病去世。海瑞的心目中,忠孝第一,论外,皇上是他的一切;论内,母亲是他的一切。母亲与妻子有了矛盾,他当然义不容辞地站在母亲一边。为了母亲,他随便地休掉了两个妻子,第三位妻子与一个小妾又在1568年的10天之内先后死去。据人怀疑,这一妻一妾死得有些不明不白,而且跟海瑞那寡娘还是难脱干系。历史没有留下这些女人的声音,所以我们无从知道她们对于自己这个清官丈夫的心声,但是怨与恨是一定有的,而海瑞从未享受到天伦之乐也是真的。而这些家属到底境界若何,是不是全心全意地做丈夫的后盾,我们也无从得知了,这里只好存疑。

  于成龙的情况能不能稍好些?随于成龙上任罗城的仆人,前后九人,逃回去四人,死五人。死者家人找于成龙长子廷冀索钱的时候,廷冀变卖家产不说,还一个一个给这些索命鬼下跪,替父亲求情。家有一县之长,不但没有任何外援,还得由内里倒贴,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无奈,只好派廷冀前去寻父,随身带着族令:任满,去职归乡,守侍老母。廷冀好不容易走到了罗城,见到了父亲,我们找不到资料,不知道廷冀是如何劝说父亲的,更不知道于成龙是如何回绝的,但是我们看现代清官戏的时候,不妨注意一下那些典型镜头:一人做官,全家怨声载道。父母有病了,他不管;老婆过结婚纪念日,他忘了;孩子过生日,他没时间。但怨归怨,还没见过哪个家属勒令亲人撂挑子不干呢,一般人是劝自己的亲人你在边关爱人民,我在家乡做后盾什么的。一句话,于成龙家属稍微有那么点拖后腿儿的意思。但是他们拖不动于青天,于廷冀空手而回。所谓的空,一是没有逮回父亲,二是父亲没给儿子一个子儿。

  【七】县上政绩

  海瑞在淳安做知县,政绩自是不少。但是他的名声,更多地来自于他对着上司干的几次大手笔。第一笔,抓路过淳安且为非作歹的胡宗宪总督的儿子胡公子,没收其银子,然后给胡宗督写信送人,言总督家肯定没有这等歹公子,此人必是假冒,请总督亲自审理云云。让堂堂的总督大人吃了个哑巴亏。胡总督虽不是好人,但也并不是光做坏事的人,比如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是胡总督推举出来的。不过,百姓们都是愤青,认为当官的大都不是好东西,海瑞这一笔,让百姓们大大地出了口恶气,连胡总督本人都不得不承认:海瑞做得是对的。第二笔,吓走权臣严嵩的干儿子,时任钦差大臣的都御史鄢懋林。鄢钦差路过淳安,沿途布告,言自己“素性简朴,不嘉奉迎,凡饮食供账,俱宜俭朴”云云。一般的官吏都知道这是上级领导作秀,但海瑞却就坡下驴,并且给钦差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听说大人沿途如何浪费奢侈云云,弄得我们左右为难,不按布告办,是违了您的指示;按您的布告办,又怕得罪您,您说咋办?鄢钦差一看,就知道自己遇上了对手。待到海瑞界上,不但没有人迎接,连那海瑞也只是徒步来了。钦差问他为何不坐轿,海瑞说,只知治理百姓,不知县令必得坐专车的。弄得钦差好没脸面。待到海瑞官府一看,着实穷酸。借宿一晚,饭菜供应简陋难吃,更难堪的是,由于缺少应差,海瑞县长让自己的妻妾都出来做服务人员了,自己更是做了伙计,亲自跑堂给钦差端菜,吓得钦差只好暗地里与手下交待:切不可与他计较,否则反坏了我们的名声。第二天,甚没意思的钦差决定打道回府,预定的巡行路线尚未走完,也不打算再走了。钦差走的时候,海瑞送其的礼物是——抹最后一次灰——海瑞不愿动用百姓,就领着手下,亲自给钦差背纤去了。钦差回去后,越想越气,就给海瑞造谣,说海瑞如何如何小气,母亲过生日,海瑞只割了两斤肉云云。其实这样造谣,反而让海瑞的名声越来越大,他命令手下人扳倒海瑞,最后也不了了之。海瑞未被扳倒,但仕途升迁还是受到了影响。任满之后,平调到了江西兴国县,依旧做县令。

  1667年,于成龙任满。县令罗城七年,罗城百姓爱死他了,政治上取得大丰收,但是经济似乎说不过去。七年之内,罗城总共上交赋税八九两银子,新上任的广西布政使便怀疑于成龙贪污,老于几乎精神分裂。此年康熙亲政,于成龙被举“卓异”,改任四川合州刺史。罗城人民哭送几十里,有一单眼瞎要求送他到合州。于成龙说,送人千里,终需一别。那单眼瞎说:怕你路费不够,我用相命看风水的钱接济你!看来还是单眼瞎看得明白,双眼明的人不见得知道清官不如乞丐!

  【八】外号及忠孝

  海瑞上学时,就有个“道学先生”的外号,仅凭这个外号,估计人们就能想象出海瑞的大体性格来。海瑞在小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了座右铭:不对豪宅动心,不对妻妾动心云云。海瑞还给自己起了字,“刚峰”,这二字,也足可以反映海瑞的个性了。海瑞还有个外号,叫“笔架博士”。海瑞在福建南平做教谕时,按规矩,上级领导来学校视察了,做校长的他得带领学生跪拜迎接,海瑞认为大可不必,认为站着欢迎就够意思了。所以,当别人都按习惯跪下去时,只落得海瑞一个人鹤立鸡群,领导遂讥落他“安所得山字笔架来”?不过,海瑞认为自己站立不跪是恢复古时的圣贤规矩,所以领导讥落自己,他头皮一硬:我不干了,竟上了辞呈。至此以后,在海瑞的仕途生涯中,辞职不干竟成了连续剧。海瑞的第三个外号是“海青天”。

  至于于成龙的外号,就多了,一大堆。合州任上,其长子廷冀二次探父,临别时父亲没有礼金相送,只有一只鸭子,分与儿子一半,于成龙从此多一外号:于半鸭!当然,合州人民还给于成龙另一个外号:于青天!黄州任上,于成龙天天以糠粥为食,又得一外号:于糠粥!

  除了外号,古时的百姓还有得寸进尺的缺点。1676年,于成龙60岁,离家16载,养母故去,于成龙哭作少年样,欲告老回家,黄州百姓哭谏,想回老家享福?想得美,俺们不许!最终,于成龙“退居二线”的阴谋被百姓击毁!于成龙不回家,于成龙的养母的棺材就决不入土,这柩一下子停了五年。五年之后,也就是1681年,于成龙向皇帝上《请假归葬疏》,康熙一看,真是俺大清的好官啊,于是准假三月,要求他事毕立归。于成龙终于有了衣破返乡的机会,他伏在早已风化成骨的养母身上,几次昏厥过去。可是,于成龙只享受了一个月的假期,就提前归“队”了。于成龙的这种“提前结束假期”的精神,目前在我们的政、军、公、检、法里最流行,我估计都是学的于成龙,都是一腔忠诚啊!于成龙对皇上和大清政府的忠诚,用于成龙自己的话来讲,是这样的:“皇恩超擢,捐躯莫报,惟虑辜负圣恩!”翻译过来就是:皇上这么栽培我,我以死相报的心都有了,何论其他?


创建时间:05-11-20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