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我看中苏关系近四十年变迁

作者:周晓沛

日,中苏双方在北京专门就柬埔寨问题举行工作会晤。这次会晤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启动外长访问的决策。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进行,谈判代表分别是田曾佩副外长和罗高寿副外长。他们彼此都很熟悉,对对方的立场也都了如指掌,每次谈判的时间都很长,而且都习以为常。最后一次从下午一直谈到晚上,原定的晚宴时间不得不一再推迟。后来索性改成工作晚餐,边吃边谈。吃完饭后又继续会谈,一直谈到夜里快12点结束。到最后一分钟,才达成内部谅解:双方都同意,柬埔寨问题应通过政治手段予以公正合理的解决,双方都表示愿尽力促使这个目标的实现。
  9月16日,戈尔巴乔夫在谈到中苏关系时,公开对柬埔寨问题表明立场。他说,我们主张同中国关系正常化,愿意立即着手准备苏中高级会晤。9月20日,在联合国第43届大会期间,中苏两国外长举行了会晤。钱其琛外长着重谈了柬埔寨问题。谢瓦尔德纳泽外长表示,苏方愿意为促进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作出努力。双方商定,中国外长将于年内访苏。
  12月1日至3日,钱其琛外长应邀对苏联进行访问。这是30多年来中国外长第一次正式访苏,主要任务是为中苏高级会晤作准备。代表团一行10人,住在离大使馆不远的柯西金街国宾馆一幢独门独院的老式小楼。小楼上下两层,除了主卧室、会客室和餐厅外,只有几个小房间,包括司领导在内,都是两人合住一间,我的房间靠近门口,正好在主卧室下面。
  抵达莫斯科当天,双方就进行了紧张的会谈,主要还是围绕柬埔寨问题。中方主张,在双方已达成的内部谅解基础上,明确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的时间表,形成《共同记录》。我方强调,越南军队应在1989年6月底以前从柬埔寨全部撤出,中苏双方应有一致的主张并促其实现。苏方表示,希望尽早解决柬埔寨问题,越南应尽早全部撤军,但不愿明确承诺促越撤军的期限。双方在撤军时间表问题上卡住了。如果不能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邀请戈尔巴乔夫访华可能又成了问题。
  第二天就要会见戈尔巴乔夫,怎么办?当天,大家都很着急,睡得很晚。次日凌晨,我在睡梦中被楼上的脚步声吵醒了,看院子里还是漆黑一片,可能是钱部长因考虑如何走出这一僵局而未能入眠。天亮后,钱部长与代表团的主要成员苏欧司司长戴秉国、新闻司司长李肇星等一起,冒着凛冽的寒风,在宾馆的院子里一边散步,一边商谈着工作。外交官都有一个习惯,一般不在对方的室内讨论工作事宜。正如钱部长在他的回忆录《外交十记》中写道,“无法运筹于帷幄,只能策划在穹庐”。
  早餐时,代表团成员都在一楼中间的餐厅里吃饭。就在餐桌上,钱部长拿出苏方提交的共同记录草案,当场在上面作了修改,然后交给戴司长,说马上找苏方谈,尽量按此达成协议。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终于在撤军时间表问题上达成一致,即中苏双方希望越南军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例如在1989年下半年,最迟在1989年年底之前,从柬埔寨全部撤出。这正是钱部长彻夜想出的折衷方案。
  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戈尔巴乔夫时,双方的情绪都很好,谈得无拘无束。戈氏显得很自信,十分健谈,主要介绍了国内改革的情况。在谈到两国关系时,他主动表示,对过去的事情,苏联也有过错。这是继斯大林之后,苏联领导人第一次向中方承认错误。关于中苏高级会晤,戈说,考虑到各种情况,他准备到北京去。钱部长表示,中国领导人欢迎他于1989年访华。这样,期待已久的中苏高级会晤终于谈定,这次访问的主要任务业已完成。走出克里姆林宫时,双方人员的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神情。
  1989年2月2日至4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应邀对中国进行回访,为中苏高级会晤作最后的准备。先在北京举行会谈,进展较为顺利。苏方建议,在双方已达成的关于柬埔寨问题《共同记录》的基础上,公开发表一项声明,表达两国在政治解决柬问题上的一致主张。中方表示赞同,并着手讨论声明草案的措辞。同时,双方谈定了举行高级会晤的具体时间。
  因邓小平同志当时在上海休养,双方代表团2月3日晚移师上海,以便安排接见。在宾馆里,双方继续磋商关于柬埔寨问题共同声明的内容,一直谈到半夜,还是达不成协议。最后,苏方变卦,声称不同意发表有关声明。深夜,钱部长召集开会研究,并当场决定:4日早餐前通知苏方,鉴于双方分歧较大,同意暂不发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共同声明,同时也先不公布双方商定的5月中旬举行高级会晤的日期。苏方得知这一通知时非常紧张,表示马上报告外长。
  谢瓦尔德纳泽外长在同邓小平会见时,转达了戈尔巴乔夫总统的问候后说,戈建议5月15日至18日访问中国,昨天已同钱其琛部长谈了这个问题。其用意显然是套小平同志首肯高级会晤日期。邓小平回应说,你们两位外长谈话还未结束,希望你们继续工作,日期由你们商定。接着他又进一步强调了早日解决柬埔寨问题的重要性。
  经过一番周折,中苏高级会晤总算确定了下来。1989年5月15日至18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从而实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级会晤。会谈中,双方赞同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两国声明,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中苏将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普遍原则基础上发展相互关系。双方一致认为,中苏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通过这次高级会晤,中苏之间终于结束了近40年来要么结盟、要么对抗的不正常状态,重新建立起正常的国家关系。正常化后不久,中国和苏联国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形势经历了深刻演变,但当时双方确定的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本原则,不仅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和冲击,而且成为后来新型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坚实根基。
  
  责任编辑:陈小丽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