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四分之一世纪的荣耀

作者:宋炳辉




  加西亚·马尔克斯如今已是一位80岁的老人了,但作为一个当代最杰出的拉美作家,他的魅力依旧,番石榴依然香气四溢。特别是对于中国读者和中国文坛而言,自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马尔克斯的崇高地位历经四分之一世纪而依然不可动摇,这不仅由于其作品的巨大成就,更在于他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进程的密切联系。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重新建立起广泛而全面交流的30年时间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字,特别是《百年孤独》的所营造的哥伦比亚的“魔幻世界”,不知多少次与中国读者和作家们的艺术想象交相融会,以至于“许多年之后……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注:此引文据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本,这在中国无疑是最为流行的译本了。),曾几乎成为中国作家和读者的文学趣味和身份认同的标识与暗语。
  马尔克斯为中国读者所广泛了解,开始于1982年10月所获的诺贝尔文学奖。不过,最初对他的翻译和介绍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对现当代外国文学的译介热潮。在这一译介热潮中,对欧美现代派文学的译介无疑是最耀眼的部分,相对而言,亚、非、拉美等弱势民族文学译介的数量和声势要逊色的多。尽管如此,对包括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内的拉美文学的介绍已经开始启动。
  当时对马尔克斯这位来自遥远的南美小国的作家,国内还只有少数西班牙拉美文学的研究专家对其有所了解,对他的评价往往还引用外国批评家的一些言论,而直接的研究似乎还刚刚展开。1979年,陈光孚在一篇题为《拉丁美洲当代小说一瞥》的概述性文章中,以1500字的篇幅介绍了这位当代哥伦比亚“最有贡献的作家”,称其“开辟了拉美文学的又一个新的纪元”,还特别提及《百年孤独》问世后在拉美、欧洲和北美等地引起轰动的情况,并转述哥伦比亚作家奥斯卡·柯亚索斯的评价,认为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开始,拉美文坛“形成了一个所谓‘魔术现实主义’的新流派”。在公开发表的译介文字中,这可能是最早有关马尔克斯的论述了。文中还顺带提及了作者新近发表的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1975),称这部揭露拉美独裁统治者的小说虽是一部重要作品,但“远不如《百年孤独》那样成功”(注:见《外国文学动态》1979年第3期。)。因此,林旸随后发表的《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其新作<家长的没落>》(《外国文学动态》1979年第8期)一文,实际上成为国内最早就马尔克斯单个作品进行论述的研究文章,可能恰恰与该作的题材因素相关,在伤痕文学和人道主义思潮盛行的当时,一个反独裁的故事当然更容易被既有的文学语境所接受,而这一语境对接受《百年孤独》这样意蕴复杂、手法新奇的叙述(注:在早期仅有的一些对《百年孤独》的译介文字中,路易·阿尔维托·桑切斯的描述未免有点让人无从下手:“它是一部异想天开的、丰富多彩的小说,离奇与现实主义融会贯通,书中人物像世界上任何伟大作品的主人公那样栩栩如生”,见宋晓平、李保章译《当代拉丁美洲文学的蓬勃发展》,载《外国文学动态》1981年第2期。),似乎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不过,专家们的研究正在积极地展开。1979年10月,沈国正——后来上海译文出版社《百年孤独》译本的参译者之一——在“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走文学研究会”(注:该会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后因学会经费不足,其国家一级学会资格被国家民政局注销,学术活动并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进行。)成立大会上,做了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与创作情况的专题报告。三年后,在1982年8月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第一届年会所宣读的论文中,赵德明的《拉丁美洲新小说初探》和丁文林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分别从拉丁美洲的文学思潮和新小说的总体演变角度,涉及了马尔克斯的创作,而孙家堃则以《<百年孤独>艺术手法分析》为题,对这部作品做了专门的分析研究。这些研究,在马尔克斯获诺贝尔奖之前,多少有些寂寥,同时也显得难能可贵。
  国内对马尔克斯作品的翻译工作,也在80年代初逐渐展开。最早的译作可能是赵德明、刘瑛等的《格兰德大妈的葬礼》、《咱们镇上没有小偷》等4个短篇小说,刊发于《外国文艺》1980年第3期。第二年又有中篇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人命案》(《外国文艺》1981年第6期)发表。截至1982年10月,还有世界文学编辑部编辑的《当代拉丁美洲短篇小说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4月版)和朱景冬、沈根发选编的《拉丁美洲名作家短篇小说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8月版)等选本中收有一些马尔克斯的短篇译文。与1982年以后的热闹情形相比,多少显得冷清。不过,随着马尔克斯获奖的呼声日增,中国翻译研究界也日渐对他投以关注的目光,对其作品的译介也在积极的酝酿之中。
  1982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揭晓。54岁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因其“能在小说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世界,反映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而获奖,从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引发了一场拉丁美洲文学的“爆炸”性热潮。与之前几年仅限于少数专家的兴趣相比,这股热潮则在译介、阅读、阐释等多个层面同时展开,更引发了中国文坛的强烈关注,并在中国新一代作家中获得空前热烈的反响。
  首先是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界表现得异常兴奋。《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报道》、《外国文学动态》、《世界电影》等几乎所有外国文学期刊都不约而同地翻译、介绍和评述这位以西班牙语写作的哥伦比亚作家。《外国文学》1982年12期发表了中篇小说《没人给上校写信》中译。《世界文学》则推出了一个马尔克斯专辑,其中包括《百年孤独》的选译、林一安的论文《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及其代表作<百年孤独>》、何榕的题为《关于<百年孤独>》的背景说明,同时还附有一幅《布恩地亚家族家谱图》。而几乎同时,早就由《外国文艺》编辑部戴际安等人策划组织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适时推出(注:该书出版日期标注为1982年10月。),正好成为马尔克斯获奖之时翻译界给中国读者的最好礼物。该书收录了赵德明、刘习良等人译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蓝宝石般的眼睛》、《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17个中短篇作品。到1984年,国内几乎同时出现了《百年孤独》的2个译本,一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由黄锦炎、沈国正、陈泉等据西班牙语版翻译的译本,另一个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高长荣参照英、俄译本的转译本。1985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伊信翻译的《族长的没落》,这是马尔克斯1975年问世的长篇小说,而他发表于1985年的新著《霍乱时期的爱情》,到1987年就有了两个中译本:漓江出版社的徐鹤林、魏民译本(列“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蒋宗曹、姜风光译本(列“西班牙葡萄牙语文学丛书”)。同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马尔克斯与门多萨的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其实该书的内容从1984年起就陆续在《世界文学》等期刊发表。198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又推出了马尔克斯的报告文学《电影导演历险记》(蔺家群译)的中译。同时,对马尔克斯的介绍和研究同样是外国文学界的一个热点。在马尔克斯获奖不到两年(注:该书版权页标注1984年11月出版,但编者前言所署的时间为1984年3月。)之时,中山大学的张国培就编辑出版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资料》(南开大学出版社),该书收录了1982年前后国内有关马尔克斯的译介和研究文章30多篇,其中包括作家的生平和创作谈、中外研究者对马尔克斯作品的评论、作家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思潮关系及其世界性影响的研究等等,可以说是以迄1984年初国内对于马尔克斯译介和研究的一个总结。另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80年代仅在学术期刊发表的以马尔克斯及其作品为标题的相关评述就有50多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