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英国雕塑家吉尔

作者:欧阳英




  西方雕塑艺术在悠久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主要有两种创作方式,一为雕,一为塑。以众人熟悉的雕塑家为例,米开朗琪罗是前者的代表,他直接在石材上雕刻出艺术形象;罗丹是后者的代表,他先用黏土塑造出泥稿,然后再翻铸成青铜像或石膏像。自罗丹之后,塑的方式和更多的新方式成为主流,直接雕刻的方式呈现式微之势。20世纪上半叶,有一些西方雕塑家热衷直接雕刻的方式,形成了一股复兴这种传统手法的潮流,英国雕塑家吉尔就是这样的人物。
  埃里克·吉尔(Eric Gill),1882年2月22日出生在英国南方滨海城市布赖顿。15岁随父母迁居奇切斯特,入技术与艺术学校学习字体设计。三年的时光,吉尔不单加深了字体设计方面的认识,同时也在奇切斯特主教堂见识到英国中世纪石雕艺术的魅力。可以说,吉尔此后的发展,与这种早期经历和体验有着内在联系。1900年,吉尔结束了在奇切斯特技术与艺术学校的学习,转到伦敦,投到建筑师威廉·卡罗门下,年轻人的求知热情也把吉尔带到威斯敏斯特技术学院夜校和中央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前者,他学习石匠技艺,在后者,他继续学习字体设计,著名的书法专家爱德华·约翰斯顿深深影响了他,培养了他镌刻石上字体的本领。
  1903年,吉尔离开威廉·卡罗,靠刻字谋生。同年,他遇到了奇切斯特主教堂司事的女儿埃塞尔·摩尔。陷入恋情中的吉尔在1904年与心上人结为夫妻。此时的吉尔在字体设计方面已有一定声望,不仅有国内订件,也有国外委托,德国人凯斯勒伯爵就邀请吉尔为他的克拉纳赫出版社设计字体。
  1906年的罗马之旅和1907年的沙特尔之旅,进一步激发了吉尔对石雕艺术的热情。他从在石上镌刻文字过渡到在石上雕刻形象,雕塑家吉尔开始出现。与此同时,活跃在英国美术界的一些著名人物,如评论家弗赖、鉴赏家贝伦森、雕塑家爱泼斯坦,也成了他的朋友,这些人的赏识和支持给吉尔增加了探索的动力。有一段时间,吉尔与爱泼斯坦共同探索,相互启迪,彼此协作。爱泼斯坦在巴黎拉歇兹墓地立起的大名鼎鼎的王尔德墓碑,上面的铭文就是吉尔精心设计镌刻的。顺便说一下,吉尔的字体设计在英国印刷业颇有影响。
  被称为《海边住宅壁碑》(1909年)的创作,显示了吉尔最初变化的痕迹。占据壁碑上方醒目的石刻希腊文庄重和谐,让人感受到刻字家吉尔的才能,下方的浅浮雕是托着碑文的裸女,其形体动作恰当地组织在倒三角形内,富于装饰的情趣,透露出雕塑家吉尔的某些特点。接下来完成的圆雕《圣母子》(1910年)体现了年轻人吉尔更加大胆的创作态度,一反惯例,他让人们看到全裸的圣母正给全裸的婴儿耶稣喂奶。质朴的感情与简洁的造型相互配合,正是吉尔此时作品和此后作品打动人的地方。身处现代主义盛行的时代,吉尔从不以精细摹仿自然外观为能事,用他本人的说法,他追求的是“关注事物的意味”。确实,这种倾向在他起步时就已经有所显露了。
  决心投身雕塑艺术的吉尔,希望获得大师指点,提升艺术水平。1910年,一直欣赏和支持吉尔的凯斯勒伯爵觉得他应该跟法国雕塑界头面人物马约尔学习,热心肠的伯爵亲自征得马约尔同意,为吉尔在马约尔住所附近租好房子,准备让吉尔好好向马约尔请教一段时光。没想到,老远奔赴巴黎的吉尔在这座艺术之都只停留一天,就突然返回英国了。以下的文字,就是吉尔向凯斯勒伯爵作出的解释:“说马约尔是石雕艺术家,还不如说他是泥塑艺术家。我在技艺上学不到任何东西……雕刻的灵感,完全不同于泥塑的灵感。”向马约尔学艺的事就这么结束了。从吉尔的举动中,不难看出这个无名小辈的个性,他能在艺术道路一直朝自己的目标走下去,显然得益于这种个性。
  1911年初,切尼尔画廊为不满三十岁的吉尔举办了首次个展,向公众介绍他的石雕作品。展览激起了热烈反响,评论家纷纷发表感想,有人甚至称“看到雕塑从长久的沉睡状态中醒了过来,以其感人、迷人、指引人的力量回归它仅次于戏剧的地位。”接下来的一年,吉尔的作品出现在弗赖主持的第二届后印象主义展览会上,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他的艺术。
  自尼采发出“上帝已死”的警句以来,西方世界宗教的精神日趋衰弱,信仰基督教的人也在减少,艺术家同样如此。在二十世纪,吉尔与大多数同行有别,属于坚守宗教信念和情怀的少数。终其一生,吉尔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表现基督教题材和为教会服务上。就像中世纪美术家那样,他一遍又一遍雕刻基督和圣母的形象,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具有现代意味的圣像。
  《基督受难像》(1910年)是吉尔早期的佳作。从处理手法上看,它发挥了吉尔刻字与雕形两方面的本领,与他第一件雕塑作品《海边住宅壁碑》有相似之处,但人物形象显然是主体,镌刻的希腊文《马太福音》词句只起着衬托作用。整个构图处理单纯明快,受难基督的形体动作适应着十字架,成为构图和视觉的中心,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基督形象透露出的朴拙味道,一方面令人忆起中世纪罗马式浮雕艺术,一方面令人想到后印象主义画家高更的名作《黄色基督》。某种程度上,吉尔比这位法国前辈还大胆,也比许多古代美术家大胆,他不仅没显示基督手足上的钉痕,而且没用布条掩盖基督的阴茎。如此处理确实别出心裁,没有现代主义艺术精神的熏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正是现代主义艺术精神使吉尔在从事具象雕塑创作时放弃了古希腊以来的自然主义或写实主义的传统,在向西方中世纪美术和后印象主义美术学习的同时,也从非西方美术(如埃及、印度的雕塑)中汲取营养。
  一般的看法,宗教题材很难与情色题材并存,但在吉尔的石雕中,情色题材仅次于宗教题材,多次获得表现。就在完成《基督受难像》后不久,吉尔创作了《为女人投票》(1911年),这件小小的浮雕直白地再现了两性交合的场景,其大胆不亚于古代印度雕塑。从此,这两类题材不时交替出现,构成了吉尔石雕创作的独特景观。其实,兼擅这两类题材的美术家古已有之,声名远胜吉尔的威尼斯画派泰斗提香就是一例。
  1913年,吉尔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他加入了天主教会。同年春天,吉尔被推荐给威斯特敏斯特主教堂建筑师约翰·马歇尔,获得为这座主教堂创作大型石雕《苦路十四处》的机会。《苦路十四处》(1914—1918年)表现基督受难的历程,是天主教纪念基督的一种形式。安置在威斯特敏斯特主教堂中堂的《苦路十四处》由十四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浮雕组成,显得十分庄重和谐,每块浮雕下方用镌刻优美的英文表明着主题,如《耶稣背十字架》、《耶稣遇母》、《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构图依然保持着简洁明快的特点,放弃写实性浮雕空间和环境的细致再现,在平面性基础上只雕刻出必不可少的关键形象和物品,直线的运用加强着永恒的效果,点缀在形象周围空白处的拉丁文《圣经》铭文加深了作品的意蕴,也充实了构图。凡此种种,无不展示着吉尔驾驭纪念性组雕的功力,以及他的直接雕刻技艺。
  一战后,吉尔继续创作了一批“基督受难像”。这个传统中最重要的基督造像题材,在他手上获得反复开掘,形成种种新颖的变奏。《比沙姆路边基督受难像》(1919年)以极其严整的方式,把受难基督的形体布置在拉丁十字形内,那庄重的样子有些近似末日审判时的基督,裸露的上肢结构精确,显示出吉尔也掌握着写实的本领。下身的衣纹处理颇有中世纪样式化趣味,令人想到吉斯勒贝尔之流的手法。显然,它是现代与传统融汇的产物,在古代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基督受难像。跟立在村庄里的这座石雕相比,《基督受难浮雕》(1919年)要小得多。在十几厘米的尺度内,吉尔创造出一个古趣盎然的形象,其表现力堪与法国奥坦主教堂柱头浮雕相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