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英国雕塑家吉尔
作者:欧阳英
表现基督受难历程,完整的即为“苦路十四处”。但最为常见的,从传统上说首推“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前述一系列基督受难像表现的就是这一情景),其次是“从十字架上卸下基督”。信仰天主教的吉尔遵从传统,在创作《基督受难像》之外,也创作了一批表现基督下十字架情景的石雕和木雕。《下十字架》(1924年)和《罗塞尔学校战争纪念祭坛雕》(1927年)分别代表了吉尔处理这个题材的两种方式。前者为石雕单人像,似乎借鉴了罗丹艺术手法的断臂基督,下肢陷在基座中,身躯扭转,姿势近似裸女像采用的样式,再加下垂的细发丝,使得整个作品显得十分奇特,让人不禁要问这是死亡的基督吗。后者为木雕群像,横长构图接近传统作法,以基督为中心的人物组合对称、均衡而又不乏变化,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形体的处理,均显得既优美又生动。显然,它比前者更符合人们心目中的规范和标准。两件作品的这种区别,很可能跟其目的有关,前者是为个人喜好而作,后者是为公众需要而作。
圣母,尤其是抱子圣母,是西方美术家极为喜欢表现的形象,身为天主教信徒的吉尔当然会在这个主题上投入大量心血。在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吉尔时常会离开基督受难这类令人痛苦的题材,到抱子圣母的甜美世界中感受另一种创作的滋味。他的一系列《圣母子》既有圆雕也有浮雕,接近绘画的浮雕看起来更受吉尔青睐。它们大多运用一种类似著名木板画《弗拉基米尔圣母》的构图方式,在半身像框架内安排圣母与小耶稣的形象,作于1920年的石雕《圣母子浮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贴面相拥的圣母子,以富于表现力的样式化动作和简洁的平面化造型,深切地传达出真挚感人的人间亲情。另一件题为《献给温兰·洛奇的圣母子浮雕》(1923年)是应友人之邀创作,用来纪念其亡妻的。在这个有如线刻的作品中,吉尔充分发挥了形象与文字结合的效能,构成一个生动而又别致的似画世界。最为大胆的是他完全不顾圣母子像的传统,竟然把小耶稣处理成仰面倒地、伸手向圣母哭喊的样子,而立着的圣母似乎在跳舞,脚好像要踩到自己的儿子。如此表现圣母子,成功与否姑且不论,吉尔的勇气总是令人钦佩的。
前文曾提到吉尔的情色题材作品,如果仅点到为止,不再触及吉尔更多的此类作品,就不可能让人们完整地认识他这类艺术的全貌。情色的题材、性的题材,在美术创作中,除了直接再现两性交合的情景,还有许多是借助展示性感女人的形象暗示的。吉尔也不例外,从《柔体杂技女演员》(1911年)、《夏娃》(1920年)、《浴女》(1920年)、《劈叉女》(1923年)、《梳发的裸女》(1925年)等作品中,谁都会清楚地看到吉尔始终在表现女性肉体的诱惑力。滚圆的乳房、坚实的小腹、丰满的四肢,无不是刻意强调的所在。在这类作品中,借鉴古代印度大胆的情色雕塑艺术的影子处处可见。《劈叉女》所展示的无比肉感的肥裸女,就是颇有说服力的实例,而妖娆的《头饰》(1928年),同样也透露异质艺术影响的气息。有传记作家揭示,吉尔本人的性关系很不正常,这是否与此类情色题材的创作有关,或许是可以研究的课题。
1928年,吉尔在《雕塑的未来》里写下一段话,总结了他的艺术观。“一切最好的艺术都是宗教性的。宗教性就意味着遵照上帝的法则行事。一切属于上帝的艺术,也就是不考虑世俗利益的艺术,全具有宗教性。世上的伟大宗教永远引发伟大的艺术创造,因为它们帮助人摆脱自身,提供一种戒律,人能据此工作,商业能受其控制。”
在吉尔生命的最后十余年间,至少从主要的创作实践上看,他是用自己的作品事奉上帝、服务宗教的。作为擅长宗教题材创作的雕塑家,吉尔应私人或机构之邀,不断雕刻各种形式的宗教性作品,基督受难像依然在其中占据突出位置,《罗莫拉·特伦奇的基督受难像墓碑》(1931年)、《埃塞尔·维拉玛丽娜的基督受难像墓碑》(1934年)、《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的基督受难像墓碑》(1937年)、《戈尔斯顿圣彼得教堂基督受难像》(1939年)、《圣米迦勒教堂基督受难屏》(1940年)等,大体上可以代表吉尔这个阶段基督受难像的风貌,单纯、质朴,突出平面性等艺术品质继续得到发扬。以前偶尔运用的线刻方式,在最后几年受到更多关注,流畅线条构成的清晰形象显得生趣盎然,堪与中世纪手抄本插图的效果媲美。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吉尔选择的宗教题材更加丰富多彩。基督和圣母之外,圣约瑟、圣塞巴斯蒂安、圣芳济各、圣女贞德、亚伯拉罕、以撒、天使等一大批形象被他雕刻成石雕或木雕,与其表现基督与圣母的作品共同组成吉尔的宗教艺术形象全景。这些新形象中不乏精彩之作,《温彻斯特学校图书馆的圣塞巴斯蒂安》(1935年)是一尊全身圆雕像,有别于众多强调平面性的浮雕,吉尔发挥精湛的木雕技艺和深刻的解剖知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造型严谨、富于感染力的受难圣徒形象。反传统的大胆作法再次出现,圣塞巴斯蒂安的阴茎毫无遮掩地暴露在观者眼前,而不是像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同题作品那样用遮羞布掩盖起来。作为一名重视“手艺”的早期现代主义者,吉尔像布朗库西一样细致雕琢自己的作品,由一个又一个微小刻痕联缀而成的人体表面肌理称得上精美异常,不由不令人心生赞叹。面对这样的作品,会想到吉尔刚踏进雕塑领域时说过的一段话:“无意之中,我有所革新。我把从不应分开的重组在一起,也就是把作为创造型人的美术家与作为工匠的美术家结合为一体。”这种结合,正是20世纪一部分艺术家的理想。
情色意味的作品总体上有所减少,但依然间歇出现,成为宗教作品的反衬。表现神话故事人物的《克洛埃》(1930年)是应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丈夫委托创作的。吉尔把这个年轻牧女处理成裸体的样子,他不仅细致再现了克洛埃的外阴形状,还用着色的方式突出她坚实乳房上的乳头。显而易见,《克洛埃》着重展示的还是性的诱惑力。《肥女孩》(1939年)仍然采用裸体,某种程度上,她让人联想到原始的《维林多夫的维纳斯》,毫无顾忌地展现着丰满的肉体。
宗教和情色题材耗费了吉尔极大的心血,但他仍有余力创作其他类型的作品,为英国广播公司(BBC)新大楼雕刻的组雕《普罗斯佩罗与阿里尔》(1931—1933年)就是可与《苦路十四处》相提并论的另类大作。这组作品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有圆雕也有浮雕,整体上洋溢着一股纯真的意趣和欢快的情调。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吉尔获得了世人更多的认可。1937年,他成为英国雕塑皇家协会的荣誉会员,并入选皇家美术学院。1938年,爱丁堡大学授予他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就在吉尔可能还会发展,可能还会赢得更大尊敬的时刻,肝癌夺去了他生命。1940年11月17日,吉尔病逝于伦敦海尔费尔德医院,终年58岁。在墓碑上,镌刻着他设计的铭文:为我祈祷吧雕刻家埃里克·吉尔。
(特约编辑 戴际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