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两生花

作者:赵柏田

种制度下,君主通过世袭的方式使国家得以延续,但不拥有实际权力,这个充当象征性角色的,可以是满族小皇帝,也可以是孔子的后裔。
  1912年清廷皇帝的退位,逼迫康有为接受了走向共和这一似乎是必然的现实。他在写给支持者们的信中表示,尽管对不幸的流血事件深感遗憾,但中国毕竟有了自己选择的共和制度。但他没有即刻返回中国,而是留在日本继续他的写作和研究。据说,此时他与梁启超的关系已相当紧张。1912年秋天,当梁启超做出回国为新的国民政府效力的决定时,康有为与这个昔日门生之间的裂隙几乎是完全公开了。但康有为后来得知,梁的归国之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顺利,船到大沽口,由于风高浪急不得入港.有三天时间,他那个以善变著称的学生只得在狭小的船上眼巴巴地遥望中国海岸。这个不祥的征兆,似乎预示着在未来的时日里,归与不归,变与不变,他们所抱的希望都将在莫测的前方幻灭。
  十六岁的鹤子姑娘并不知道康有为是何方神圣,她甚至不明白,这个上嘴唇留着两绺威武的灰白胡子的老头为什么娶了一个如此年轻漂亮的妻子。她第一次去康家,在装饰一新的寓所房间里看到何金兰,心想这屋子的女主人真是太年轻了,比自己都大不了多少,说她是康有为的女儿还差不多呢。
  这幢房子虽是日本式样的,但榻榻米上铺有地毯,地毯上放桌椅,房间还是按西洋风格布置。鹤子在康家的日常工作是打扫房间、把客人引进客厅、传话等。康家有不少客人,中国人居多,也有不少日本名流。她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经常来访,但隐隐觉得他们都是一些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后来她才知道,康有为在中国是能与皇帝直接对话的数一数二的伟大人物,这使男主人的形象在她眼里陡然高大了起来。
  鹤子很快熟悉了康家的其他人:康有为年幼的儿子康同凝,女仆张喜和日文秘书阮鉴光,此外还有两个中国厨子。她以乖巧和勤快很快博得了这一家子的喜欢,连一向严肃的康圣人看着她时,眼角也是弯弯的盛满笑意的。
  在须磨,康有为有时参加神户华商在神阪中华会馆的茶会,并发表没有多少观众的讲话,有时和梁启超等门人及当地侨民恳谈会餐。心情好的时候,他也会和他年轻的妻子一起到布引的瀑布那儿去游览,或到诹访山洗温泉浴,并从那里北望神户港的景色。最远的一次,1912年的深秋季节,他们结伴跑到了京都,去参观了著名的寺院佛阁、庭院和壁毯。更多的时候,他住在须磨的“天风海涛楼”里,写字,做诗,沉思,或在鹤子姑娘的搀扶下到须磨寺前的大池边及须磨海边散步。
  这样过了两年,鹤子已经喜欢上了在康家的生活,这个聪慧的姑娘甚至都能自然而然地听懂康有为满口的广东话了。但到了1913年11月。康有为作出了举家迁回上海的决定。起因是他83岁的老母去世了,灵柩一直停放在澳门,作为康家的长子,康有为决定奉母灵归葬康家墓地,以尽人子之孝。同时他还想把弟弟广仁的遗骨从北京接到老家安葬。1898年那个伤心的秋天,康广仁在菜市口处斩后,是一位广东同乡的忠仆,把他的头缝接在尸体上草草安葬的,尸体一直没有弄出北京城。康有为希望,母弟灵柩的归葬能够让多年来噬咬他内心的负疚得以稍减。而没有说出的一层意思是他累了,十多年周游列国一事无成,他已深感“大地辙环吾倦矣”。天地虽大,对五十六岁渐入老境的康有为来说,早已没有了早岁壮游的豪情与心志。而此前不久。先期回国的梁启超出任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的消息,也促使他下定了归国的决心。虽说城郭依旧人已非,但康有为并没有丁令威式的黍离之悲,这个固执的人一直以为自己站在时代的前沿,十六年前如是,十六年后也依然如是。
  定的船票是十一月。康有为希望鹤子姑娘能和他们一家同船去中国,甚至何金兰和年幼的儿子同凝也很希望她能去。如果不是公务员父亲的反对,鹤子也真的就跟他们走了。对一个十八岁的姑娘来说,中国,是多么遥远而神奇的国度!敏感的少女已经预感到,在康家待的这两年将会影响到她一生的道路。但她终于没有拗过她的父亲和婶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康有为离开神户不久,因国内形势剧变,他政治上的对手孙中山再度流亡日本寻求政治避难。
  
  4.“窗前的露水与雾”
  
  三个月后,当鹤子姑娘收到康有为的中国来信,邀她前去做客,她不顾父亲及家人的阻拦,与他们大吵一场,几乎是赌着气上路了。
  这时已经到了1914年的初春,康有为葬毕母弟已从广东回到上海。年初,北京政府对十六年前那场未竟的变法的死难者进行了隆重表彰,袁世凯此举或许是为了抚慰康有为,为邀他前往北京任职作一情感上的铺垫。但康拒绝了来自北京的这一邀请。他在上海安顿了下来,在法租界寓园路赁屋而居,继续过他读书写作的日子,并像一只警觉的老狮子一般时刻观望着民国初年风云诡谲的中国政坛。
  一场伴随着大雪的寒潮中,18岁的鹤子姑娘来到了上海。尽管她想象过上海,按着康家人的描述一次次修改上海的面容,但当她一下子面对这座有着许多高楼和西洋市政设施的“东方魔都”,还是感到了巨大的震撼。在这之前。她见过的最大的城市是神户,甚至京都——父亲多次答应过她要去——都没有到过。这里和她以前的生活世界相比,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漫天的雪花落着,刚到地面就被喧嚣的热气融化了,街道上空笼罩着一层白茫茫的雾气,就好像这个巨大的都市在喘息。头发上雪融后的小水珠还晶莹地闪亮着,鹤子已经走进了坐落在法租界寓园路192号天游园的康公馆。
  康公馆包括一幢砖瓦结构的西式洋房,一幢纯中国式的房子,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庭院还有池塘,墨绿的池水里伶仃地立着几根荷梗,临水照影,一如凌乱的中国草书。鹤子还看到长长的走廊里挂着一长排的日本风格的灯笼。以后她会知道,因为康有为喜欢日本风味,这些灯笼都是花了不菲的费用从日本托运来的。
  让鹤子欣喜的是又看到了何金兰。何金兰拉着她的手亲热地嘘寒问暖,还问她路上的见闻,说话间却控制不住地咳嗽。她咳得是如此剧烈,有一阵几乎要憋得背过气去,让手足无措的鹤子一颗心都悬了起来。鹤子注意到,几个月不见,她似乎瘦了一圈,脸色却愈发的灿若桃花。不一会儿,何金兰推说头痛,先上楼休息去了。在康家人的引领下,鹤子又一一见过了康有为的正房、第一夫人张妙华,第二夫人梁随觉,还有其他的家人,七七八八加起来有十来人。她这才知道,何金兰只是康的第三个夫人。
  这里似乎有必要交代一下康有为一生中并不太复杂的婚姻生活:起初,他对自己的包办婚姻显然很感满意,但他的正房张妙华为他生下的五个孩子中,竟然两女一男夭折(三女、四女和长男),只留下长女同薇和次女同璧。1897年,康快满四十岁时又娶了梁随觉为第二夫人,在槟榔屿期间,梁氏为他生下的一子(次男同吉)不幸夭折,后又生下三女一男(六女同复、七女同

[1] [2]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