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震动与飞翔

作者:赵 林 陈 琴

的余震的判断。在专家讲话过后,刘韵和接过话筒,用板上钉钉的肯定语气说,专家刚才说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往后的余震再多,也不会超过我们刚刚经历过的主震,根本不用害怕的,大家听明白了吗?他接着召开全县干部大会,提出大家应该相信科学,相信专家的判断,尽快返迁。他要求每个干部至少动员三家亲戚迅速返迁。在干部的动员和带领下,三、四类房屋的住户终于陆续回家居住,广场上集中住帐篷的灾民终于大大减少,他们内心的恐惧和担忧也渐渐减少,刘韵和这才感到了一丝轻松。
  刘韵和是一位高大魁梧的汉子,在地震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瘦了八斤。不在那个位置上的人也许很难真正体会到他身上的责任与压力。或许他的家人更能理解,刘韵和的家就在九江市,开车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但是地震后的20多天他没有回过一次家。而那20多天时间里他到九江开了十几个会议。
  瑞昌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建新那段时间是跟随刘韵和比较多的人,他很感慨地对笔者说,原来只是觉得刘书记是我们的领导,工作有魄力,对我们要求比较严,经过地震这个事,很多人都从人格上非常尊敬他,觉得他不但是沉着应对、处乱不惊,而且遇到问题时,心里想的都是群众。
  
  疼痛与生机
  
  从经济学角度讲,灾难往往是经济增值的安全气囊,灾难往往可通过刺激人们的精神状态来推进投资环境和拉动经济发展,印度洋海啸过后,泰国普吉岛比往年迎来更多游客,利润也比往年更高。九江在震后也出现了奇特的“洼地效应”,原有的担心没有成为事实,事实是九江人通过自己的公开、透明、快捷的办事效率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为了帮助灾区居民搞好重建,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3亿元,省财政下拨专项资金1亿元,共计4亿元人民币。为了确保每笔补助金都能发到老百姓手中,九江市出台《地震灾区民房重建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确定采取“直补”的方式,按灾民房屋重建进度分三个阶段把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灾民手中。九江市明令要求补助资金不准克扣、挪用、贪污,不准有偿使用,不准擅自扩大使用范围,应做到发放对象公开、发放标准公开、发放方案公开、发放程序公开;严明资金发放纪律,对在资金发放与使用时出现问题者,是党员的一律开除党籍,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一律开除公职,情节严重者按有关程序移交司法机关惩处。
  省政府确定,从省级财政中拿出1亿元,用于九江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社会捐助也全部用于灾后重建。对灾后民房重建和加固,明确了自建为主、补助为辅的原则,重建房屋所需的有关手续,特事特办,规费一律免缴,所需钢材、水泥等建材组织省内企业按保本原则给予优惠支持。居民点的重建充分考虑抗击各种灾害,规划、设计要符合城市、村镇总体规划,符合抗震救灾等设防标准。按照“立足未来,着眼当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质量,快速高效”的要求,在城市建小区,农村建新村。
  震损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也在抓紧进行。据灾后勘察统计,全市共有1641座水利工程受损,其中万亩以上圩堤2座、中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93座,排灌站207座、涵闸44座、渡槽6座,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明年4月九江市将进入汛期,为保证水利设施安全度汛,省、市水利部门正在对所有圩堤、水库进行再一次检查,尤其是对隐蔽工程进行会诊。同时对长江大堤、赛湖堤确定了应急处理方案。12月12日,应急工程正式开工,20多座中小水库的坝体修复工作也将全面展开。
  28日,地震发生过后仅仅两天,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首批170名建筑结构工程师进驻灾区,对医院、学校、办公场所等重要公共设施进行核查。29日,江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再次从各地紧急抽调200名建筑结构工程师,省内各设区市派出了2支以上鉴定小组进行增援。30日上午,瑞昌市又紧急调集约80名工程技术人员,经过2小时的上岗培训后,迅速投入工作。30日,江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三次扩充建筑结构类专家和技术人员队伍,加速对灾区公共建筑及民房设施安全性能的鉴定评估,力争让更多的灾民尽快安全回到家中,投入灾后重建、生产自救。从11月28日到12月2日5天时间里,数百名专家冒着危险进入各个受灾房屋进行查看,进行了准确而翔实的鉴定。值得注意的是,专家的鉴定意见要由参与鉴定的两位专家共同签名,如果出现什么情况,专家要为此负责。就这样,400多位专家在5天时间内对十几万间民房进行了逐一鉴定。
  12月2日,鉴定基本结束,经核查,震中20公里范围内结构性严重损坏、需拆除重建的民房有33480户,结构性损坏、需先加固后入住的民房有30906户。专家们将灾民的房屋分为四类,一类为全拆户,即房屋已经十分危险,必须立即拆除重建的,二类为受损严重,经过大修可以入住的,三类为受损较轻,稍加维修即可正常人住,四类为可以入住。九江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九江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补助标准,对于一类户,政府每户补助1.1万元,一类户中的特困户或低保户还可适当给予补贴。针对灾民的相应补助、救助随之展开。为加快灾民损毁房屋的加固修复与重建,让灾民早日建起新家园,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分别下拨3亿元、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灾区民房重建。仅8日当天,瑞昌市就通过3个发放点为291户一类房灾民发放灾后重建补助资金322.3万元。据悉,此次资金补助对象分为三种:重建户为实际倒房户和专家复评确定的一类全拆户;先加固后入住户包括专家复评鉴定的局部拆除户和二类户;边维修边人住的城镇低保户、农村特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和三类户中边维修边人住的城镇低保户、农村特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为减少资金发放程序,全部采取“直补”的方式,给每户灾民办理一个存折,直接将补助资金送到灾民手中,确保专款专用;在分配补助资金时,将根据灾民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不同数额的补助金。
  九江市及时安抚受灾客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极大稳定和增强了投资者在九江投资创业的信心。11月26日发生地震,27日赵智勇就向全市投资者致信,信中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九江市委市政府的最高利益,基本利益,也是我们重点保护的对象,我们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保障。希望九江投资者安心生产,保证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继续做大做强,为九江的经济发展作贡献。11月29日和30日,在初步安置好灾民之后,市委领导分赴九江县、瑞昌市和九江工业园区,对当地的10多家外资出口企业进行慰问。其实这只是九江市一贯注重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的一个自然反应,尤其2005年6月份以来,九江市提出用30%精力招商,用70%精力安商。地震发生后,九江当局坚持以“公平、公正、阳光、高效、法治”为目标,为外来投资商构建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1] [2] [3] [4]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