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客家民间信仰 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麦娟娟




  梅州客家地区广为崇拜的“公王”及其所产生的民间信仰和引发的祭祀活动与习俗,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涉及到千家万户,并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与每一个宗族,每一个姓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连系。对“公王”崇拜以及由此形成的“扛公王”的民间活动与习俗,是客家地区人们慎终追远的具体表现,是对“善”的追求,也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形成客家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坚韧执着、崇尚和平、乐善好施的人生态度的内在力,更是一种精神动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祭祀活动多选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热闹场面。老人、小孩、年青人、亲朋好友的积极参与,体现一种大家庭温暖、和谐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是当今政府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和真实反映。可以肯定,对于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只要引导得力,措施得当,运用得法,必将对人们今后的道德规范、修身立德、积极进取、扬善抑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教化作用将弥补呆板的、僵化的政治说教和施政措施的不足,其凝聚力与约束力绝不亚于当今的“乡规民约”,这也是保护与继承的重要原因和价值所在。
  
  (二)客家“公王”习俗寓意美好的追求
  众所诸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民间信仰和习俗活动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压制,客家地区祭祀“公王”的习俗也不能幸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倡明,政通人和,潜伏在国人深处的人性逐渐复苏,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不再是“迷信”、“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寓意追求美好、幸福、希望的象征,是客家侨乡凝聚亲情、友情、乡情、祖国之情的精神纽带和守望的“精神家园”。尤其出外谋生的游子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思念,离不开故乡的山山水水、民情风俗。正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当他们返回故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充满客家人文风情特色的一情一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由得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置身故乡的场景,目睹故乡的古宅、古井、古桥,古榕树下的“公王”坛,儿时在村嘻戏,在“扛公王”活动中的好奇与淘气,仿佛又在眼前发生……。漂泊半生,萦绕半世的故乡情结终于情有所归,此情此景是无以言表的真情流露。因此,用一种理性和人性相结合的新观念正确对待,辩证分析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紧紧围绕政府确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结合本身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保护性地抢救有重大价值、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科学地引导,在新时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普查和记录,是抢救和保护客家“公王”习俗的重要手段
  由政府成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在具体的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的工作中,发挥当地博物馆与文化馆、站的职能作用,制订规划,对当地的“公王”习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摸底。同时,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基层,调查挖掘,对濒临失传,亟待抢救的口头传承、民俗事象、传统工艺制作方法和技能等有关民俗事项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采访相关人员,通过录音、录像、摄影、征集实物保存、整理文字编撰等表现形式加以再现,建立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档案,以便了解、查阅。
  
  (四)培养人才,广泛宣传,是保护和传承客家“公王”习俗的必要条件
  保护和传承“公王”习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把它们刻录和记录,形成文字或展品只是保护过程的第一步,是最基本的基础工作。关键是要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适当生存的温度、水分和土壤,在广阔的时空中得以继承和发展。首先,培养人才,由政府引导,挑选有一定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兴趣爱好的年青一代加以培养,以解后继无人之忧,使该民俗事项得以保护与传承。其次,加强管理,广泛宣传,由新闻媒体形成一定声势,广泛宣传,对客家“扛公王”习俗活动的正确宣传和介绍,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和合理性,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五)开发利用客家“公王”习俗的有效途径和目的
  对客家“公王”习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加于适当的引导,使其在民间具有宽松的生存发展空间,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同时,结合当地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民情风俗、名胜古迹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一步弘扬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尤其近年来,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农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已开展或拟将开展农村旅游业的乡村,将当地客家“公王”习俗这一民俗事项作为表演的项目加于开发整理,融入旅游产业,使之雅俗共赏。以梅县水车镇小桑村为例,小桑村不但拥有独特的民俗活动——“公王”的祭祀活动,而且自然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各式客家民居建筑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石径通幽。每逢中国最大传统节日——春节举行“扛公王”祭祀活动,不但使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寻根问祖,乡村亲朋好友回乡参加盛会,还会使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前来观赏。
  因此,将“公王”习俗溶入当地农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弘扬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最终使其原本产生于民间,发展还原于民间,世代保留相传,通过旅游推介传播,让更多的世人了解客家“公王”习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保护途径,两者可谓相得益彰。必将在新时期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凸显其不可代替的教化作用,可谓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