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客家民间信仰 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麦娟娟

满叔公”(取“满足”、“满意”、“十足”之意,同时,又取梅州客家方言中“满”是指排行最小之意)。这样才基本满足各村落迎送“公王”的祭祀活动的要求,虽然如此,各村“扛公王”主要出巡的日期仍要尽量错开,可见当时的空前盛况。增加至十尊公王和各村日期的不同,主要一是方便各村间举行祭祀时亲戚朋友和村民间的相互往来,因为“扛公王”出巡是个重大而热闹的节日,不但本乡本族人积极参与,而且出门在外谋生的乡人、亲戚、朋友和外村村民都乐意参加,平添了乡村的节日热闹气氛,加强了村与村的相互联系,加强了人际交往,增进了亲朋好友间的友谊与了解,在较大的时间、空间构建了睦邻友好的和谐氛围。二是还避免了可能出现抢扛“公王”的局面,甚至产生“纷争”的矛盾。
  据了解,松源镇民间最后一次如此规模的“扛公王”活动是在1949年。目前,只有年长者方能回忆讲述当年盛况:当年“扛公王”活动,由“龙源宫”邻近各村派代表或长者到宫内商议,决定“迎公王”的具体事项和神像的具体分配。到了“迎公王”当天,村民穿戴一新,仅次于春节过大年,自发组成迎公王队伍,喜气洋洋来到宫前,德高望重的长者率众焚香参拜,请“公王”上轿出巡。“扛公王”的队伍,有老人、年青人、小孩,前呼后拥,举着“回避”、“肃静”的出巡牌,高举龙旗、彩旗、各色旌旗等;鼓乐齐鸣,组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到每村各祖祠巡视,场面蔚为壮观。目前,松源各村只仅仅保留旧时的公王出巡日到“龙源宫”殿宇中进行祭祀膜拜,而“扛公王”出巡的习俗活动则不复当年了。老一辈令人神往、生动形象的叙述,在年青人听来如同“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所幸近期有老华侨和老一辈的村民倡议恢复这一民俗事项。
  松源镇旧时42个自然村及各姓氏村民,依照本村的时间顺序先后迎送“公王”的习俗,反映了当时梅县乃至梅州客家地区“扛公王”活动的普遍性。
  具体到各地的“扛公王”活动,形式则多姿多彩,活动内容更是各具特色。例如,延续至今的梅县水车镇小桑村“扛公王”活动,可说是梅州客家地区民间信仰中“公王”习俗的典型代表。小桑村,山水宜人,民风淳朴,阡陌纵横,风光秀丽。自明末清初开村时就有“扛公王”的习俗,在民国时期尤为盛行。原为每年农历四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公王出巡日,至五月初四回宫,故有“四月日子长,小桑等公王”的民谣传诵。抗日战争爆发后,祭祀活动改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出巡,到正月初六回宫。
  小桑村“扛公王”活动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公王委员会和章程,并将全村13个姓氏分为九个公王甲,在九甲中选派代表组成22位“神士”,于正月初六公王出巡回宫后举行抽签仪式,确定这一年迎“公王”回甲内的供奉和做好次年“扛公王”祭祀活动。抽中“公王”签的“神士”即称为“神首”,可以把“公王”迎回自己的甲中祖祠供奉一年。因为“公王”在本甲内供奉,是本族的运气,是甲中族人的荣耀,因此,甲中族人皆欣然解囊,筹办迎送“公王”的费用。
  到农历正月初二“公王”出巡前,由上年供奉“公王”的甲中置办“三牲”、果帛等祭品,由“神首”(抽中签的“神士”)担任祭祀出巡司仪并挂抱有公王白马的“图腾”,作出巡祭文,撒麻、麦、米、豆、粟等五谷,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然后,把象征公王的“公王炉”(有些乡村为“公王像”)抱进“公王轿”,至此,公王正式出巡。由甲中族人高举上书代表“三山国王”的“明主公王”、“猎神公王”、“出巡公王”及“清道”、“金鼓”、“龙”、“虎”等数十面旌旗和象征十八般武器的关刀、大斧、画戟等,扛着“回避”、“肃静”巡牌,擎华盖凉伞,后有龙船和象征“三山国王”座驾的金色、黄色、白色三马,浩浩荡荡巡遍全村,一路上锣鼓、鞭炮声声,场面极为壮观,一直迎接回公王宫,举行祭祀仪式,奉化“三马”,其后,抬奉“公王”到村中九个甲共43个祖祠出巡。年年按固定的时间、路线巡行。“公王”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皆燃放炮竹,恭迎膜拜,“公王”每到一处的上轿、下轿都举行祭祀仪式,每到一处祖祠,都在祖祠上挂“图腾”和置办“三牲”、佳果等供奉、膜拜。“公王”所到之处,都要如此举行同样的仪式,但村民并不感到重复繁琐,同样极为虔诚地膜拜,丝毫不敢懈怠,从中也折射出人们崇拜“公王”的极其虔诚和恭敬。直至正月初六巡遍全村43个祖祠后再护送回宫。“公王”回宫安座时再次举行祭祀和“放龙船”仪式,并进行歌舞表演。 “公王”出巡仪式结束后,22位“神士”举行抽签仪式,把祭祀活动推向高潮,当“中签”的神士把喜讯传回甲内时,族中人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即时捐资款项,置办“三牲”供品,神首沐浴更衣,欢天喜地把“公王”从宫中迎回甲内祖祠,悬挂“图腾”,挂贴“图腾”楹联。联曰:“公德乾坤大,王恩雨露深”,虔诚供奉一年及筹办来年的“扛公王”活动,如此循环。
  因此,抽签仪式的神士“中签”和迎公王回甲内供奉是“扛公王”活动的高潮和压轴,整个山庄沉浸在充满喜庆、祥和的气氛中,热闹而不哄乱,更无争抢之势,充分体现小桑村民善良朴素、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优良传统和热爱生活、拥护和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古老而传统的祭祀活动汇入了现代文明,如以往使用民间传统打击乐器演奏“八音”等,如今增添了西洋钢管乐器,同时还邀请歌舞队表演,歌颂祖国,歌颂新生活;而过去只有男丁才有资格“扛公王”,以示神圣与男尊女卑,而今妇女也能参与其中了。
  综观梅州“扛公王”活动,祭祀仪式大同小异,首先由村中德高望重者或推选年长者、村民代表成立一个民间组织或社会团体,组织和引导村民进行祭祀活动。整个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健康有序,男女老少积极参与,热闹而隆重。以梅县水车镇小桑村“扛公王”习俗最为突出,是目前梅州地区世代相传,延续至今,举行活动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气氛之热烈、影响之大、祭祀之原始、礼仪之繁多,保存如此完整,且近年来在祭祀活动中还溶汇了现代文明,是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和“活标本”。目前梅州“扛公王”活动除客家地区外,并未完全被世人真正熟悉、了解,甚至于《中国民俗大系·广东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一书中都未有见传。如何让这一充满客家民俗风情的民间“瑰宝”——“扛公王”习俗得以保护和传承,让这一“瑰宝”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民俗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同佛山的“庙会”、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秋色”、沿海地区渔民崇拜“妈祖”那样脍炙人口,永放光芒。沿着健康有序、积极向上、富国安民的轨道延伸和发展,是目前客家地区传承和保护“扛公王”习俗以及保护其他客家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问题。
  
  三、保护继承和开发利用
  
  (一)保护传承“公王”习俗的作用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