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从珠村乞巧节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
作者:杨 静
【关键词】乞巧节;保护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属于中国六大传统节日,始于汉代,源于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旧时未婚少女通过手工艺展示来祭拜七姐、祈求姻缘、追求幸福生活的约定成俗的习俗。珠江三角洲人俗称此节为“七姐诞”,其节庆的热闹早已闻名国内。宋代名诗人刘克庄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此俗一直流传下来,清末民初广州人过乞巧节的盛况尚见于书籍记载。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拜仙仪式简化,但“摆七夕”炫耀工艺品之风仍流行。50年代中期,广州的乞巧节仍然延续。这有当时广州市长朱光写的《广州好》为证。词云:“广州好,乞巧乞姻缘。巧艺年年祈夙愿,钟情红粉总堪怜,今日得团圆”。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变化, 20世纪60年代起,乞巧节在广州市内逐渐淡化。尽管在周边地区一些村落一直延续,直至90年代又重现于广州市郊一些农村里,但由于农村城市化、文化现代化的冲击,乞巧节正逐渐被吞噬,出现了乞巧原生态环境恶化、传承人老化、普及度弱化等一系列问题。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全国人民开始前所未有地重视和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物事,掀起了一股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潮,并集中表现在对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上。2005年,七夕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大传统节日中;2006年,国务院正式下达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这无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明了方向。
2005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乞巧节首次以官方名义在广州天河珠村重返历史舞台,为日渐式微的乞巧节复兴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但轰轰烈烈的节日之后,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乞巧艺人日益老龄化,今后谁来传承?仅仅靠节日期间昙花一现似的打造,是否缺乏前瞻性和延续性?乞巧节暂时没有凸显的经济效益,会不会因为政府财力投入有限而走入尴尬的境地?因此,务必要遵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对乞巧节进行综合的、多方位的抢救和保护,这不仅对它的持久保护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也有启示作用。
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刚性”机制保护层
(一)行政机制是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
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复杂和困难的。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通知》明确提出: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因此,首先是要成立相应的行政机构管理非物质遗产工作,使上级关于保护的重大决策能够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得以执行;第二要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制。2006年,天河区政府对乞巧节的打造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列入了天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此举变民间自发行为为政府行动,无疑极大的推动了保护工作。接下来,应该制定一个完整、详细的规划计划,包括保护思路、总体目标、阶段性进展、保障措施、成果价值评估等方面,为保护工作提供行动指南,有条不紊的推进项目的落实,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第三,依靠有力的行政手段,推进相关部门的协作和区域协作,利用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从村、街、区到市的保护工作的合力,以开放的心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从而形成保护工作的整体强势。
(二)经济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大投入公益性事业,必须有可靠的经费支持做保障,建立起完善的投入机制。《通知》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当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突出感到的就是活动经费存在着应急、短期行为。2005、2006年,天河区政府为乞巧节共投入了40万,为活动的启动和开展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因各部门协调不够,对打造传统活动的认识不统一,存在着轻传统、重现代的认识误区,在经费分配上不合理,使得真正的传统活动得不到经费的支持,不利于它良性、持久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打造传统文化活动中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定位,并建立起明确的、量化的投入配套机制,形成比较稳定的经费来源,并将经费真正用之于刀刃之上;其次,政府可以抓紧制定和完善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争取更大范围、更多资金投入保护工作;第三,引入市场机制,可以对一些活动实行招商引资,通过合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工作。
二、从专业角度构建乞巧节保护“软性”机制内层
乞巧节在中国汉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由于分布广、南北习俗各异,其繁衍流变过程较复杂,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要求乞巧节的保护工作必须尊重其内在规律,要以专业性保护为核心,建立起学术研究机制、评估机制、创新开发机制、专业队伍培养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软性”机制内层。
(一)学术研究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强大的学术后盾和科研工作的鼎力支持,其中专家的介入对保护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2005年,乞巧文化节组委会在珠村组织召开了广州市首届乞巧文化研讨会,邀请了省、市、区民俗专家、学者参加。会上,专家就乞巧节的保护、打造及走向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为保护工作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思路。2006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省、市专家的指导下,天河区成立了全国首个乞巧文化协会。该协会邀请专家当顾问,吸纳了许多乞巧民间工艺人和文化工作者,为乞巧文化的理论研究和交流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之后,协会相继开展了系列学术讲座、业务指导和保护方案的论证工作,还聘请了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具体对珠村乞巧抢救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咨询、理论指导和业务支持,使天河区首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更科学化、专业化,少走弯路,加快了保护工作的进程。
(二)评估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长期的任务,动态的过程,需要建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