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从珠村乞巧节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

作者:杨 静

是起导向的作用,体现政府保护乞巧节的鲜明态度,从而引起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其次,要建立以活体传承为核心的传承机制体系。
  1.建立乞巧传承谱系。从2006年起,我们就珠村乞巧传承情况,通过考察家谱、史料、道具、实物和老艺人回忆等方式 ,初步对乞巧的流变有了大致的了解,基本弄清了其代表人物的传承脉络,初步建立了乞巧传承谱系。以珠村为基地开展传习活动,扩大乞巧参与群体。
  2.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除了依托节庆日活动的打造以外,教育就是实现这种传统最根本的载体和途径,因此可建立青少年乞巧文化传承基地,通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将培训、展览、比赛等活动结合起来,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通过手工艺品制作,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乞巧文化代代相承。目前,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在珠村小学建立了广州市青少年乞巧文化传承基地,以开展乞巧艺人与中小学生的传承交流。其中已将乞巧手工制作作为珠村小学的特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现已开发编写了一套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乞巧文化教材《我们的乞巧》作为珠村小学的特色校本课程在学校内试用,为探索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结合、实现“文化薰校”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四、结 语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因而对某一种文化形式的保护要因地制宜,构建最能适合保护它的机制体系,让它在最能适应的环境中保存下去。在珠村乞巧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中,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们对珠村乞巧节保护问题作了一些深层次探索和研究,同时也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些许建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崇高的历史责任,也是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现实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肩负此项重任的专家、学者,特别是从事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者,此时此刻切不可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龚伯洪.乞巧节风情在广州.
  [2]乌丙安.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关键问题.
  [3]谢克林.从花鼓灯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
  【作者简介】杨静(1970—),女,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供职于广州天河区珠吉街文化站,研究方向:舞蹈学、乞巧民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