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从珠村乞巧节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

作者:杨 静

比较科学的评估体系。这个体系的参与者应有专家和当地民众组成,评估的方式包括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个别访问等,评估的内容主要是政府重视程度、民众关注度、法律和政策的执行、生态环境的保护、文化形态的流变、艺人的生存环境、继承人的培养、经费使用效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等。通过评估——了解掌握专家对保护工作的真实评价——吸纳专家和民众的意见——改进和提高,从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呈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保护工作水平。
  
  (三)创新开发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是源和流的关系。我们既要保持传统血脉不断,保住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源,又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时俱进过程中出现的被人们认可的新形态、新现象。第一,创新方面,在尊重原创群体的风俗习惯下,允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进行改编。在连续两届的乞巧文化节中,不难看出珠村村民们的创新理念:手工艺品新型材料的运用渗透着环保意识;神州六号火箭、歌德堡号轮船与传统作品相映生辉体现着时代精神等等。因此,今日的乞巧节不仅仅是人们追随祖先祈求姻缘和幸福生活的行为,更是发展成为体现当代人开拓创新思想的民俗盛会。第二,开发方面,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在保护民族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做成民间文化保护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借助文化产业使民间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就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又反过来支持抢救、保护、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四)专业队伍培养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范围很广的工作,而且保护重点落在基层,基层工作者能否将保护工作做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以得到延传。因此,需要加强基层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兼职工作者和管理者。
  
  三、以传承乞巧民俗为核心,构筑乞巧节本体保护核心层
  
  乞巧节本体由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当地文化特征的群体和特定的活动形式构成。保护乞巧节的根本办法,就是使其民俗环境、人、活动得以延续和发展。乞巧节曾经是汉族地区少女们拜祭织女、展现自己的手艺、祈求称心如意婚姻的一种传统风俗,这种约定俗成的民俗机制存在了上千年。它贯穿于社会生活,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人们接受蕴含在这种仪式中的社会文化意识和影响,并对它生成了文化心理上的认同。这种民俗机制是乞巧节所以常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但自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破四旧”“移风易俗”和八十年代开始的文化多元化的大规模冲击以来,乞巧节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或过时文化被遭到遗弃,由此造成乞巧生态环境改变了,活体传承断层了,乞巧节逐步淡出人们的记忆。面对这种急剧的民俗异化,当务之急是要恢复乞巧节的民俗环境、民俗内涵和民俗传承渠道,使乞巧节赖以生存的生态相沿、形态相袭、基因相传,让乞巧节活过来。
  
  (一)在民俗环境上,建立乞巧生态保护区机制
  乞巧节存活于广大民众之中, 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文化, 有着它自己的生态环境系统, 一般由汉族地区特色的建筑村落、祭祀的祠堂、保持当地文化特征的群体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组成。但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乞巧原生态村落艺人原状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方式,“摆七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发生了根本性的突变,特色的村落建筑被拥挤的农民砖瓦房或小楼所取代;年轻人因外出打工出现“空巢现象”;家庭妇女、老人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把扎乞巧、摆七娘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未婚少女们在这信息发达、婚姻自由的年代更不需要通过乞巧来作为精神寄托了……这种日益加快的文化变迁使乞巧节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正在恶化,依附于它的乞巧工艺也将随之凋敝,乞巧艺术的根和源将不可避免地枯萎,乞巧节的没落或变异也就是自然而然了。
  为了抢救、保护和传承乞巧生态,各级政府当务之急应尽快建立生态保护区的机制,对乞巧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例如尽量保证祠堂等古建筑不受到人为破坏、建立乞巧工艺制作间、吸引家庭妇女参与乞巧手工制作等,保证乞巧文化在当地的延续和占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中,对能够保持当地文化特征的群体的保护,可以以当地文化产业为基础,在产业运作框架下,实现传承人社会地位和职业的转换,即由农民(居民)转换为文化产业股东、雇员,转换为民俗文化工作者、民俗表演者、民俗旅游接待户等等。这种转换,一方面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培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文化自觉,使他们在享受习俗传承带给他们的种种好处的同时,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更加乐于保持传统习俗。
  
  (二)在民俗内涵上,建立乞巧形态保护机制,保证和传承乞巧的文化空间、基本形式和形态特征
  1.建立乞巧文化空间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形式”是指按照民间传统约定俗成的习惯,在古老传承的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举行传统的综合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时至今天,珠村仍保持着农历七月初七“摆七娘”的习俗已经延续几百年,为此,我们可以定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前后即为乞巧的文化空间。近两年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这种文化空间得到无限的拓展和壮大,在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正是通过这种文化空间机制的作用,使得乞巧习俗能够持久延续。今后还可借鉴黄埔区一年一度的“菠萝诞”千年庙会,逐步建立与旅游相结合的文化产业机制,使之成为一种定期的具有相当人气的祭祀性民俗文化活动,使文化资源产生最大经济效益,让文化空间保护与文化产业运作达到二元互动,良性循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建立乞巧博物馆式的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功能,运用文字描叙、实物资料征集等传统手段和录音、摄影、摄像等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尽可能地记录和保存乞巧生态环境的变迁、艺术形式的变化等多方面情况,通过图片、影像、文字的展示,为过去的乞巧史做出立体的、形象生动的印证,使人们更为简洁方便地了解乞巧。
  
  (三)在民俗传承渠道上,建立乞巧艺人的保护机制和传承机制
  乞巧民俗的传承,首先要保护传承载体——乞巧艺人。建立激励机制,定期对乞巧艺人尤其是老艺人授予光荣称号,指派专人跟踪记录艺人的生活情况,邀请他们参加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动,在新闻媒体上介绍他们的艺术风格,对能够带徒传艺的艺人政府还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做不仅是对艺人自身艺术价值的肯定,更重要的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