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洲精神和 ‘解放者”之歌——独立革命时期的文学

  ●概   述

  在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海地于1790年首先举起了独立运动的大旗,这不啻是一个导火索,不久,独立运动的烽火迅即燃遍整个拉丁美洲。到1826年,在这个年轻而古老的大陆上,绝大多数地区都已摧毁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主义统治。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他们以文学为武器,为拉美独立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十八世纪末开始,独立运动的先驱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为营养,以法国启蒙运动大师卢梭、伏尔泰、孟德思鸠的思想为指南,采取办报纸、印传单等方式,抨击和揭露殖民主义者的罪恶,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智利的黎明》、《布宜诺斯艾利斯报》、《墨西哥思想家报》等报纸成了当时战斗、宣传的中心。这些知识分子既是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又是文学家,他们针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提出了 “自由和独立”的口号,并为实现这两个口号而英勇奋斗。他们不少人直接参加过打击酉班牙殖民军的战斗,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同启蒙主义一道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作了舆论准备的,还有古典主义。古典主义起源于十七世纪的西欧。它奉古希腊,罗马的经典为圭臬,遵循理性至上原则,主张抒写一般的人性和自然,属守“三一律”。1800年到1830年间,欧洲的古典主义通过法国和酉班牙传入拉美。由于拉美的特殊条件,古典主义在新大陆得到改造和加工,有了新的内容,被称为“美洲新古典主义”。“拉美新古典主义”主张文学应该成为战斗和宣传的工具。他们在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学大师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古印第安文学的价值。

  在启蒙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双重作用下,从1800年到1830年,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家,如墨西哥作家何塞·华金·德·利萨尔迪(1776—1827)、委内瑞拉著名学者安德雷斯·贝略(1781—1865)、厄瓜多尔著名诗人何塞·华金·德·奥尔梅多 (1780—1847)、古巴著名诗人何塞·玛丽亚·埃雷迪亚 (1803—1839)等。在这个时期,诗歌创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重要作品有奥尔梅多的《胡宁的胜利:献给博利瓦尔的歌》、贝略的《与诗谈论》和《致热地区农艺的颂歌》、埃雷迪亚的《在乔卢拉神坛上》和《尼亚加拉的颂歌》等。在小说创作方面,利萨尔迪写出了拉丁美洲第一部长篇小说《癞皮鹦鹉》。

  ●拉美小说的开山之作—— 《癞皮鹦鹅》

  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民族独立战争在格兰德河以南的土地上基本获得胜利,多数国家材起了共和国的旗帜,其间经历了三百年的历史。在这整整三个世纪中,由于民族文化长期遭受殖民者的压制和摧残,这片辽阔广大的土地没有出现过一部小说。直至1816年,流浪汉体小说《癞皮鹦鹉》才得以问世,它被公认为拉丁美洲第一部小说。作者利萨尔迪也因此成为拉丁美洲小说的开拓者。

  利萨尔迪 (1776—1827)一生写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抨击贵族和高级官员的专横统治,谴责教会对人民的愚弄,揭露社会流弊、维护妇女权利,反对奴役黑人。其作品除代表作《癞皮鹦鹉》外,还有小说《悲伤的夜晚与欢乐的白天》、《著名骑士堂卡特林·德·拉·法饮达的生平事迹》、剧本 《敏感的黑人》、《火枪手的独脚戏》、诗集《欢乐的时刻》等。

  《癞皮鹦鹉》又名《佩里基略·萨尼恩托》,写于1815年,是一部描写流浪生活的小说。作者在书中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介绍“我”的身世、冒险和流浪生涯。小说问世后,在墨西哥引起强烈反响,褒贬不一。

  小说中的“我”出生于墨西哥城一个血统高贵但是生活小康的家庭。因童年教育不当,“我”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受到了伤害。上学时,“我”穿着绿上衣、黄裤子,象个鹦鹉,又因为“我”姓萨尼恩托,读音近似“癞”,所以同学们便给我取了个外号叫“癞皮鹦鹉”。毕业后,“我”开始涉足社会生活,起初在修道院当修士,但因无法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和清苦的生活,便逃出了修道院。“我”先后当过地痞、小偷,并被投入监狱。释放出狱后, “我”又伪装成医生四处行骗,因为“我”没钱,但必须吃饭。后来因医不了瘟病而狼狈出逃。逃亡中,“我”遇到一个女人,便一同厮混。不久,“我”又同一位正派小姐结了婚。婚后,“我”仍不思悔改,终于导致家庭破裂,妻子病亡,“我”只好再度外出流浪。不久,“我”又被捕入狱,被判处八年徒刑,并充军到马尼拉。在那里,“我”给一个上校当勤务兵,在正直的上校的熏陶和帮助下,我开始改过自新,并积攒了八千比索,准备回国后做生意。归国途中,“我”不幸在海上遇险,失落全部钱财。回到国内后,为生计所迫,“我”加入一盗窃团伙,重操旧业。不久,团伙头子哈努里亚奥被处死,这使“我”极为震惊,于是,“我”开始进行反省、自责、并改邪归正,度过了安静、愉快的晚年。

  小说的艺术成就十分突出。人物塑造方面,作者抓住“鹦鹉”身上的特殊性格,运用生动、流畅的文笔,不仅揭示他身上善的一面,也细致地刻划他身上恶的一面,从而使人物的行动和命运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鹦鹉”刚生下来时并不坏,因为意志薄弱,在周围恶势力的引诱下做了一些坏事。但他有一颗纯朴善良的心,只因得不到正当的教育,所以整日在善与恶的边缘徘徊。作者塑造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圆形人物。对于次要人物,作者善于抓住他们的特殊性格,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描写。在描写泻药医生时,为了表现他的饶舌和看似高雅实则庸俗的特征,在他的言谈中,作者有意加进许多拉丁文短语,逼真地刻划出了他的语言特点和情态特征。

  小说的思想主旨健康而丰富。小说发表,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褒贬不一。有的评论认为:“以除弊为名,来满足他的尖刻邪恶的品格。”其实,鞭挞丑恶达到除弊,正是作者的创作动机。作者以“鹦鹉”这一人物表明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改恶从善的重要条件,要想改造人,必须先改造社会,因此,他通过作品热情宣传启蒙主义思想,这对于促进美洲主义精神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小说在叙事和讽刺方面也有许多成功之处。语言流畅,情节曲折,为拉美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构上,小说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合理之处。小说的结构是流浪体小说,这种小说在十五世纪的西班牙和十六世纪的法国曾盛行一时。这种小说的主要优点是包罗面广,可以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缺点是比较松散,难以达到深刻批判的高度。利萨尔迪用这样的结构方法来创作《癞皮鹦鹉》,很适宜于表现当时社会的混乱场面。但也带来结构简单、缺乏整体艺术构思,情节安排中出现过多巧会、议论冗长等缺点。不过,在当时的拉美,整个文坛一片凋零,利萨尔迪能在没有借鉴、参考的前提下写出这样一部小说,确实应充分估价其作用和意义。尤其是考虑到当时拉美小说尚处在萌牙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

  ●美洲的金塔纳——德·奥尔梅多

  拉丁美洲在诗歌方面先天不足。它面临一个重要的不利条件:要用西班牙语写作。而在拉丁美洲诗歌诞生时,西班牙诗歌已有了五百年的历史。黄金世纪的灿烂光辉普照着整个西班牙语世界,使其他任何用西班牙语创作的文学都黯然失色。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独立革命时期。当奥尔梅多推出 他的力作《胡宁大捷:献给波利瓦尔的颂歌》时,这一格局才有所改观。

  何塞·华金·德·奥尔梅多(1780—1847)生于瓜亚基尔。二十八岁时,就开始了诗人生涯。他一生大约写了九十篇诗作。虽为数不多,但他的《胡宁大捷:献给波利瓦颂歌》和《献给米纳里卡的胜利者弗洛雷斯将军的颂歌》两首杰作,以雄浑的气势、昂扬的激情、粗犷的笔触使他成为新古典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欧雷里奥·埃斯庇诺斯·波里特曾用生动的比喻来称赞这两首诗:“可以将他的作品比作一块美丽的沃野,在普通花木中间,出其不意地长出了两棵无法解释的参天大树,竖起了两座与周围环境极不和谐的伟大的碣碑。”

  奥尔梅多诗作的格调,起初如同他对祖国母亲的温柔多情一样,后来,他开始学习古希腊、罗马一些优秀古典作家的艺术技巧,将荷马、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古典作家奉为楷模,并从当时欧洲作家梅伦德斯、夏多布里昂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当“新古典主义”在美洲盛行时,他又继承了西班牙文艺复兴的传统,借鉴西班牙著名诗人金塔纳和霍维利亚诺斯的手法,使用七音节和十一音节交替的自由诗体“席尔瓦”,文中也多用拉丁文,以古典神话作隐喻,从而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在美洲文学中前所未有的磅礴气势和雄浑力量。

  1823年,奥尔梅多作为秘鲁的使者,前往哥伦比亚,请求“解放者”波利瓦尔派遣部队,结束动荡的政局,实现彻底的独立,1824年,波利瓦尔亲率大军取得了胡宁大捷。奥尔梅多为克里奥约人的胜利而振奋,同年年底的阿亚库乔大捷更使他欣喜若狂,决心以这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铸成他不朽的诗篇。这就是他创作《胡宁大捷:献给波利瓦尔的颂歌》的灵感之源。

  在《胡宁大捷》中,诗人以饱满的热情,讴歌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伟大领导者波利瓦尔。为了便于从宏观上描写概括阿亚库乔大捷,奥尔梅多运用了古典史诗惯用的手法,让最后一个印加王在诗中显灵并预言阿亚库乔战役更大的胜利。

  全诗九百零六行,共七部分。前三部分描写胡宁大捷,后三部分描写阿亚库乔大捷,中间一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胡宁大捷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的前奏,它为阿亚库乔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全诗的后三段,作者超越了时间上的局限性,展开想象的翅膀,憧憬战后的自由、独立、繁荣,井指出了可能出现的危机。这一切不仅非常自然、贴切,也反映了为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人们期待胜利的迫切心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希望,给作品涂抹上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切都是通过印加王的显灵来实现的。因此这个插曲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对全诗起着重要的,无法取代的作用。首先,它将两次决战有机地联系起来,强化了玻利瓦尔作为“解放者”的作用;另外,印加王的出现,不仅象征着美洲独立的合法性,还预示了未来的种族和民族团结。

  这首史诗性的战争长诗具有如下艺术特点。首先,描写景物上笔触细致生动。作者善于描写气吞万里、声势浩大的战争声面,更着力进行观察入微的细节的描写。

  它垂下脖颈,

  又扬起高傲的额头竖起双耳,

  抖动银鬃,

  它渴望飞奔,

  憧憬万里疾行,

  然而却立在原地,

  纹丝不动。

  这段诗,不仅写了战马,而且使人从战马联想到战士的心情和战斗的场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气势雄浑磅礴,诗句铿锵有力。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把新古典主义的形式和浪漫主义的气魄完美结合。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奔放的热情,炽烈的诗句,将战争场面描写得如火如茶,威武壮观:

  西班牙的乌合之众,

  空前残酷,

  用血与火、奴隶制永恒的镣铐。

  威胁逞凶。胡宁的闪电,

  将他们驱逐、瓦解,

  胜利的凯歌

  回声迭起,响彻群峰,

  震撼了幽深的峡谷,陡峭的山顶,

  这闪电和凯歌一起宣告:

  玻利瓦尔主宰着

  大地上的和平与战争。

  诗人正是以这丰富的想象和热情的夸张,来纵情歌唱伟大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使这首诗放射出夺目的艺术光辉,成为拉美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佳作。

  第三,反复吟咏,荡气回肠。通过并列诗句的反复吟诵来烘托气氛、交待背景和抒发情感。不少地方写来由远而近、由表及里,丝丝入扣,动人心弦:

  可怕的厮杀,

  长矛林立,剑树刀丛,

  寒光闪闪,杀气腾腾,

  丢弃的利刃,肢解的尸体

  在流血中浮动,

  武士们冲锋陷阵。

  伤势越重,搏斗越凶,

  刀来剑往,越拼越勇,

  宁死不屈,甘愿牺牲。

  诗人还喜爱用一连串的问句,层层深入,来刻划人物。玻利瓦尔是这样的一位英雄:

  是谁漫步在

  俯瞰胡宁的山头上?

  是谁在察看地势,

  选择决战决胜的沙场?

  是谁在观察敌情,

  推敲着打乱和歼灭敌人的韬略,

  使最猖狂者也难逃灭亡。

  了了数语,便将一个咤叱风云、高瞻远瞩,指挥若定、身先士卒的大将雄姿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由此不难看出奥尔梅多不愧为独立运动的歌手,《胡宁大捷》是一首充满战斗胜利精神的雄壮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颂歌。

  ●美洲文化独立的纲领——贝略的 《美洲的席尔瓦》

  安德雷斯·贝略(1781—1865)出生于委内瑞拉。他是西班牙语美洲新古典主义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他是美洲出类拔萃的拉丁文学工作者,同时又是美洲文化独立的象征。他当过拉美独立运动“解放者”玻利瓦尔的家庭教师,还创建了智利大学,为美洲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贝略是一位新古典主义诗人。1842年,他同阿根廷浪漫主义诗人福斯蒂诺·萨米恩托就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问题进行过一场论战。其实,贝略并不反对浪漫主义。相反,受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影响,他还创作了一首不朽名作《为大众祈祷》。贝略反对的只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某些外在表现,尤其是在抒发感情时的造作和虚伪。这首《为大众祈祷》借鉴了雨果的思想和形象来进行再创作,并非逐句逐段的外在模仿和机械搬弄。

  1810年6月,贝略作为玻利瓦尔的助手来到伦敦。在这里,他接触了浪漫主义文学,并深受影响。正是在伦敦这段时期,贝略取得了诗歌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1823年和 1826年,他先后发表了《致诗神》和《致热带地区农艺的颂歌》。它们成了美洲要求文化独立的第一声呐喊,是新古典主义诗歌中的高峰。后来,人们将这两首诗统称为《美洲的席尔瓦》。

  《致诗神》的创作背景是独立战争胜利的前夕。当时世界革命风起云涌,拉美的独立战争如火如荼,节节胜利,胜利的凯歌鼓动了诗人的心潮,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便他为美洲诗歌自立于世界文坛而疾呼呐喊。

  全诗共834行。它热情地讴歌美洲令人神往的山川和自然风光,表现了一种新的充满朝气的美洲精神。诗的开头,诗人满怀激情的邀请诗神丢弃文明的欧洲,飞向新的天地,富有传奇色彩的美洲:

  神圣的诗歌

  在寂寞孤独中生活,

  你惯于和森林中的幽静

  将自己的吟咏切磋;

  绿色的岩洞是你的寓所,

  山间的回声同你应和;

  是丢弃文明欧洲的时候了,

  它不喜欢你粗犷的品格,

  飞向哥伦布的世界吧,

  将你广阔的天地开拓。

  诗人真挚而热情的邀请诗神飘洋过海,因为“太阳神年轻的爱妻”、“古老大洋的幼女”在等待着她的来临。这里,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粗犷豪放的自然风貌,独立战争的光辉业绩构成了诗神理想的乐园。诗行中澎湃着的诗人自豪的情怀和激越的旋律令读者深受感染:

  美洲啊,

  太阳神年轻的妻子,

  古老大洋的幼女,

  在她富饶丰满的胸膛,

  将各种资源

  精心地哺养。

  这首诗如同缤纷的万花筒,拉美独立战争的各种场面时时闪现,美洲辽阔富饶的土地,绮丽的风光,丰富多彩的文化,解放战争的进程,都是诗人的灵感之源。贝略用古典的形式表明了他的美洲主义信仰,这首诗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特殊地位,它对后来的拉丁美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西班牙本土的文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南美大陆的独立战争很快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人民放下武器,重建家园。1862年,贝略发表了《致热带地区农艺的颂歌》。在诗中,他采用古典抒情诗的形式和语言,尽情描绘并讴歌美洲的自然景物,尤其热情赞颂自己的家乡委内瑞拉。他还将开发农村、捍卫和平、加强团结乃至和西班牙恢复邦交等社会政治内容融入对大自然的礼赞。全诗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描绘热带地区的迷人风光。诗人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展现兴旺富饶的美洲热带地区绚丽多彩的壮美图景。

  你的果园美丽娇艳,

  赤橙黄绿,

  五彩缤纷颜色齐全;

  微风习习,馨香缕缕,

  洋溢在花间;从辽阔平原,到皑皑的雪山,

  碧毯上,

  牧群无数,点点斑斑。

  资源丰富、美丽富饶的美洲大陆,哺育了勤劳勇敢的美洲人民。诗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怀有深厚感情。

  菠萝为他们酿制佳肴,

  木薯是天然的面包,

  马铃薯结出黄橙橙的果实,

  棉花沐浴和煦的微风,

  绽开了金黄的玫瑰,雪白的绒桃。

  诗人以自己多采多情的生花妙笔,尽情歌颂美洲大地。

  第二部分主要是阐述诗人的政治主张。诗人发问;为什么主人们自己不去耕作劳动,却把别人赶去辛苦工作?充斥殖民文化的城市最容易腐蚀青年纯洁的心灵,并非培养人才的地方。

  那里没有男子汉的工作,

  年轻人无法在劳动中成长,

  却在用金钱买来的

  廉价、污秽的色情中,

  糟踏自己的健康;

  在纯洁的胸怀里点燃了

  淫荡的烈火,

  以此来消磨宝贵的时光。

  因此,诗人号召人们到农村去,拥抱自然,饱吮田园的乳汁,享受俭朴、健康、幸福的劳动生活。

  去吧,去享受田园的幸福

  和平、宁静,

  农民们没有怨恨

  与世无争;

  劳动、快乐、纯洁的空气

  为你准备了舒适的环境;……

  这也表现了诗人一种返朴归真,消除剥削压迫的人生理想。

  第三部分中诗人列举独立后的美洲人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辛勤劳动、重建家园、捍卫和平、加强团结。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意愿:

  让水流认出昔日的故道

  流向水磨和干涸的池塘;

  ……

  让龙芽花慈母般的树荫

  为旁边的可可幼苗遮阳,

  让这里花开如笑

  让那里果木飘香……

  全诗在对开发农村,重建家园充满热情的赞声中结束:

  啊!年青的国家

  戴着胜利的桂冠

  屹立在惊愕的西方面前!

  将农村赞美吧,赞美农民的简朴生活,节衣缩食,粗茶淡饭,赞美他们的劳动和团结,赞美他们的诚实与智慧。

  通过分析这两首诗的内容,可以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文学主张和创作意图。在形式和格调上,它们具有古典诗歌的基本特征:以古罗马诗人为楷模,采用田园牧歌的形式,歌颂朴实自然的乡村,反对喧嚣繁华的城市。但在思想和内容上,与古典诗歌迥然不同。它们采用古典的形式表达全新的启蒙运动的思想。因此,它们属于诗人的创造。

  在艺术技巧方面,贝略的这两首诗歌也有独特而清新的追求。明喻、隐喻以及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形象鲜明生动、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句式的参差不齐,词序的倒装交错、韵脚的灵活运用,便他的作品多姿多采、生动活泼、流畅自然。

  贝略在诗歌以外的其他创作,主要是译作,它们范围广泛:从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德国民间史诗 《尼伯龙根之歌》,直到浪漫主义大师雨果。他翻译的意大利诗人博亚尔多的传奇叙事诗《热恋的罗兰》,后来被公认为西班牙语的最优秀的版本。

  贝略还写有游记《新大陆赤道地区游记》,独幕剧《得到安慰的委内瑞拉》等作品,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