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历史批评
1定义:社会历史批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2文学观:a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再现;b文学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
c文学有盛有衰,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其根源在于社会历史本身;
d注重文学作品的内容特别是其社会历史内容,并不排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
3评判尺度: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
真实性: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实情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它考察各个方面如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乃至作品的细节的真实性的问题等等。
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通过创造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学形象以丰富人们的知识,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从而维护和破坏某种意识形态。
4基本操作:a对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阐释;
b联系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说明其艺术形式;
c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的关系。
5评价:a阐释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
b试图到所有文学作品中去发现社会历史内容产生许多弊端;
c相对忽略了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文学本身的继承和发展;赋予作品太多的社会功用,从而使文学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它必须担负起训导读者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读者自主性、创造性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6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论证:
a文学与社会:韦勒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萨那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等。”
b评论对象和评论者:特别适合分析和评论现实主义的作品的思想深度;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批评家易于选择和接受,希望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宣泄他对社会的关切和焦虑,抒发他对真诚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2.道德批评
1“道德”定义: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自我意识(良心)维持人与人、人与社会正常关系的规范体系。
2文学观:主张将文学与人生结合起来,坚持用道德的观点看待文学现象,主要采用道德的尺度评价文学作品。
3文学与道德:a文学要真切的描写人及人的社会生活就须要反映人们的道德情况;b文学作品是作家写的,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内容也就体现着作家的倾向;c文学作品供人阅读,潜移默化,容易形成读者的自我意识。
4道德批评的基本特征:a强调文学的道德作用;
b注重文学作品道德内容的阐释和评价:对人物形象的褒贬、对作品主题的价值判断;
c考察作家道德与创作的关系:道德批评认为,作家道德与具有道德内容的作品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中国古代文人的创作往往体现出作者的道德情操甚至高尚的道德人格。西方主要强调作家应有公正的创作道德,如实的描写,给人以正确的领导。中国文学往往赞颂品德高尚的作家,非议品德不那么高尚的作家。
5评价:a文学作品的道德内容通过道德批评的阐释可成为一种明确的社会舆论,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培养人性;
b道德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文学作品应有比道德内容更丰富更广阔的内容;道德批评对文学的形式忽视。
3.印象批评
1定义;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专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2中国古代的印象主义批评方法的特点:
a批评指向:追求作品整体韵味的探询
b思维方式:强调“涵咏默会”,整体直观
c表达方式:形象说诗,好讲笼统的感觉,好作空灵的比喻,缺少严格逻辑推论和细致分析
3西方印象批评
a渊源:印象主义文艺思潮:包括印象主义绘画、音乐、文学等领域,法国十九世纪中期印象主义绘画(前期:莫奈《日出·印象》后期:塞尚)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尼采:意志是存在的最高法则,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人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直观是一切证据局的最高源泉”
审美直觉理论:柏格森:通过直觉进入自由的本体世界
b确立:萌芽:18世纪末~19世纪代表人物:(英)兰姆赫兹利特(法)勒美伯尔圣伯夫19世纪末确立:代表人物:(法)阿纳托尔法朗士(英)佩特王尔德(美)爱伦坡门肯
4基本特征:a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
b主体生命投入的情感体验性
c批评文本的美文化特征
5评价:优点:a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主张批评中的自由心态,追求批评的独立价值和独立品格b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而直觉的介入将使批评见解获得生动性、尖锐性c对审美特性的注重和追求将促使文学批评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本质特征,给予美的享受
流弊:a排斥理性因素,很难深入作品内部、对大部头作品做全面分析b过分强调印象,产生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
4.心理学批评
1定义:是一种汲取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和包含的心理现象已经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的方法。
2研究对象:作家创作的心理活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读者的心理活动
3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a无意识与性本能------与“理性的成见”和“道德的或美育的成见”相冲突的两个命题
无意识: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指隐藏于我们内心的被压抑或遗忘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欲望、野心、恐惧、情欲和非理性的东西。表现方式:口误、笑话、动作倒错。作用:对研究人们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b人格结构理论
c梦的解析
4弗洛伊德与精神批评a作家与白日梦
b俄底浦斯情结
c分享说
5精神分析批评的运作:
a探讨作家的创作心理
精神分析首先将目光投向作家的无意识领域,对影响作家创作的无意识心理作了细微的阐发。注重对作家各种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包括自传、私人信件、讲稿及其它文稿,特别是作家童年生活的记载。作家内心深处的冲突尤其是童年生活中性爱冲动的幻想和挫折构成了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在了解作家生活经历特别是童年生活的基础上,精神分析要求反观作家的作品,以揭示这些文本中暗藏的意义或深层的内容。作品是作家受到压抑而创作的产物,它记录了作家的隐秘和痛苦。
b分析人物的心理结构--人物的性心理和人格结构关系
c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
d探究艺术创作中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指一种种族原始时期产生而遗留下来的普遍精神。每个作家都具有两重性:私生活的人和一个集体的人。
e关注读者的阅读反映--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是一种本我幻想和自我防御的关系。关注读者在阅读中的幻想和快感。霍兰德:文学反映动力学
6评价:a将文学批评的视野引入人类的深层心理,使人们注意到作家的无意识心态,作品里所体现或暗示的各种心理因素以及读者的欲望和快感,开拓了文学批评的领域。
b对20世纪文学批评的影响和渗透
c局限:对文学活动中性的搜寻和解释,“对于美简直是最最没有发言权的”,对文学的审美作用缺乏认识,长于分析短于判断。
5.文化学批评
1定义:是一种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文学现象、综合研究文学的文化性质的批评方法,是在文化人类学的启发和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关注的是文学文化意义。
2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原始文化》(1871)
克罗伯和科拉克洪对“文化”的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意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播(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3文化的特点:以符号为基础;社会群体共有;继承性和变异性。
4文化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注重文学的整体联系;展开文学的文化比较
5具体运用:a探寻文学现象中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作家心理、人物心理。应加强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分析,分辨出积极或消极的因素,以推动文学乃至民族的革新。
b揭示文学现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精神特征和自然景观上。文化学批评将着眼于分析文学现象中的地域风俗及其所展示的文化意蕴。
c发掘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和仪式。文学中的某些因素可视为人类经验的重复出现的符号,含有神话和仪式的因素。文化学批评要求评论者要有一种穿透力,把目光投向民族的童年,去发掘作品中隐含的神话、原型和仪式。
d剖析文学作品中文化冲突和变迁。揭示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乃至各种文化的接触、冲突和变迁。
6文化人类学
a定义: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观念形态形成、发展和变迁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b研究方法、特点:整体性、相对性、比较方法
c对文化学批评的影响: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整体意识;新的理论装备,研究方法的更新,新的术语:神话、图腾、仪式、原型、自然崇拜、文化模式;文化人类学对神话、民间故事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学批评。
6.文体学批评
1“文体学”定义:研究各种文体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的一门学科。广义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内的各种语体和文体的语言表达,狭义则集中研究文学文体的语言。
2文体学批评的定义: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性质入手,对其作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现代文体学是在现代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3基本特征:a突出文学的语言性质,系统的采用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把握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审美情趣,文体学批评须关注语言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效果,在字、词、句辨析的基础上揭示出文学语言包孕的情感和意义,如“清辉玉臂寒”。
b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文体学所规定的批评程式和具体操作手法为文体学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奠定了基础。现代科技的发展是文体学批评的实证性大大加强。
4文学语言常规研究
a语音语音是文体构成的表层要素,也是语言的基础,主要由音韵、节奏结合而成。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格、律、声、色”是文体学批评的第一步,然后才能把握“神、理、气、味”。汉语言中的同声重复、双声、叠韵、双关、拟声等语音效果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段,“调”即四声也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特色。平仄是构成汉语言尤其是诗歌声律美的基本条件。要使声音与情感、意义达到某种和谐,甚至从声音本身见出意义是对音韵的更高要求。“语音一定要显得是语义的回声”(蒲伯)。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节奏指作品中声音有规律的停顿,由语言的长短、快慢、高低、轻重等因素构成的,是声音的“关系因素的差别”。作者的情绪、气势和神韵都需要借助节奏的处理体现出来。
b词汇在一定的语境中,“恰当”是词汇选择的最好原则,也是评论作品中词汇运用的基本标准。词汇的选择与词汇的性质、色彩密切相关。把握作品语言特色的途径:书面语和口语的选择和运用;方言的选用等。
c句法省略句、句子长度等。
d篇章主要是对结构的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文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叙事作品中,对整体结构的分析可从形式或语义的角度入手。
形式连接:时间连接;因果连接;并列连接
语义连接:转折连接;递进连接;中心句连接。
诗歌特别是抒情诗歌是通过一些跳跃的意象所构成的特殊语境来显示某种情绪或指向某个中心点,以形成句法上的呼应和语义上的联系。
5文学语言变异研究
a语音变异指作者根据文体的情感色彩或处于某种理论主张的需要,改变语音原有的音调、音韵、对仗、节奏等。
b词汇变异作家在词汇的选用上对规范语言的背离,给人一种迥异的感觉。如“江鸣夜雨悬”(杜甫)。常表现为词汇性质的混淆、搭配、对现有词汇的回避和新词的创造上。
d句法变异即句子的反规范性。首先表现为句式不完整,或句序断裂、颠倒,由此带来语义上跳跃、突兀和空白,还表现为对标点符号的屏弃或活用上,组突出的是无标点语句的出现。
e篇章变异指句群或段落的连接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首先表现为作品的有头无尾或多重结尾,以此打乱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将不相干的事件组合在一起由读者任意组接和发挥。
f语域变异语域指词汇和句子结构对文体的适合性。表现:文学作品大量借用其他语域的词汇;文学文体与其他文体交织。如(美)小冯内古特《顶呱呱的早餐》。
g书写变异指文字的特殊排列,如空页、黑页、不同字体的混合使用,乃至在书写中插入各种图形。
6注意:要善于发现文学语言的诸种变异现象,善于分析这些变异所具有的审美效果和意蕴及它在文学文体的发展和变化上所起的作用和得失,尽可能把握文学语言变异和整个结构的关系。根据文学的审美特征考察这些变异所造成的特殊的表达效果和内在深意,把新奇上升为一种美感。
7.新批评
1新批评的先驱:
艾略特(1888~1965)《传统与个人才能》“非个性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诗人必须承受历史意识,不可能脱离文学传统而真正具有个性。文学作品不是文学家个人情感的表现。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
瑞恰兹(1893~1980)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他认为文学的本质特征是“非指称性的伪陈述”。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主要体现为两点:读者所认可的接受效果;作品所具有的内在必然性。艺术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杂平衡和调和性质复杂且矛盾的语词中所达到的综合效果。
两人都肯定文学是独立自足的客体,主张文学批评应该从作者转向作品。
2理论主张:a文学本体论兰色姆认为,批评应当是一种客观研究或内在研究。“本体,即诗歌存在的现实”,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本源价值,本体论批评就是对文学作品这个独立自足的存在物做客观科学的研究。提出“构架-肌质”论。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写的《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进一步确立了文本的中心地位。文学作品是一个有其自身特征的独立客体,只有在作品中才永存着一种“规范体系”。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文学的性质成为新批评的理论核心。
b语义分析语境理论:传统的理解指的是某个词、句、段与它们的上下问的关系。瑞恰兹扩展了其范围:当时的写作环境的历史的沉淀。新批评认为,一个词的意义体现为“语境中没有出现的那些部分”。
主要批评术语:
含混: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一个语言单位(字、词、句)包含多种涵义并引起多种理解的现象;也可用来指某种修辞手段所产生的多种效果。
反讽:古典时期三种含义:佯装无知;苏格拉底式的反讽;罗马式反讽。布鲁克把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语境能使一句话的意思颠倒就是反讽。
悖论:指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用语说明诗歌语言和结构的各种平面不断地倾倒,从而产生重叠、差异和矛盾的现象。悖论的特征是把不协调的矛盾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如扁舟”,江湖所代表的雄心勃勃与白发所代表的无可奈何,天地的激荡与扁舟的闲适,这种矛盾的心情只有用悖论来表现。
隐喻:分为喻体(一种具体的形象)和喻旨(从形象中引申出来的抽象意义)。隐喻要求二者“远距”“异质”。如何分析作品中的隐喻,威姆萨特:在理解想象的隐喻时
,常要求我们考虑的不是如何说明喻旨,而是当两者被放在一起并相互对照说明时能产生什么意义。
张力:退特《诗的张力》诗歌中有两个经常去作用的因素,外延和内涵。他把外延理解为文词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把内涵理解为暗示意义或附属于文词上的感情色彩。诗的张力就是指诗歌中各种意义的统一体,即在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
3新批评的“细读法”与诗歌分析
细读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结构要素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在阐明各种因素的冲突和张力的基础上把握这首诗的有机统一,即诗中的所以因素都是相关的并围绕着作品的中心悖论展开的。选择作品→分析词语及修辞手段→发现结构上的统一和和谐。
4评价:a完全立足文本、没有主体参与和现实参照的批是不存在的,语言及其意义都有现实的参照物;b批评过程比较琐细,失之整体观照。
8.结构主义批评
1结构主义:即对各种关系的研究。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斯特劳斯解释说,结构主义所要研究的中心课题,就是从混乱的现象背后找出秩序来。他说的秩序是事物的结构关系,包括事物内各成分之间的组合法则和各现象之间的共同模式。
2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运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文学作品的内在秩序和结构模式的研究。
3理论基础:索绪尔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转向整个语言系统而不是个别言语的主张、语言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具有任意性和差异性的符号系统而不外界事物相对应的思想、对语言学研究中共时性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俄国形式主义(1915~1930)是结构主义的先导,主要目标是创立一种独立的专门研究文学性的文学学科。文学性指构成艺术品的手法和原则。艺术内容是不能脱离艺术的形式而独立存在的,它已融合到艺术形式之中。进入文学作品的所以因素都成为形式。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就是将对象从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对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4基本特征:a屏弃主体,标举关系。结构主义的兴起是对存在主义的否定。结构主义屏弃主体论,否认个人和实体具有独立的价值,而注重的上非个人的系统,强调关系重于关系项,人的作用、人的价值都是在关系系统中确立和表现出来的。其突出突出表现在对作家研究的否定上,主张文学本身有一套可供分析的共同模式,文学批评应从文本内部发掘其形式规律,着眼点在于作品中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模式。
b形式就是价值。明确提出文学批评的对象是纯形式的。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任务是发现文本的有效性,目的是要揭示文本这个符号系统内部各种成分构成、组合、制约的关系和规律,而这些形式本身就是价值。在研究中,将叙述文本中的各种叙述方式和以往视为作品内容的情节、人物、环境作为叙事文形式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都可以作分割的非连续性的分析。“进入作品的内容即形式”。
c无信息的规则。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力图超越具体作家作品和时代,以探求支配和制约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和普遍规律。
5结构主义叙事学与叙事文研究
叙事文的结构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叙述方式的研究热奈特《叙事话语》
a叙事结构分析
叙事结构指故事的构成要素和构成原则。
叙事结构分析就是将叙事作品作为一个结构系统,努力阐明该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深层结构,发掘作品的二元对立模式。基本步骤:分解情节、抽象集合。
b视角和叙述这分析
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视角的处理关涉作品语言的表达、情节的组织、意蕴的揭示乃至整个作品的成败。
三种聚焦类型:
非聚焦型:这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并且可任意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
内聚焦型:每件事都严格的按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它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主人公或见证人)的感官去看去听,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获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那样,仅凭接触去猜度、臆测其思想感情。
外聚焦型:叙述者严格的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的动机、目的、思想与感情。分析视角的限制和变化是叙事文视角评论的主要工作。
叙述者即文本中的“陈述行为主体”,“声音或讲话者”,与视角一切构成了叙述。
叙述者的分类:
叙述者与所叙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异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叙述的是别人的故事
同叙述者:是故事的人物,叙述的是自己的或与自己有关的故事
以次要人物或旁观者身份出现的同叙述者形象:拉开了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造成了一定的空白,增加了作品的客观性和层次感。如《孔乙己》中小伙计。
文本叙述层次的不同:
叙述层次:指所叙故事与故事里面的叙事之间的关系,即大故事中套小故事。
外叙述者:包括整个作品的叙述。
内叙述者:叙述故事中的故事,包括故事中人物讲述的故事、回忆、梦等。
内外叙述者的关系:a因果关系:内叙述者通过他所叙述的故事或明或暗地回答外叙述者叙述中的问题,或外叙述者为内叙述者的叙述作出解释;
b语义关系:外叙述者的叙述与内叙述者的叙述在意义上形成类同或类比;内外叙述者也可以在叙事文中只充当推动叙述的功能或担保文本真实性的作用。
叙述者的叙述行为;
自然而然的叙述者:隐身文本之中,尽量不露出写作痕迹,仿佛人物事件自行出现,造成一种如临其境的幻觉。
“自我意识”的叙述者:经常在作品中讨论写作情境,表明书中的人物只是写出来的文学人物,是受叙述者操纵的。
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
客观叙述者:充当故事的传达者,起陈述故事的作用,不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判断。
干预叙述者: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可以或多或少的表达自由地表达主观的感受和评价,除陈述故事外,还具有解释和评论的功能。
c叙事时间分析
叙事文含有两中时间:被叙述的故事的原始或编年时间和文本中的故事时间。
时序:研究事件在故事中的编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文中排列的事件顺序之间的关系。研究三种时间运动轨迹:a闪回:回头叙述先前发生的事情;b闪前:提前叙述以后要发生的事情;c交错:在叙述中将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探讨叙事文中双重时间关系:重建故事时间→分析技巧→段落衔接→分析功能:对比、填充、强化、重新认识。
时限:研究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与叙述长度的关系,也就是叙述节奏的问题。包括五种叙述运动:
等述: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基本吻合
概述: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加快节奏、拓展广度
扩述: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
省略:叙述暂停,故事时间无声流逝
静述:故事时间暂停,叙述充分展开
d叙述话语分析
叙述话语:主要指叙事文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既包括人物自身的讲话和思想,也包括叙述者转述的人物的讲话和思想。
四种话语类型: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
自由直接引语:指不加提示的人物对话或独白。语法特征:去掉引导词和引导,以第一称讲述。叙述特征:抹去叙述者声音,由人物自身说话,在时间、位置、语气、意识等方面均与人物一致。主要运用:人物对话和人物意识活动中。
自由间接引语:一种以第三人称从人物的视角叙述人物的语言、感受、思想的话语模式。呈现的是客观叙述的形式,表现为叙述者的叙述,但在读者心中唤起的是人物的声音、动作和心境。叙述特征:包容了叙述者和人物两种声音。叙述者与人物的融合是其实质。文体效果:增加文本的语义密度;使读者的情感复杂化。
6评价:结构主义所标榜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精神,给长期受着人本主义思潮熏陶的人们带来一股清风。它所表现的对叙事问普遍规律执着追求的宏观意识,使其再0世纪文学批评领域独树一帜。它所倡导的模式化和共时性的主张是其最本质的特点,体现了对文学研究科学性的向往和崇尚。
9.解构主义
11966德里达《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嬉戏》:结构是没有等级的,不存在固有的中心;语言是自由嬉戏的领域;结构是对自由嬉戏的压抑和封闭。
1967《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
“耶鲁学派”: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杰弗里·哈特曼。
保罗·德曼:《盲视与偏见》《阅读的寓言》
2基本理论:
否认超验所指,颠覆在场的形而上学,主张阐释的多样性和不可终结性,构成其基本立场。
a解构逻格斯中心主义
逻格斯中心主义相信有某个终极所指,如存在、本质、本原、真理、实在等等,可以作为一切思想、语言和经验的基础。逻格斯即终极真理。
尼采:重新评价一切价值
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寓所
解构言语/文字的二元对立成为解构理论的基点。
德里达认为距离、缺场、误解、含混是语言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同时文字所具有的任人误解的不可靠性也正从根本处反映了整个语言活动的局限。
“原型文字”是传统的文字概念和言语概念的原型所在,是一切语言现象的先决条件。原型文字是语言的基础,是建构意义的生产模式,跳出了二元对立的框架。他通过瓦解二元独立中的界限和等级进一步解构“逻格斯中心主义”。
b解构主义的几个概念
异延:异,为差异;延,为延宕。异延没有本质可言,它渗入每一个实在和每一个概念之中,构成差异系统的游戏,在表现特征上,异延展示的是差异的踪迹,并表现出强烈的非中心特征。
播撒:指的是文字的非中心特征,播撒是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所有文字都具有自我解构的潜能。
增补:可用来解构指涉二元对立之间的等级转换和消弭的可能性,同时代表了完成和不完满,存在与非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删除下书写
踪迹:踪迹不是一种在场,而是在场分解自身、移置自身,复指涉自身的一种幻想,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因为现实是过去的继续、未来的预设。
这些概念都具有非同义的同义语、非本原的本原的特点,都处于一种永恒的变化中。知识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万物无一不在自我解构中变化延续,并且这些概念向人们昭示,人类对于所有的关于生命、自我、知识的解释都是可能的和可行的。
3解构主义与文学批评
米勒明确指出了解构批评的性质,批评只能是阐释、阐释、再阐释。在阐释活动中,解构主义从不打算建构权威的意义,也不希冀获得最后的结论。解构主义坚持“文本之外一无所有”的观点,其阐释是以文本为轴心的永无止境的阅读,并在每一次阐释中创造出一个新的文本。
4解构批评实践
德里达的“双重阅读”策略:在把握以往阅读的基础上,再有这些阅读背道而驰,其目的是消解关于这部作品的先前阅读的立场和结论,以揭示文本中业已存在的异质性。
德曼的“修辞”性阅读:充分发掘文本中语法和修辞、=字面义而后比喻义之间的抵触、矛盾和冲突,并将逻辑意义悬置起来,使指称变得变化莫测、捉摸不定。
库勒<论解构>总结出五种解构策略:
a颠覆文本中不对称性的二元对立概念或价值上的等级秩序.
b注意搜索那些凝聚不同价值和意义的关键词,从而找出解构文本的契机.
c注视文本中存在的与某种权威解释相异的成分和形式.
d以文本内部的冲突展示对该文本的不同阅读模式的分歧.
e从边缘入手,迂回进攻,以期拆散文本的结构,证明其破绽百出.
5评价:解构批评是一种极具破坏力和革命性的批评思潮.它以大胆的怀疑精神,坚持反传统和反权威,旨在摧毁西方的形而上学机器.它推崇变化,不是走向虚无主义,而是要揭示万物在自我解构中的延续和变换.也不是完全否定结构,而是否定一个具有中心的僵化结构.其革命性还表现在批评中的多元和平等思想.
10.读者批评
1定义;是一种以读者为指向的批评,侧重从读者的角度理解文学及其意义。把读者接受作为批评的主要对象,着重探索读者与作家、作品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决定作用。
读者批评是在现象学和现代阐释学的哲学土壤里,在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和读者反应批评的理论批评时间中生长起来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文学范式的变化。
2特征:a对读者性质的重新认识:读者是整个文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主体,是阅读和产生意义的基本要素。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即使是“藏之名山”之作也是为了“传之后世”。意义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读者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本的社会意义、审美价值乃至潜在的意义都需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得以实现。读者使作品获得了生命。读者是促进文学创作、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读者新的趣味和追求将对作家起到引导作用。
b突出文学文本的未定性: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它们不是自足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波兰)英伽登指出,文学作品包括四个异质而又互相依存的层次:语音现象层、语义单位层、再现客体层、图式化方面层。
“未定点”:在被再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中没有被文本特别确定的方面或成分。
“空白”理论:空白是交流的基本条件,没有空白就没有交流的必要;空白是阅读中不可或缺的积极推动力,它作为读者想象的催化剂,将促使读者补充被隐藏的内容,干预或调整已建立起来的联系。
c强调文学史的接受因素:以往的文学史家认为,把文学的历史简化成作家和作品的历史即生平加作品的编年排列,读者批评坚持认为,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影响和地位是由作品自身的质量和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一部文学史应当是文学接受的效果史,决定作品历史地位和价值的主要因素是读者的接受意识。
“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具有历史性和开放性。
3文学批评的运作范围:a描述阅读经验;b发现空白:要求把文本中的空白上升为阅读的主要对象,读者应有意识地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充分体味文本中那些沉默的因素,分析空白在文本结构和技巧中的作用,用想象和理智去参与文本的创作。
c建构文学接受史:发掘和选择接受文本→重建当时读者的期待水平→寻找其接受上的变迁
d调查文学接受现状。
4评价:读者批评推翻了作者的权威和否定了文学作品的自主性之后又树立了一个新的权威,一个训练有素的权威。这种超常的“读者”形象将会使读者批评重蹈绝对意义的覆辙。读者批评将读者的能动性视为作品产生效果的决定因素,不仅容易导致效果相对论,而且可能促使文学创作越来越迎合读者的需要和兴趣,这是应该警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