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艺流派及批评家

  拜读三联书店张隆溪先生《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获益匪浅,令我对常见但百思不得其解的许多西方文学评论流派及观点有了系统的认识,现摘录下来,权当抛砖引玉。
西方文艺理论简介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将文艺起源狭隘地归结于性欲(libido)的压抑,由此产生的愤怒与痛苦。
◆泛性欲主义是精神分析派批评的特点,也恰恰是其缺点、弱点。
◆精神分析把人的自我探索推进到无意识领域。
新批评(形式)

◆作品本体的崇拜。
◆区别于传统批评实证主义,一味追求时代、种族、环境等联系。
◆艺术的真实不等于客观事实(只要效果统一、前后连贯、具有"内在必然性“internalnecessity)。
◆理查兹和艾略特肯定了文学是独立的艺术世界,目光从作者转到作品,把作品看成独立存在的实体的文学本体论,可以说就是新批评最根本的特点。
◆避免两种迷途:意图迷途(intentionalfallacy)感受迷途(affectivefallacy)
◆作品诠释:细读式分析-->形式
◆形式主义局限性:形式分析局限于抒情诗,包括17世纪英国玄学派、庞德、艾略特、叶芝等现代派。

俄国形式主义与捷克结构主义

◆雅各布森:文学研究对象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文学作品的特殊性不在内容,而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的安排组织。文学性仅在于文学的形式。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陌生化(施克洛夫斯基)
◆"故事"-->"情节"
◆局限性:"艺术独立于生活"
◆穆卡洛夫斯基(布拉格学派)--区别于"形式主义"。
◆文学语言不是普通的语言符号,而是"自主符号"。
◆文学作品和文学史中,存在着艺术的自主功能和交际功能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审美价值是作品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参考书目:胡塞尔现象学与接受理论、当代接受美学

神话与原型批评◆反对"新批评”的琐细
◆注意的不是作品而是作品之间的联系,从宏观上把全部文学纳入一个完整的结构,力求找出普遍规律,使文学批评成为一种科学。
◆文学的内容可能因时代变迁而不同,但其形式却是恒久不变的,各种程式、原型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的神话和仪式。
参考书目:弗雷泽《金枝》卡尔-荣格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人类学
◆把语言学的术语和方法应用到语言之外的各个符号系统,归根结蒂是要寻求思维的恒定结构。
◆Ferdinandde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为结构主义奠定基础的重要著作。
◆“二项对立”(binaryopposition)原理
◆语言的“横组合”(syntagmatic)“纵组合”(paradigmatic)
◆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分析对叙述体文学研究的影响不可低估。神话思维有具体逻辑。
结构主义诗论

◆雅各布森语言分析
◆卡勒论诗的程式(法国结构主义者耶奈特)
◆诗的非个人性impersonality
◆诗的整体性totality
◆诗必有意义significance
◆雅各布森强调语言特性,卡勒重视阅读过程中的程式和假定。

结构主义叙事学
◆RobertFrost把诗定义为“在翻译中失掉的东西”。
◆意大利谚语traduttore,tradittore(翻译者即反逆者)
◆俄国学者弗拉基米尔-普洛普对童话进行的分析
◆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分析<一组神话的逻辑形式>
◆托多洛夫在《〈十日谈〉的语法》中:
1.注重文学语法-->注重文学的阅读
2.语言结构本身-->读者的活动==>走向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遗产:注意采取多角度和比较,注意作品与其他作品联系,寻求普遍性的结论
◆严重局限:
1.按语言学模式总结出来的叙述的语法,不可避免忽略决定每部作品艺术价值的具体形式,不可能对作品做出审美的价值判断(与新批评相对)
2.把作品基本结构看成自足的系统,忽略其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与实证主义相对)
3.寻求先于叙述而存在的基本故事.带有超验的色彩,离文学的具体性越来越远,脱离文学中丰富的内容。

后结构主义的消解式批评deconstruction
◆罗兰-巴尔特对追寻基本结构的批评:妄想在蚕豆中见出一个国家(《S/Z》)
◆雅克-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的批评
◆逻各斯中心主义认定在语言表达之前先有明确的内在意义。语言文字只是外在形式:意义好像灵魂,语言象粗俗的肉体,或者意义象存在的肉体,语言只是它的服饰。
◆互文性(intertexualite):构成本文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本文之外的其他符号相关联,在形成差异时显出自己的价值。没有任何本文是真正独创的,所有的本文都是“互文”(intertext)。
◆“互文性”最终要说明的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总是超出本文范围,不断变动游移。
对比:
◆结构主义者设想有一个超然结构决定符号的意义,成为意义的根据或中心,并且力求对这个结构作出客观描述。
◆后结构主义者却否认任何内在结构或中心,认为作品本文是一个“无中心的系统”,并无终极的意义。(巴尔特:无穷层的葱皮)
◆多种意义的可能性,不是限制理解,而是语言的解放。导致阐释的多元论和相对主义,导致对读者和阅读过程的重视,而符号的游戏观念还暗示一种享乐主义的审美态度。
◆作者已死(罗兰-巴尔特):“互文性”概念彻底破坏了文学独创性的幻想,也就推翻了作者的权威。本文的意义并不在它本身,而存在于读者与本文接触的体会中。
◆作品本文越多为读者的体会留出余地,就越是令人满意。巴尔特把文学作品分两类:1.巴尔扎克式传统写实主义小说,“可读的”(lelisible),只给读者留下“接受或拒绝作品的可怜的自由”;2.另一类以法国“新小说”为代表,读者不能被动接受,却必须积极思考。“可写的”,(lescriptible),读者参与了写作活动。
◆消解批评往往指出作品本文的自我消解性质,论证不存在恒定的结构和意义。
◆局限性:后结构主义的消解论有一种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倾向,在阅读时逃避到享乐主义的快感中去,也就不足为怪了。
把作者和读者绝对地对立起来,宣称“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不免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否定作者,把作者所处时代、经历与作品联系完全切断,使文学批评成为一种极端的形式主义,这也是新批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都摆脱不了的局限。
◆问题在于其根本否认意义的明确性,过分夸大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
传统的阐释学
◆哲学基础:胡塞尔现象学,追求恒定不变的抽象本质的柏拉图式唯心主义。
◆Hermes是神的信使,既是雄辩者的保护神,又是骗子和窃贼的保护神,象征理解和阐释的种种问题和困难Hermeneutics(赫尔墨斯之学,阐释学,诠释学)
◆德国神学家、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德国哲学家狄尔泰“生活表现”观点。
◆狄尔泰:“阐释活动的最后目的,是比作者理解自己还更好地理解他”。
◆例:阐释学的不同理解Hamlet歌德:一个具有艺术家的敏感而没有行动力量的人的毁灭。
柯尔律治:一个象哲学家那样耽于沉思和幻想的人的悲剧。
弗洛伊德:OedipusComplex
◆意义(meaning)只能是作者的本意,解释者由于自己环境的影响,对作者本意的领会往往可能有偏差,只能叫意味(significance)。
◆客观批评的困难在于事实上无法完全证明其为客观批评。
◆赫施为代表的似乎唯理主义的批评理论,有转化为反理性的神秘主义的可能。
阐释学与接受美学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阐释不只是一种诠释技巧,他把阐释学由认识论转移到本体论的领域:任何存在都是在一定事件空间条件下的存在,即定在。超越自己历史环境而存在是不可能的。存在的历史性决定了理解的历史性。阐释是以我们已经先有、先见、先把握的东西为基础。
◆波兰哲学家RomanIngarden认为文学作品的本文只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留有许多未定点,只有在读者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表现出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萨特(1905-1980)
  法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作家、文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文学意味着介入:保卫自由作家必须揭露社会生活中种种非正义的异化(物化)现象;作家要尊重读者的自由。
  法兰克福学派本杰明(1892-1940)德国著名文艺评论家现代艺术生产力:现代艺术世俗化的革命力量艺术创作技术构成了艺术生产力,艺术生产者和艺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组成了艺术生产关系现代艺术:现代人的神话(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或反讽的乌托邦(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阿尔多诺(1903-1969)德国艺术已经进入它的没落时代: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否定的艺术与艺术的否定:为现代主义艺术辩护否定的艺术即反抗流行艺术或大众文化的非艺术即现代派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灭亡”“艺术对于社会是社会的反题”真正的艺术具有以下特征:真正的个性化;表现现实的无希望性;表现生命的痛苦、社会的不人道和现实的丑恶,不致沦为虚伪的意识形态;反对任何功利目的,不致成为商品或赢利的工具;通过其组织构造的摧毁表现艺术的真实内容,指向不同于现实的异样的现实或第二现实。阿尔多诺认为,艺术对社会的否定是借助于否定艺术现有的词汇、语音和结构来实现的彻底摧毁艺术的和谐均衡统一的外部形态,创造出一种变形的破碎的艺术结构。现代派艺术以特有的形式体现了否定的批判的性质:宁愿极端的丑,不要虚假的美。
马尔库塞(1897-1979)
  论艺术的特质:艺术这个概念应当用永恒的审美品质来说明;美学形式、自主性和真实性是相互关联的;艺术有其特定的肯定与否定方面,这一方面是不能同社会生产过程相协调的,艺术的基本潜能恰在于它的意识形态性格,在于它对经济基础的超然关系;坚持内心的真实和权利并非一种资产阶级价值;主观性把个人实现自身的场所从行为原则和利益动机的领域转移到人的内在的热情、想象、良心的领域,依次来否定当前流行的资产阶级价值,并且主观性还努力突破内心世界,闯入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世界,成为与资本主义物化抗衡的一种政治力量;艺术既不能脱离既存现实,也不能简单的模拟既存现实;借助于美学形式艺术创造了一个比“现实本身更其真实”的虚构世界并以次来控诉既存的现实世界因而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唱反调的力量;艺术创造了推翻经验的独特作用的领域:艺术所构成的世界被认为是在既存现实总被压抑被歪曲的一种现实;
  艺术的职能:维护、解放和高扬人的主体性,改造人的感觉、想象和理智;艺术应当着眼于解放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到压抑和摧残的人性;艺术凭借其超历史的普遍真实诉诸一个超越特定阶级的普遍人性。机、即原始精力的领域亦即性欲能力和破坏能力的领域,艺术就是要使这种生命潜能获得解放;艺术对人性真实内容的描写必须“风格化”,必须经过艺术的“塑造”,“艺术品只有作为自主的作品才能在政治上达到目的。美学形式对于艺术品的社会职能是至关重要的。形式的特质否定了压抑人的社会的特质。”在艺术中必然有一种妄自尊大的成分:艺术并不能把它的幻想变成现实。它仍然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在艺术作品中,仅仅表现了一种心满意足的一刹那的回忆;艺术总是按照增进人类追求幸福的潜能的原则改造社会和自然。艺术表现了一切革命的最终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阿尔都塞(1918-)
  法国著名哲学家。意识形态生产出艺术:把意识形态表述为“对个体与现实存在条件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艺术不等于意识形态又离不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孕育艺术之母,艺术与之打交道的并不是它本身所特有的现实,而是意识形态的现实。任何艺术家的自发的语言都是意识形态的语言,是用以表达和产生审美效果的活动的意识形态.但是艺术的特殊职能是通过意识形态生产来同现存意识形态的实在保持距离,以便使人看破这种实在。
  “依照征候的阅读”:没有明确说出、但却埋藏在原文中、构成第二个“沉默的论述”的空白之处。艺术作品只是“暗指”着意识形态,受制于意识形态又与它保持着距离,这为揭露文艺中意识形态内涵提供了可能。在艺术的“空白”、沉默和“不在”中揭示了深刻的文学意义,通过科学的分析去掌握真实,窥破意识形态的屏障,用科学对意识形态的神话和谎言进行严厉的批评。关于文艺的见解:文艺介于意识形态和科学之间,文艺有助于人们认识意识形态结构,从而达到对社会和个人的真实存在的科学的认识。
马契雷
  文学创作是一种生产劳动;文学作品的结构是一种“离心”的形式:作品的形式永远是“离心”的、“不规则”的、“不完整”的,作品没有中心的要素,只要含义的不断冲突、歧异和消散。文学批评的职能是使作品中的沉默之处“说话”;批评的要义在于阐明作品内涵的冲突和空白;批评的关键在于科学分析,使作品中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而造成的盲点放出光彩,让沉默之处发出声音,从而揭露出意识形态对于历史真实的掩蔽性和伪答性。“托尔斯泰的沉默是雄辩的”----列宁
哥德曼(1913-1970)
  作品的内在结构与社会集团的世界观精神结构有一种异体同形关系;小说的结构变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阶级结构和经济结构)变化同构对应。
狄尔泰(1833-1911)
  德国历史主义哲学家。阐释是人类沟通自己与过去历史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可靠的阐释应当是通过文字重建作者当时生活,达到对于过去历史的认识的阐释。
  阐释的循环:是指阐释者对一个文本整体意义的理解,必须通过局部词句的理解来完成,但有必须假定有了对整体的理解为前提。这是一个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循环论证的过程。他认为阐释者在文本阐释过程中尽量排除自身经验中的主观成分,消除自我,努力重复、作者写作时的意向,就能相对的克服阐释的循环,最终把握作者原意。
赫斯
  意思类型是衡量“意义”有效性的标准,指一部作品可能引出不同理解的意思范畴,它不仅包含作品整体的“意思”,而且也包含把握意思必须遵循的规则。
  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
  世界由于人的存在已不再是一个外在的客体,而是一个人参与了其意义建构的永远不可能被客观化的人的世界。世界因为人的存在才具有意义。而人的存在又总是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的存在,因此对于人来说,世界的意义总是无法穷尽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理解也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认识论的问题,它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对话方式,是人的存在的一个部分,是一种“此在之为能在的存在方式。”
  阐释活动中,主体先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主体先结构由“现有”、“先见”、“先行掌握”构成。“先有”指阐释者在阐释之前一先行具有的理解,是阐释的先导;“先见”指在先行理解指导下阐释者先行见到的对象的可解释状况,“阐释向来奠基在先行见到之中”,解释对不在先见范围内的内容不做反应。“先行掌握”指先见中已经保有的并将在解释活动中运用的已经准备好的概念方式。
伽达默尔(1900-)
  构成全部解释的基础:两个“视界”,一个由解释者自身的“成见”出发形成的对作品的预想和前判断,一个则是作品本身置于其中的“历史视界”,是文本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构成的一种现存的连续性,包括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文本所做的一系列的阐释。理解也就发生在这两个“视界”的融合过程中。一个文本的意义永远是相对的,不可能为作者的意图所穷尽,而总是由阐释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乃至全部的历史所决定。
伊塞尔
  “作品”产生于读者与文本的相遇和交流过程中,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创造的产物。两个极端:一是把作品本意看成是唯一“正确”的客观主义;一是只强调读者作用而对作品作出随意解说的相对主义。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更为合理的“点”。由此,他确立了接受理论研究的三个领域:处于潜势的文本、阅读中的文本、文本的传达结构。文本是一个充满各种潜在因素而有待于作者在阅读活动中加以具体化的结构。两个概念:“暗隐的读者”、“空白”。空白即是文本结构中文本自身未作说明因而读者也不易察觉的联结点。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就在这些“空白处”发生。阅读,从其终极结果看,是提高读者自身意识的手段。
  卷后语:从发展中的女权批评和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看后现代主义西方文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