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

  学习提示:本章首先概述了1956年“双百方针”前后文艺界的思想冲突,“双百方针”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的主要成果。这一阶段,又被称为“百花时代”,是十七年时期一个难得的也是极为短暂的时期,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自反右派运动开展以来,政治运动接连不断,
文艺界便越来越向左倾发展。由于这些原因,也导致了那一时期的作家创作上复杂局面:“干预生活”之作;身处逆境的“地下写作”;诗学与政治、时代共名理念与个人人生感受之间的矛盾和困惑。学习本章,就要理清自“双百方针”提出以后直到文革的爆发文艺运动和文学思潮发展的轨迹,进而把握其演变的规律,汲取其经验教训,深入思考政治运动和政策的变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多么直接、多么重要。
 第一节 “双百”方针前后的文艺界思想冲突(阅读教材90--97页)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国内国际背景
   “双百”方针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早酝酿于1956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在1956年5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正式将这一方针公开提出。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由北京知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参加的会议上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中对这一方针进行了权威性的阐述。陆定一的报告标志着“双百方针”的正式开始实施。
   这一重大方针的提出,有着国内国际的具体历史背景。从国内来看,对阶级斗争状况的估计,对中国面临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的理解,以及对知识分子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评价的变化,是“双百方针”提出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就国际形势来看,5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也是“双百方针”产生的重要背景。特别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群众性事件,都对中国决策者们冲破苏联模式的立场,加快寻找中国式道路的探索,逐步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以自由讨论和独立思考来繁荣科学和文化事业,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办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避免因这种矛盾处理不当而产生对抗。具体到文艺领域,苏联文艺政策的调整和文艺思潮的变动对中国也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解冻文学”思潮的兴起,一批在30年代以来受到迫害的作家被“平反”和恢复名誉,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官僚主义、文学创作模式化和“虚假”作风的质疑,显示了苏联文坛的一种企图“复活”俄苏近、现代文学另一种曾被掩埋、被忘却的传统的努力,这也激发了中国作家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的传统的重新认识,它与国内政治形势和社会变化一起,共同构成了“双百方针”提出期间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文化背景。
   二、“双百”方针的提出--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尝试
   “双百方针”的提出,体现了在人民共和国的新体制下和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国家最高决策者对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显然包含了倡导科技学术和文艺创作自由的努力,但它的表达方式却又是“含混的诗意化”的,它之所以不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来保证文艺和学术的自由,而要采取文学性的语汇来表达、采用政治宣传的方式来展开,本身就包含了政策制定者的暧昧、犹疑心态。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此处略,详见教科书92页)。
  三、“双百”方针的成果及其原因
  “双百方针”提出后,在1956年初到1957年春夏之交近一年半的时间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创作和理论批评界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详见教科书93--95页)。
  四、“百花时代”的结束
  然而,到1957年夏季政治形势突然发生了逆转,“百家争鸣”突然变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家”的阶级斗争,“双百方针”竟然被曲解为“引蛇出洞,聚而歼之”的政治斗争手段,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风暴使得“双百方针”提出后出现的繁荣局面很快结束了。在全国被打成“右派分子”的有55万人之多。文艺界是重灾区,一大批作家、艺术家、批评家如丁玲、冯雪峰、艾青、王蒙、陆文夫、刘绍棠、宗璞等等均在其列。从此,他们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丧失了起码的政治权利,被打入生活的底层,直到20多年后才陆续得以平反,遭到批判的作品才作为“重放的鲜花”而再次开放在中国文坛。
  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结束后,紧接而来的是1958年的“大跃进”及其“新民歌”运动,为“大跃进”推波助澜,完全违背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此后,文艺便随着政治运动的日益左倾而逐渐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历经1959年的“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60年代初“阶级斗争理论”的提出,批《海瑞罢官》等一系列事件之后,终于拉开了文革的序幕,使文艺界陷入灭顶之灾。其间,尽管对文艺政策作了调整,但其实际成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五、五十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创作概况
  在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体制化和调整过程中,作家们居于不同立场的选择,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体现为对矛盾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的表现方式,文学船做大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颂歌型的主流文学:郭沫若、何其芳、刘白羽、杨朔、贺敬之等人的颂歌型诗文。
  2、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文学为武器,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如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等。
  3、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的牵连及已经被残酷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而被无情地置于敌对地位打入社会底层的作家的创作,如绿原《又一个哥伦布》曾卓的《有赠》及张中晓《无梦楼随笔》等。
  4、有的作家在歌颂主旋律与抒发个人声音之间所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势必会在文学创作中留下印迹。如穆旦《葬歌》、《九十九家争鸣记》,郭小川《望星空》、《致大海》及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等,都典型地体现了当时文学创作中存在的诗学与政治、时代共名理念与个人人生感受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现象。
      第二节  新的矛盾和困惑:《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王蒙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时曾这样说:最初写的时候,“想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写几个有缺点的人物,揭露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一是提出一个问题,像林震这样的积极反官僚主义却又常在'斗争'中碰得焦头烂额的青年到何处去。”小说发表以后,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广泛的关注和不同的评价,仅《文艺学习》的讨论从1956年第12期到次年的第3期就受到稿件1300多篇,足见其影响之大。在讨论中,观点不尽相同,甚至常常是对立的,主要围绕作品的主题、刘世吾、林震等人物形象而展开。进入新时期以来,对其研究仍在继续,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和观点,本节的论述即是其例。那么,到底如何看待这些观点和见解?如何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人物形象和情感基调、艺术特色?是我们要深入讨论的问题,请同学们围绕以下参考题目,在认真阅读原作和了解研究成果及其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下列讨论题中任选一题,并写成2000字左右的小论文进行课堂交流。
  1、如何准确把握作品主题意蕴的丰富性?
  2、林震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有何现实意义?
  3、刘世吾是一个官僚主义者的形象吗?他和当下反腐败小说中的官僚主义者有无不同?
  4、如何看待林震和赵慧文的关系?她对主题的表达有什么意义?
  5、作品初步显示了王蒙小说创作的哪些特点?
第三节  思想者的苦恼:《望星空》
  一、“战士诗人”郭小川及对当代文学的贡献
  郭小川是中国当代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体现在两个方面:政治抒情诗和叙事诗。无论在思想内容的开拓还是形式的探索方面,都为当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几十年的革命经历、生活道路和创作生涯,赋予了它既有战士的性格,也有诗人的气质,既有符合时代共名的纵情歌唱,又流露出诗人在特定年代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但这一切都是发自诗人内心的真实声音。惟其如此,使他和同时代的其他诗人判然有别。从他的创作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激昂奋发、豪迈奔放的情感基调,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刻的哲理内涵,革命战士的开阔胸怀、威武不屈的性格,严于律己的崇高思想境界,勇于面对现实、时刻迎接挑战的生活姿态......他的诗既是“颂歌”,也是战歌。也因此而享有“战士诗人”的美誉。郭小川对于中国新诗的贡献还在于,诗歌形式的多方面探索。首先,在诗歌体式上,博采众家之长而不拘泥于一格,从早期的“楼梯式”如《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到“民歌体”如《青松歌》、《大风雪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大胆吸收元、明散曲入诗,写出了《雪兆丰年》、《春暖花开》等,句式更加凝炼短小,格调清新明快,节奏强烈鲜明,令人悦目赏心,为新诗的民族化、群众化竖起了一座丰碑;随着诗人语言技巧的上达,为了更加适应抒发激越情怀的需要,他又撇开了已运用自如的短句,成功地创造了独特的“新辞赋体”,如《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篇,标志着他的诗歌艺术形式的成熟,也为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其次,在表现手法上,一是构思独特,不落俗套,如《乡村大道》由普通的“乡村大道”生发开去,在无人走过的地方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长远而又曲折、宽广而又坎坷的乡村大道,原来如同生活的大道、人生的大道、革命的大道!二是想象丰富奇特,纵横驰骋,往往从现实的描绘之中,展开想象的彩翼进而生发出新奇而突出的想象,如《甘蔗林--青纱帐》,诗人用两个时代的不同色彩,汇合成一幅巨大的历史图画,把南方的“甘蔗林”和北方的“青纱帐”这两个看似十分平常的事物,通过诗人感情的纽带把他们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展开了纵横驰骋的想象,从香甜而严峻的甘蔗林,遥远而亲近的青纱帐,联想到我们的生活和事业,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赋予它们以壮美的象征意义和理想光辉,使人从普通的事物中,无处富有革命意义的深刻哲理。三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比喻形象生动,如《厦门风姿》(二):“真象海底一般的奥秘啊,真像龙宫一般的晶莹,那高楼,那广厦,都仿佛是由多彩的珊瑚所砌成。”起兴贴切自然,如《祝酒歌》:“三伏天下雨哟,雷对雷;朱仙镇交战哟,锤对锤;今儿晚上哟,咱们杯对杯!”多用排比,富有气势。如《三门峡》、《团泊洼的秋天》等。在语言的运用上,精雕细琢,刻意求工。他善于在现代口语的基础上,从民歌和古典诗词中吸取养料,经过提炼和加工而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群众化、民族化的诗的语言,音调铿锵有力,韵脚疏密得当,短诗一韵到底,长诗则随情绪和层次的变换而换韵,流畅自然,抑扬顿挫,和谐动听,适于朗诵,具有音乐美和节奏感。
  综上,郭小川之于中国新诗的最重要意义在于,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式--新辞赋体(也称“郭小川体”),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给当今诗歌创作以有益的启示,充分表明中国新诗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
  二、《望星空》--个人与历史复杂关系的真实体现
  《望星空》在郭小川整个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首典型地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表面看来,它与当时盛行的那些政治抒情诗有着一幅相似的面孔,但细细分辨,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与巨大的历史洪流之间矛盾的敏锐感受。在当时的时代共名的观照下,郭小川强烈地意识到个人的抒情,个人情感的迷失与软弱,最终必须汇入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只是这种汇入在郭小川这里并非那么轻而易举,它充满着矛盾、痛苦,而又对这种矛盾与痛苦的敏感体验和有意无意的表现,正是郭小川的大部分政治抒情诗的思想与艺术特点,也是当时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真实心态的写照。
  《望》诗本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从创作的最初动机而言,它与当时流行的“颂歌式”政治抒情诗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与当时沸沸扬扬和“大跃进民歌”也有共同的情绪背景。在诗人的理性意识中,《望》是以比较曲折、形象的艺术手法,歌颂“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歌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却明显地体现了感受与理念,诗学追求与政治要求之间的矛盾。在理智上,这首献给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的《颂歌》,是作者对时代潮流总体认同的一种表现,但这一颂歌与同时代的其它颂歌相比,体现了明显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色彩。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矛盾的文本,从中可以折射出时代思潮状况和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
  全诗长达230行,分为四章,从情感的起伏和内容的展开来看,明显的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无垠的星空时所感受到的人生的短暂与微小,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其情感基调明显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明朗乐观豪迈,而赋予感慨甚至惆怅,但他所拥有的理想主义又使得这种感慨并不流于消沉。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境界豁然开朗,“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用以衬托人民大会堂的壮丽辉煌,诗人的幻想也回到现实的时空,由衷的体察人生的壮丽,尽情抒发战士的豪情壮志,并对前半部分的诗思提出诘难,对人生的浩叹转而成为对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一个铺垫。
作者欲扬先抑,展示了一个在当时显得较为深刻、别致的思考过程和角度:不囿于现成流行的观念,注意表述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峻性、斗争的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感情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并尝试以一种超越局部时空限制的视界,已达到当代诗歌位曾达到的深度。
  同时,使人在这里还触及到了个人、时代历史潮流与宇宙恒常之间的复杂关系,写出了个人和时代环境的矛盾与冲突:在恒常的自然与浩瀚的宇宙面前,个人和历史都显出它们的有限。进而赞美星空的“万寿无疆”、“无穷无尽,浩浩荡荡。”当然,在表面上来看,这是为后半部分赞美人民大会堂、天安门灯火的辉煌,进而突出“人定胜天”的主题作铺垫,但这种在体认时代思潮对个人的超越和挟裹的同时,敏锐地感悟时代大潮和历史有限性的表述,在50年代,仍然是十分可贵和少见的。在理智上,诗人是在为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唱出的一曲颂歌,但情感的表达却似乎于这一主题有所偏离,与其他颂歌相比,便体现了明显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色彩。同时,也使得诗人真实的人生感受与理念之间形成了矛盾,前半部分的“抑”与后半部分的“扬”之间,即前半部分对生死存亡的重视与感慨和党是一片乐观的时代气氛是很不协调的,在前半部分对星空的超越性表现之后,后半部分的反驳确实显得有点苍白无力,前后的矛盾终究无法解决。《望星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矛盾的文本,从中可以折射出时代思潮的状况和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
    第四节 受难者的炼狱之歌:《又一个哥伦布》和《有赠》
  一、绿原和曾卓--炼狱的受难者
  同属“七月派”诗人,经历大体相似:籍贯湖北,同年出生,40年代受胡风影响和提携开始诗歌创作,50年代同受“胡风案”牵连陷入冤狱,几乎同时获得平反,恢复自由,都创作了一些有影响的诗篇。代表作《又一名哥伦布》和《有赠》都是经历了囚徒生涯的秘密写作,20年之后才得以公开发表。当然创作风格各不相同。
  二、《又一名哥伦布》解读
  这首诗创作于1959年的秦城监狱,当时他被作为“胡风分子”饱受牢狱之苦,他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创作的权利,伴随着他的是痛苦、孤独、绝望。但他的思想,他的诗思却是“四堵苍黄的粉墙”所挡不住的,他以坚强的毅力刻苦学习,自修了德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翻译了德语文学作品,成为著名的翻译家。长期的监狱生涯,锻炼了他在逆境中冷静思考的能力,马恩原著的大量阅读则大大地增强了他深沉的思辨能力,在狱中创作的诗歌便是思想的形象体现和情感的高度浓缩。
  《又》是运用对照的方式,刻画了500年前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和20世纪50年代身处逆境的中国的“哥伦布”。他们都是“告别了亲人,告别了人民,甚至告别了人类”。但是所不同的是,500年前的哥伦布是自愿走上探险的道路,其实现自己的理想,显示出一种征服自然力的积极自由境界,尽管他“衣衫褴褛,然而精神抖擞”,因为他“坚信前面就是印度。”
  三、《有赠》解读
  同时自身经历和体验的艺术记录和表现,不同于绿原《又》那么凝练和冷静的思辨,再增着笔下则更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正如诗人牛汉所指出的:“他的诗即使是遍体伤痕,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不论写青春和爱情,还是写寂寞与期待,写遥远的怀念,写获得第二次生命的重逢,读起来都可以一唱三叹,可以反复的吟咏,节奏与意象具有逼人的感染力,凄苦中带有一些甜蜜,极易引起共鸣。他的诗句是温润的、流动的:像泪那样湿润,像血那样流动。”
  四、《又》与《有赠》--苦难时代的忠实记录(略)
  思考与练习:
  1、“双百”方针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百花时代”的文学创作体现为哪几种情况?
  3、《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题意蕴是什么?
  4、如何认识林震的形象及其意义?
  5、《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初步显示了王蒙创作的什么特点?
  6、《望星空》如何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是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7、为什么说《有一个哥伦布》和《有赠》是“受难者的炼狱之歌”?
  8、《又一个哥伦布》和《有赠》与当时体现时代共名的主流文学(颂歌型)相比有何特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