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40年代戏剧

  一、广场戏剧
  1、抗战初期为动员人民救亡需要创作的适宜广场演出的戏剧,进一步推动了戏剧的民族化。出觋了街头剧、活报剧、茶馆剧、朗诵剧、游行剧、灯剧等,反映抗日斗争现实,具有宣传鼓动作用,易于被群众接受。如《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好一计鞭子)风行一时。
2、革命根据地的秧歌剧到新歌剧
  《延讲》发表后,鲁艺秧歌队创造的秧歌民间艺术形式演出,出现了《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惯匪周子山》等新秧歌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歌剧的试验,形成了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作《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等。
3、40年代末学生运动中的活报剧。
4、  现场演出的戏剧。
   二、剧场戏剧的兴起
  1、历史剧创作:夏衍和熊佛西的《赛金花》,宋之的的《武则天》,阳翰生的《李秀成之死》,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桃花扇》,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
2、知识分子题材
  于伶的《长夜行》,吴祖光的《少年游》、宋之的的《祖国在呼唤》、夏衍的《法西斯细菌》、陈白尘的《岁寒图》等。主要写普通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3、讽刺喜剧
陈白尘的《魔窟》、《乱世男女》、《后方小喜剧》、《升官图》等。
老舍的《残雾》、《面子问题》。
  袁俊的三个故事(《小城故事》、《边城故事》、《山城故事》),《美国总统号》等。
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
三、沦陷区的剧场戏剧
  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戏剧演出,创作上趋于市民化。创作、改编了一批受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本。
政治运动催生的戏剧如:郭沫若的《屈原》,阳翰笙的《天国春秋》
杨绛的《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
四、重要剧作家
  夏衍(1900-1994):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县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广泛涉猎外国文学知识,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党领导的革命文艺运动,成为职业革命者。解放后,夏衍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务,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电影、戏剧艺术做了大量工作。
  主要剧本有:《赛金花》、《上海屋檐下》、《一年间》、《心防》、《水乡吟》、《芳草天涯》等。《上海屋檐下》是其代表作。
  夏衍戏剧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真实性是夏衍戏剧的突出特征,他善于选取平凡的人物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展示时代风貌,自然、平实的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
  夏衍戏剧注重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环境的象征性。
  戏剧的结构呈现出散文化特征。

第二十二章  40年代散文
  一、报告文学
  1938年前,报告文学占了主流,及时的反映战况,通俗易懂。
  主要有:丘东平的《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丁玲的《孩子们》,徐迟的《大场之夜》,碧野的《北方的原野》,姚雪垠的《战地书简》等。
二、杂文
  对鲁迅杂文传统的继承。
聂绀弩的《历史的奥秘》、《蛇与塔》。
秦似的《感觉的音响》、《在岗位上》。
冯雪峰的《乡风与市风》等
三、小品文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何其芳的《星火集》等
  巴金的《梦与醉》、《黑土》、《无题》等
  沈从文的《湘西》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