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论说文

  概说

  王恽撰刘祁《挽诗》云:“道从伊洛传心事,文擅韩欧振古风。”1 而戴良撰《夷白斋稿序》有云:“其摛辞则拟诸汉唐,说理则本诸宋氏”,2 所说虽止于虞、揭、柳、黄等几家盛世之文,但也是有元一代总的为文风尚。这里“摛辞则拟诸汉唐”,有不同于“文擅韩欧”者,元代也确有个别作者主尊唐并进而有文宗典诰、直承秦汉的追求,但并非主流;3 有元一代的总体倾向是主张唐宋古文并尊的。而“说理则本诸宋氏”,就完全是“道从伊洛”了,在这一点上是有了共识的。所以说元代之文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是承袭了唐宋以来古文的传统,二是接受了宋儒道学的传统,即所谓“道从伊洛”,“文继韩欧”。深受宋儒道学影响,是元文的最大、最显著特点。鲁迅曾说:“宋曾以道学替金元治心”,4 辽金之文,都受宋之道学影响,元代更不待言。元代的几辈作者如郝经、许衡、姚燧、刘因、吴澄、虞集等,都深受道学的影响。因此,元代之文多为儒者之文,讲性理、论道学之文多,即使一般的文章也深深地沾染上了道学气,尤其在论说文一类中相当明显。由于元文与理学结合得如此紧密,以致明初宋濓、王祎主修《元史》时,将传统二分之《儒林》、《文苑》合而为一,总称《儒学》了。在《元史?儒学传序》中有曰:“前代史传,皆以儒学之士,分而为二,以经艺顓门者为儒林,以文章名家为文苑。然儒之为学一也,六经者斯道之所在,而文则所以载夫道者也。故经非文则无以发明其旨趣;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由是而言,经义文章,不可分而为二也明矣。元兴百年,上自朝庭内外名宦之臣,下及山林布衣之士,以通经能文显著当世者,彬彬焉众矣。今皆不复为之分别,而采取其尤卓然成名、可以辅教传后者,合而錄之,为儒学传。”5 宋、王都是元散文家黄溍、柳贯的学生,因此儒学传序中表明的文道统一的观点,正是在元代占主流地位的散文观念,也正反映了元文异于前代的道文空前统一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