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接受中国的崛起(上)

作者:查默斯.约翰逊




  四十年前,当我刚刚开始在中国和日本国际关系领域中任教时,赖世和(Edwin O. Reischauer,一九一○——一九九○。美国的日本研究权威,曾任美国驻日大使、哈佛燕京社社长及哈佛大学讲座教授——译者注)曾说,“我们一九四五年胜利的一个最大成果是永久性地解除了日本的武装”。说来奇怪,自从一九九一年冷战结束、尤其是自小布什当政以来,美国则竭尽全力怂恿甚至敦促日本重整军备。
  这一发展加深了亚洲两大强国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敌意,阻碍了和平解决台湾和朝鲜这两个中国及朝韩内战遗留下来的难题的可能性;同时,为中美之间可能的进一步冲突埋下了伏笔。而在这一冲突中,美国的败势几乎是不容置疑的。令人怀疑的是,华盛顿的理论家与好战分子们是否清楚他们所释放出来的将是什么?一种可能的对峙:一方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工业经济体系——中国;而另一方则是尽管处于衰退却仍是世界第二强的经济实体——日本。这一对峙可能由美国一手造成,亦很可能把美国国力消耗殆尽。
  必须声明的是,在这里我在东亚范围内讨论的并不是布什、切尼所倡导的政权递嬗之类的小战争。上一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富裕而业已确立的强权(英国和美国)面对新兴的德日俄权力中心不能以平常心进行调适,结果导致了两次血腥的世界战争、俄国和“西方”之间四十五年的冷战以及无数反对欧美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如发生在越南的长达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的战争)。
  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上世纪在世界权力结构变化中不能自我调适的致命伤是否能够被克服?对此,迄今所见的迹象都是不容乐观的。美国和日本作为今日之富裕而业已确立的强权面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古老而延续不断的文明作为一个现代强权的再度崛起,是否能够自我调适?抑或,当欧洲文明的虚饰自诩在美日的践踏下寿终正寝之时,中国之崛起是否意味着另一次世界战争?这正是当前得失攸关之所在。
  
  狂幻的政策与金融危机之母
  
  中国、日本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效的三个经济实体。但是,中国是其中发展最快的(持续了二十多年9.5%的年增长率),而美国和日本则负债沉重并有增无减,日本在增长率方面一直迟滞不前。目前,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排名第六(美国和日本为第一第二),是美国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二○○三年统计,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法,则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了。中情局的统计显示,二○○三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十点四万亿美元,而中国为五点七万亿美元。以中国十三亿人口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四千三百八十五美元。
  一九九二年至二○○三年,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自二○○四年以来,日本落到欧盟和美国之后,屈居第三。中国在二○○四年的贸易额为一点二万亿美元,继美国和德国之后占世界第三位,远远超过日本的一点○七万亿美元。中国的对美贸易在二○○四年增长了34%,使得洛杉矶、长滩和奥克兰成为美国最繁忙的三大海港。
  二○○四年真正重大的贸易发展是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伙伴,它预示了中欧经济共同体的可能性,而这一共同体和它的对手日美共同体比起来略胜一筹。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说的,“(自二○○一年)中国加入WTO三年以来,它在全球商业中的影响已经不只是重要的,而是关键的”。例如,美国市场上大部分戴尔电脑是中国制造的,日本船井(Funai)电器公司的DVD播放机也是同样情况:该公司每年从中国出口约一千万台DVD播放机和电视机到美国,这些机器大多在美国的沃尔玛商场出售。中国在二○○四年与欧洲的贸易额为一千七百七十二亿美元,与美国为一千六百九十六亿,与日本为一千六百七十八亿。
  中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实力在当今世界上是有目共睹并博得普遍赞赏的。不过,正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及其在全球权力平衡中将产生的影响使得美国和日本忧心忡忡。据中情局国家情报委员会预测,中国的GDP在二○○五年将赶上英国,二○○九年赶上德国,二○一七年赶上日本,二○四二年赶上美国。然而,据世界银行中国部前副主席、巴基斯坦前财政部长伯克(Shahid Javed Burki)的预测,中国在二○二五年之前就可能达到基于购买力平价法的二十五万亿美元的GDP,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其次是美国(二十万亿)和印度(十三万亿)。而伯克的这一分析所根据的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即中国在未来二十年中保持6%的年增长率。他预计日本将无可避免地衰落,因为其人口在二○一○年以后将大幅度下降。日本内务部报告说,日本男性人口在二○○四年已下降了0.01%;有些人口统计学家预计,日本人口到本世纪末将下降将近三分之二,从目前的一亿二千七百七十万下降到四千五百万,仅相当于它在一九一○年的人口数量。
  与此相反,中国的人口将稳定在近十四亿,其中男性人口比重将十分可观。在未来数十年中,基于其庞大人口的被压抑的内需,个人债务较轻,再加上未被纳入官方统计的活跃的地下经济,中国的国内经济增长率仍然看好。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外债相对比较轻,容易用外汇储备进行抵消;而美国与日本则均有将近七万亿美元的赤字,后者的景况更为糟糕,因为它只有不到美国一半的人口和经济影响力。
  不无嘲讽的是,日本的部分债务来源于它对美国全球性帝国地位的支持。例如,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对美国驻日军事基地的津贴竟高达七百亿美元。美国政府拒绝用本国公民的税收为其挥霍不羁的消费模式和军事支出买单,而将这些费用转为对日本、韩国、印度及中国的内地、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债务。这一状况变得日益不稳定,因为美国政府需要每天至少二十亿美元的资金输入来支付其行政费用。任何东亚主要银行如果决定将其外汇储备中的相当部分从美元转为欧元或其他货币以便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保护自己,都会成为任何金融危机之母。
  日本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量,在二○○五年一月底总数为八千四百一十亿美元。但是,中国在二○○四年底所储备的美元已达到六千零九十九亿,其来源是与美国的贸易盈余。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及其布什在日本的追随者们仍竭尽全力地侮辱中国,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著名经济分析家格瑞德(William Greider)最近指出:“最温和地说,任何侮辱其债权人的蛮横的债务人都是不明智的。……美国领导阶层对于日益集聚的敌对力量越来越错觉百出甚至视若无睹。”
  布什政府不明智地以促进日本重整军备和承诺(如果中国用武力阻止台独)为台湾而战来威胁中国。我们不可想像还有比这更为短视和不负责的政策。但是,从布什政府在伊拉克所进行的梦幻般的战争,它所导致的全球性强烈的反美倾向,以及美国情报部门的日益政治化这些迹象来看,美国和日本有可能为台湾而向中国贸然开战。
  
  日本重整军备
  
  日本自“二战”结束、尤其是一九五二年恢复独立以来,一直奉行和平主义外交政策。日本坚定地拒绝拥有进攻性武装力量或成为美国全球军事系统的一个部分。比如,日本没有参与一九九一年的伊拉克战争,也没有参与任何集体安全联盟而使自己必须在军事贡献上达到盟国的水准。自从日本签署了一九五二年的《日美安保条约》以来,它在“可能的外来威胁”方面合法地受到美国的军事保护,这些美国军队分布在日本本土和冲绳的九十一个军事基地中。美军第七舰队甚至在日本原来的海军基地横须贺拥有自己的船籍港。日本不仅补贴这些军事基地,而且维护美军在日本的一个虚假的公众形象,即美国军队在日本的国土上仅仅是为了保护日本。实际上,日本根本无法控制美国在日本领土上使用其海陆空军的方式和地点,而日美之间对此向来采取避而不谈的方针。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