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接受中国的崛起(上)

作者:查默斯.约翰逊




  自一九九一年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不断地对日本施压,敦促它修改其宪法第九条(即除自我防卫外绝不使用武力),从而成为美国官方所谓的“正常国家”。比如,二○○四年八月十三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东京毫不掩饰地说,如果日本想要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首先必须摈弃其和平主义宪法。日本对安理会席位的要求基于它承担了联合国预算的20%,尽管它的GDP只占全球的14%。鲍威尔的言论是对日本内部事务的粗暴干涉,不过,它仅仅是对美国前代理国务卿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诸多类似言论的一个呼应,后者是华盛顿一个反动派系的领袖,该派系持续多年为重新武装日本而努力,以此为美国的军备拓展了一个新的重要市场。该派的成员包括政府部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些人以及无数在五角大楼和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军事总部的戎装军官。
  美国的意图是把日本变为华盛顿新保守派所谓的“远东的英国”,然后利用它作为遏制朝鲜、平衡中国的代理人。二○○○年十月十一日,国际顾问公司Armitage Associates 的成员格林(Michael Green)写道,“我们把美英之间的特殊关系看作美日联盟的典范”。日本至今尚未对来自美国的这一压力有所抵制,原因在于它有助于日本选民中复兴的民族主义,还由于日本担心一个萌芽中的资本主义中国将威胁它在东亚业已确立的经济领导地位。日本官方还声称,日本受到来自朝鲜的发展核武器和导弹计划的威胁,尽管他们很清楚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朝鲜问题——如果布什政府能够放弃推翻平壤政权的企图,代之以实现美国的贸易承诺(作为朝鲜放弃核武计划的回报)。但是与此相反,二○○五年二月二十五日,美国国务院声明,“美国将拒绝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提出的保证‘无敌意’的要求,金以此作为平壤回到核武器计划谈判桌旁来的条件”。 尽管朝鲜已表明拒绝与博尔顿(John Bolton)进行谈判,因为他对朝鲜出言不逊,但是三月七日,布什还是任命他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日本重整军备在本国部分公众中引起了不安,并在整个东亚遭到所有在“二战”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的反对,这些国家包括:中国、朝鲜、韩国,甚至澳大利亚。结果,日本政府启动了一个加强重整军备的秘密计划。自一九九二年以来,它已经颁布了二十一个关于国防安全的主要法律条款,其中仅二○○四年就有九条。这些条款以一九九二年的《国际和平合作法》为开端,第一次授权日本派军队参与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军事行动。
  自此,日本的重整军备在很多形式下展开,包括扩大军事预算,把派军队出国合法化,承诺参加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星球大战”(而加拿大在二○○五年二月拒绝参与这一行动),以及对以武力解决国际问题倾向的日益赞同。这一渐进的过程在二○○一年突飞猛进,原因是在这一年乔治·布什与小泉纯一郎同时登上最高权力宝座,分别成为美国总统与日本首相。同年七月,小泉首次访美。二○○三年五月,小泉受到布什的特别邀请,访问了他在德州克劳福德的“大农场”。不久,小泉同意向伊拉克派遣一支为期一年、由五百五十名自卫队员组成的军队,在二○○四年又决定使之延长一年。二○○四年十月十四日,小泉以个人的名义认可了布什的连任。
  
  新的核武巨人?
  
  小泉所任命的内阁成员大多是反中亲台的政客。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的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迪恩斯(Phil Deans)的观察是:“亲台情绪在日本有不同寻常的增长。在小泉内阁中没有一个亲中的成员。”小泉内阁的最新成员中,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和外相町村信孝都是激烈的军国主义者,后者为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的右翼派系成员,此派系支持台独并拓展与台湾政客和商人之间的秘密纽带。
  值得记住的是,台湾在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曾经是日本的殖民地。与日本一九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在朝鲜半岛的严酷军事统治不同,台湾所经历的是相对温和的日本文官统治。虽然曾遭到(“一战”时)协约国的轰炸,台湾在“二战”时基本未遭战火,尽管战后立即受到蒋介石国民党的严厉统治。因此,不少台湾人至今仍讲日语,并对日本抱有好感。事实上,台湾是日本人在东亚惟一受欢迎和爱戴的地方。
  布什和小泉为两国的军事合作制定了精细的计划。对这些计划而言的一个至关紧要的环节是废弃一九四七年日本宪法。如果没有阻力的话,小泉领导的日本自由民主党计划在二○○五年十一月建党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提出新宪法。这一意图迄今被认为是合宜的,因为一九五五年的自民党建党宪章将“确立日本自己的宪章”列为该党的基本目标,所针对的是“二战”后麦克阿瑟将军的占领军总部,它是目前这部宪法的实际起草人。最初的自民党政治纲领中还呼吁“最终在日本国土上清除美国军队”,而这大概是日本鼓动重整军备的隐秘目的之一。
  美国的主要目的在于争取日本对其昂贵的导弹防御系统的积极参与。布什政府的目标之一是终止对日军事技术的禁运,因为美国需要日本工程师协助解决星球大战系统中屡屡失败的一些技术问题。美国还就重新部署其陆军第一军团与日本进行积极谈判,即把该军团从华盛顿的路易斯堡迁到位于东京西南、人口密集的神奈川县的座间基地。这些驻日美军将会由一位四星将军指挥,而这位将军是相当于美军中央司令部阿比扎伊德(John Abizaid)将军那样的区域司令官,后者在伊拉克和南亚拥有无上的权力。新的司令部对美军军事行动的控制将超出东亚范围,而日本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美国帝国日常军事行动的一部分。在神奈川这样历史悠久且位处中心的地区驻防一个小型的司令部已不可避免地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对,强奸、殴斗、车祸和其他事故像在冲绳一样几乎每天发生,更何况驻扎整个拥有四万士兵的第一军团。
  与此同时,日本打算将它的防卫厅提升为一个行政部门,并可能拥有发展核武器的能力。煽动日本政府以武力自诩可能促成其向核武发展,以钳制中国与朝鲜;同时也将使它从对美国“核大伞”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军事分析家坦特(Richard Tanter)指出,日本已经具备了“满足使用核武器的三个核心条件的不可置疑的能力:一个军事核装置,一个十分精确的目标系统和一个合适的发射系统。”日本因对高性能的核分裂与滋生式反应炉的结合,加之核燃料回收设备,能够建造高级的高热原子反应武器;其H-II、H-IIA型火箭,轰炸机空中加油能力以及军用监视卫星能够确保精确地命中目标。日本目前所缺乏的是能够支持一个可靠的报复性力量的发射平台(如潜水艇),以阻止其核对手的任何先发制人的袭击。
  
  台湾之结
  
  日本或许经常把朝鲜的危险性挂在嘴边,而它重整军备的真正对象是中国。这一点从它最近插手东亚国际关系中最敏感最危险的台湾问题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一九三一年侵略中国并将它践踏在战火之中,同时又是台湾地区的殖民霸主。然而,即便是那个时代,台湾仍然像今天一样被视为中国无可置疑的一部分——正如美国长期以来所公认的。遗而待决的问题只是台湾和中国大陆重新整合的条件与时间。这一进程由于蒋介石的国民党(一九四九年内战结束时撤退到台湾后一直在美国第七舰队的保护之下)在一九八七年最终解除了戒严令而变得异常复杂。台湾人如今开始表达他们自己对未来的不无混杂的看法。
  二○○○年,民进党领袖陈水扁被选为“总统”。作为一个台湾本土人(截然不同于当年随蒋介石败军的行李车移居台湾的大部分大陆人),陈和他的政党代表一个独立的台湾。与此相反,国民党以及另一个从大陆人中分裂出来的派系——亲民党(由宋楚瑜领导)则希望看到最终的和平统一。二○○五年三月七日,布什政府任命博尔顿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使这些敏感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了。博尔顿公开宣称自己是台独的鼓吹者,而且一度是受台湾政府聘用的顾问。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