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篇(30)

 

 




  于是,女皇依然如日中天。

  京城的百姓们专门云集到洛阳城外,夹道欢迎领受了天命的女皇胜利回驾。

  洛阳渐渐有了春的迹象。先是几枝迎春的黄花在枯硬的枝上悄然开放,紧接着,牡丹花便花团锦簇地铺满了中原大地。春的景象便是生命的景象。

  突然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后宫里传来女皇的紧急敕令,诏皇室中女皇所有的儿女子侄们全部到政务大殿上来,女皇有话要说。而这一次应召的,不单单是那些混在朝中的男人,还有太平公主。女皇是特意把她这个唯一的女儿也从睡梦中召进政务大殿的。

  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样的诏令有点像突然袭击。女皇才不管她的后代们是不是沉浸在春天的温暖中。从都市的四面八方赶来的这些皇室孩子们一个个怯生生地站在依旧阴冷的空空荡荡的大殿中。他们并不知道女皇为什么要突然把他们叫来,不知道朝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武 的孩子们如此等待着。在极度的焦虑、绝望和恐惧中。

  缓缓地,女皇终于从屏风后走了出来。自从嵩山返回,女皇一直不曾上朝。这是孩子们数日来第一次见到她,但是他们却谁也不敢抬起头来看女皇苍白的脸。女皇缓慢地走着,身边依然是风度翩翩的张氏兄弟。女皇在他们的搀扶下,终于坐在了她的宝座上。她依然戴着那金色的皇冠,把苍白苍老的脸躲在了那金光闪闪的流苏后面。她有点气喘吁吁,说不出话来。但是她的脸色依然是很威严的,威严到不容置疑。女皇坐在那里,环视着她面前的每一个孩子。可以洞穿一切的目光。突然,她厉声问道,太平公主呢?她在哪里?

  拜见母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平公主是踩着母亲的询问跑进政务大殿的。她当即跪在了女皇的脚下,她的脸由于匆忙而未施粉黛,在母亲的厉声喝斥下自然就显得更加苍白和憔悴。

  你起来吧。女皇的声音之柔弱以至于跪在女皇脚下的太平公主都没有听到。你起来吧,女皇竭尽全力地大声说,她并且伸出手臂,去扶脚边跪着的女儿。

  太平公主却如过电一般地哆嗦了起来,因为她感觉到了母亲伸过来的那手臂是冰凉的,而且颤抖不已。

  命若弦丝。

  如今女皇已命若弦丝,那么细微的一口气,连那口气也是冰凉的。

  大家依旧焦虑地等待着。

  又是谁要大祸临头了呢?

  你们都是朕的孩子……

  这便是女皇的开场白。这开场白是谁也没想到的。

  你们都是朕的孩子。朕老了。这一点朕知道。朕也知道朕不能万岁。没有长生不老,朕终有升天的那一天……

  女皇的全体子嗣们目瞪口呆。他们默默地听着,他们谁也猜不出女皇想要说的究竟是什么。

  朕如果死了,朕死后的朝廷又会是怎样的呢?朕记得,高祖李渊还活着的时候,他就亲眼目睹了儿子们相互残杀的惨剧;而太宗李世民也是眼看着承乾和青雀(李泰小名)彼此倾轧,最后双双亡命于流放之地。这便是李唐宗室的历史,我们还且不追寻秦汉以来诸多宫廷手足间的腥风血雨。幸好你们是朕的孩子。幸好在朕大周帝国的皇室内,还不曾发生过这类血腥的残杀。但是日后呢?你们能保证在朕归天之后依然能念及这兄弟姊妹之间的手足之情吗?特别是李武两姓之间的血脉的联系吗?这是让朕最最放心不下的,是朕死也不能瞑目的。

  仿佛一直悬在半空中的那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落地。不再惶惶不安。女皇所要求的保证其实并不费李显和武三思等众人的吹灰之力。于是他们跪在地上,喋喋不休地叩头保证。他们许诺绝不会有血腥的残杀,他们发誓永远亲如一家。

  于是,女皇如愿以偿地听到了他们海枯石烂永不改变的铿锵誓言。

  既然如此,女皇威严地站了起来。她是那么苍白那么衰弱但她的气势却依然是那么所向无敌。她说,既然你们都信誓旦旦,那何不告白于天下呢?朕的忧虑也是天下百姓的忧虑,所以,朕要你们现在就前往通天宫,在那里向苍天盟誓,李武两姓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朕还要把你们的誓言铭刻在铁券上,收藏于史馆内。天地为鉴,青史留言。

 
 

2008/05/08 制作

终篇(30)

漂泊的树 E书作品 支持键盘翻页